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旧收藏丨鸿浩:这些中小学老课本你还记得吗?

魏国强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小编说两句:编发此文时,有朋友建议,个人手里若有这些老课本,不妨以本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换,以满足大家怀旧之需。这个主意不错。朋友们若有愿意交换的老课本,可将实物拍成照片,注明交换条件,从平台主页对话窗口发给我们,本平台愿无偿为大家提供服务。

鸿 浩,

你现在名气可忒大了,可给咱这寒门争了不少的光,不过,可一定要戒骄戒躁,名气越大越要低调,当官再大也不能昏了头,稍不留神儿说错了话,也要从自身找原因,可千万别胡乱甩锅,甩不好砸自己一脑门包,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

以你现在的年龄,出门在外,愚兄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唯有一件,不得不再嘱咐几句。

咱可是教育世家,几代人都是搞教育的,出门在外,说到这方面,可别砸了咱家牌子。你也别嫌烦,愚兄在这里再给你扼要地絮叨一遍。

话说新中国成立那阵儿,咱们中国文盲率是80%以上(咱们家文盲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适龄儿童。

针对这样的情况,咱国家还是想了很多的办法。1952年,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49.2%。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大爷十几岁了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原因,在当年,这也不是啥稀罕事儿,穷苦人家孩子能坐在学堂里读书,已经是天大的好事儿

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上,国 家 教 育 部已经雄心勃勃设想着要在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52年,中 央 改革此前各高校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的办法,建立起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组织的高考制度。

此后十几年,一直沿用这种办法招生,考试规模比较小,录取率却比较高,考试形式的主观性也比较强,谁家娃能考上大学,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大新闻,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炙手可热堪比大熊猫一样的宝贝。

到了1954年,国 家在第一部《宪法》里就明确:“中华 人民 共 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94条)同时也明确:“中华 人民 共和 国保障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公民的创造性活动,给予鼓励和帮助。”(95条)

这力度可就不小了,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想让每个孩子都能上的起学。

有条件的小学增设初中板,办起“戴帽”中学,中学办起高中班,初中、高中单独建校,全日制、二部制、农业中学、业余中学、广播学校等等形式多种多样,普及中学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

学生更是被社会各界所看重,最初,能高小毕业(当时把小学分为初小与高小,初小为小学1-4年级,高小为5-6年级)已经很了不起,之后,若能上初中、高中,在社会上就已经能被列为“知识分子”行列,会受到普遍尊重。

有一组数字应该很能说明那十几年的教育形势:

到1957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了61.7%,小学在校生人数也由1949年的2439.1万人增长到6428.3万人,中学在校人数由1949年的126.8万人,增长到708.1万人。

与此同步,到1958年,全国已有3200万人达到扫盲毕业标准,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县市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到了1965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4.7%,小学生在校人数达11620.9万人,中学生1431.8万人。

到了1976年,小学生在校人数达1.5亿人,中学生5905.5万人。

与之相应的,是教师教学人员的数量,由1952年的42.5万人,经过此后26年的发展,猛增到470.5万人,增长率为1107%。

到了1980年,中国的小学入学率达到93.9%,在校生1.1478亿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下了盖世之功。

以上这些数字,也是很容易就能查得到,之所以在这里重复一下,实在是因为,总担心你记性不好,糊里糊涂将这段历史扭在一块儿,乃至于将自己少小不努力的糟糕成绩,都归咎于那个年代,那些辛勤耕耘的干部和师生咱冤枉不得啊。

说到这里,你早已想要插话了,打住,暂且打住,让愚兄把话说完。

当然咯,咱都是学辩证法的,凡事要一分为二。

伴随着这一成绩,从1953年就开始逐渐出现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也积累到了爆发的阶段。

注意咯,说问题要具体,要说你亲身经历或亲自考证过的事儿,别打官腔,更别用那些空话套话抄来的话应付,小你的身不说,还会招人烦。

咱继续往下说。

19664月,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已演变成了高考控诉会。6月,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第四中学应届高中生,向中 央写信,要求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人民日报》除了刊登“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的学生来信和面向全市的倡议书,还配发社论《彻底搞好-w-h-g-m,彻底改革教育制度》。一炮炸响。

这一历史的当年直接参与者刘 源,更是将学生的信,直接放在了他时任国----席的父亲刘 奇的案头。

对此,2007625日,《中国青年报》曾刊发专访报道(见截图):

这一段历史应该还有很多资料,愚兄学识浅薄,也不能忽悠你,信息自然不能出自地摊小报,能说的都是正规渠道有明确出处的,你自可去深入研究了解。

总之,这些学生的愿望满足了,中   央、国  院 发出通知,决定当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这一推迟,可就不是半年,一直到1970年,开始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

这些工农兵大学生,现在有很多已经成长为政界各级领导、科学院院士和学科学术带头人、部队里的将军、商界的精英等,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你的嘴可得有个把门的,别总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196619671968年三届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实际开始于五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

对于“上山下乡”,仅从现在常看到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语态上分析,只能算是半句话。我费了半天时间,终于查到19681222日的《人民日报》,报纸头版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为题,报道了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编者按中有一句:

“毛主席最近又一次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这一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

号召毕竟只是一种倡导,当年能看到《人民日报》的人数也非常有限,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制定规则,下发文件,各级督办。

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刊于《中共党史研究》的一篇文章提到:

“1967年10月,在“w-h-d-g-m”的夺权高潮中,北京知青曲折等人发扬1966年前上山下乡的传统,自发要求到内蒙古牧区插队,拉开了“w-h-d-g-m”中知青插队序幕。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一批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热血青年的积极响应,得到了当时革委会、军管会的支持。这种少数人的自觉、自发行为很快就被国家有组织的动员所取代。”

前后这几件事儿联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北京学生很活跃,几个关乎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都处于很关键的位置,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令人感叹。

此外,还有不少文章介绍周、刘、邓等高级领导干部对此所作的大量工作。

个人以为,当时出现这一运动,绝非无根之末。

为避免让你先入为主,走入误区,你若有兴趣,建议你先了解客观的历史过程,虽然不容易,却也是思考的基础和前提。

再看全局,1968年,更深入的教育改革也在同步推行,明确提出:学校向90%以上的工农开门,普通教育十年学制(农村九年),“上小学不出村,上初中不出队,上高中不出社”等,使就学率迅速提高。

对此,愚兄是没有资格评价的,据2013228《中国教育报》刊登的江西省某市人民政府一位督学的文章称:

“为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各地纷纷提出‘小学不出村(自然村),中学不出队(即大队,相当于现在行政村),高中不出社(即公社,相当于现在乡镇)’口号,几乎所有村都开办学校,大量‘一师一校’由此产生。‘一师一校’教学点以其固有的就近上学、传承文化、减轻家庭负担和保障学生安全等方面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稳步发展。”

据当时国务院教科组19739月在一个内部刊物上反映,当时的中国,至少存在三种学制:即,14个省、市、自治区把中小学合并为九年制(五.二.二制);7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十年制(五、三、二制);9个省、市、自治区在农村学校采用九年制,而在城市学校采用十年制等。

当年,你大娘起早贪黑,情绪高涨地与同事们一起,也研究出了一套自感相当不错的教改方案,跑教委了很多趟,也没被批准。

对此,从下面这些缤纷多样的老课本,我们今天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气氛。

看得多了,才更能了解我们教育的历史和资本,你身上作为这教育世家的底蕴才能显出来。

历史,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不管别人评价如何,你要知道它们曾经如此真实客观地存在过,也便够了。

这些图片,是愚兄辛辛苦苦从网络上搜集来的,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都是历史实物图片。有了以上我介绍的历史背景,再浏览图片,怀旧的滋味才厚实。

以后你若能遇见实物,可视为相当不错的收藏品,尽量收集。近些年,这方面的收藏已经渐成气候。作为那些时代的亲身经历者,对此的鉴赏能力应该更胜一筹,必能淘到精品、珍品。

当然,收藏这些还有一个作用:以后遇到谁再胡诌八扯,一本书扔过去,看能否唤回他的记忆。

为兄我识字不多,很容易被人蒙的,你也不外如此,多学习,少说话,常谦虚,短焦虑,有了错,道个歉,没啥大不了的。对了,即使道歉,也要诚恳些,千万别再文过饰非,哈!

 

愚兄:鸿鹄

201855



☆ 作者简介:魏国强,超自然现象业余研究者,“学生写作投稿信息总汇(190372520),”Q群群主。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