出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格根坦娜
京东彻底走出2018年的至暗时刻主要依靠两点:
连续交出几份盈利的财报,证明了自己过得去的业绩表现;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优秀的物流效率,重塑了用户口碑、加强品牌信任感。
最新交出的Q3财报没有上一季度的财务数据那么亮眼,但总体而言依旧稳健。北京时间11月16日晚间,京东发布截止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在本季度实现净收入1742亿元人民币(约25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704.91亿元,同比增长29.2%;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增长80.1%。
下沉战略在过去的一年中效果喜人,京喜为京东带来了大量下沉市场用户。财报显示,京东在Q3的活跃用户数达到4.416亿,同比增长32.1%,京东方面表示,其中来自于下沉新兴市场的新增活跃用户占比接近八成。京东PLUS会员突破2000万人。但活跃用户的单季新增有所收窄,本季度2420万,环比增速从7.74%收窄至5.8%。
制图:虎嗅
利润方面,虽然Non-GAAP下净利润大涨,净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0.41%大涨至4.35%,但本季度的经营利润为44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滑8%,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69%下降至2.52%。
净利率大涨、经营利润率下滑,两者之间的差距大,主要是由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这也意味着,公司经营与业务内生的盈利能力还有提高空间。
财报发布后,京东的股价在美股盘前跌幅一度达到6%,截至发稿时收窄至3.8%。
盈利盈利,一切为盈利
对电商平台来说,用户数量的增长是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由于京东在过去一年间活跃用户数的稳定增长,抛除疫情影响,营业总收入的增幅同样稳定维持在28%~33%的区间中。本季度的营收总收入为1742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制图:虎嗅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相比3C&家电销售收入,日用百货商品的销售增速与占商品销售收入的比例都在逐渐提升。在Q3,日用百货商品的增速达到34.83%,占商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6.2%提升至38.4%。
在16日晚的投资者电话会上,京东零售CEO徐雷在回答分析师问题时表示,虽然京东在日用百货等大商超业务上的销售额增长强劲,但是市占率并不高,市场仍旧较为分散。但他表示,在不远的将来,大商超将会成为京东第一大品类。
除了品类的变化,总收入的结构变化也有一个新亮点:
在本季度,来自于净服务收入达到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7%,占整体净收入的比例首次超过13%。服务收入的提升能给京东带来更高的毛利率与更好的盈利空间。
制图:虎嗅
其中,产品销售收入是指京东直营产品销售的收入;服务收入包括向京东向第三方商家收取的佣金、广告费,以及物流收入;前者便是京东的立身之本“京东自营”,为重资产模式,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毛利率与盈利能力都低于平台化的服务业务。
前者是京东目前最大的营收来源,后者则是京东寄予厚望的利润来源。
为寻求利润的增长,京东近几年在平台化业务方面的动作包括开放第三方物流、提高第三方商家的收入比例等等。净服务收入从三年前同期的8.7%提升至本季度的13.1%。
从费用端来看,京东的履约费用率也是对盈利影响较大的一个指标。京东的履约费用主要由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支付费用构成,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开放,京东铺垫多年的物流能力利用与员工人效逐渐提升,履约费用率也在下降。
不过本季度的履约费用率为6.7%,同比增长0.2%、环比增长1.2%。想要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对履约费用的控制将成为京东在未来着力去做的事。
一个供应链企业的自我修养
自身定位的转变是京东在今年内重点强调的事。
根据京东方面的表述,公司将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意味着,京东的核心将从电商零售转为供应链。根据京东集团智能供应链技术负责人胡浩的表述,整个零售场在不断地变化,从而引起流量场的变化,而想要在任何一个场中都能服务好消费者,就需要一个扎实的基础设施——供应链,包含仓储、营销、交易、配送、售后等多重能力。
胡浩在京东双11媒体开放日上接受媒体群访时曾表示,目前京东智能供应链运营500万SKU商品、750个仓库,现货率维持在95%以上,在第三季度,京东的库存周转率下降至34天,93%自营商品能在24小时内送达。
从目前的财报表现来看,京东目前的营收与用户规模、服务品质(包含对供应商和顾客两面)都表现稳健;从京东近一年多以来的动作来看,公司未来的核心诉求是,持续深耕供应链效率。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