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士亦可否价于市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本文作者/曹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言对于别人,可以唏嘘朋辈的确才华横溢、卓尔超群、雄奇天人,却又身处公门或者闾阎而命运多桀,令人扼腕。倘若评价自己,那便有自诩之嫌,杨修之逞-------而自己敏感青年时期,一旦受到不公待遇,就常常用此话阿Q自己,想来汗颜。又云:为何破砖烂瓦而在霄汉,吾碧玉纯金却在壤泥。这种直接的怨叹,是否已非自诩逞能,而是哀叹及渗有深闺旧妇之怨了,或者竟至于夜泣孤舟之嫠妇么?当然,如果这是少年狂梦、青年乖张也属正常。

自己年轻的时候,同龄人中,不少人确定自己是什么伟人之类的,冬冷浴以强体魄,夏远游以骋剑气。人多之时,奇装异服;寡欢之际,仰天长啸。夜里组织个沙龙,群情激昂,指点江山;白天里私印个小报,臧否人物,密裁是非。胸中似有万丈波涛汹涌,眼界只有凌其绝顶的宏志巨愿。这些又好像无可厚非,好男儿志在四方,谁没个梦想。

其今,若至中年,依然愤青,依然哀叹生不逢时、啾啾于外因,那是否有点儿落后于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不在盛年的身体?盛年不重来,岁月何所待!更为甚者,恕我不敢敬佩的一些老者,本是穷途末路,依然雄心勃勃,以为“烈士暮年、壮心(当)不已”,可能忘了,曹操所表壮志,是站在统一了北方的碣石山上,望到整个国家尚未统一的感慨;一些老人啊,本可以“六十耳顺”,儿孙绕膝,天伦自然,发挥余热,德高望重,让人敬佩的!为什么还想横刀立马,褒贬他人,惹是生非,刚愎独行?这是我们或者鄙人不了解的矢志不移么?敢问:“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心,是什么心?哎,一位真正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令人敬佩啊。

还是看看城乡奔波、家里读书、单位谋划的中年人吧。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陶公因自己曾经的家族显赫,少怀高洁之气,青年固有猛志,中年却感不遇,和以上两人而作《感士不遇赋》。当时代“真风告逝、大伪斯行”,作者怀愤懑不平之气,通篇不乏乖戾之言,“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在感叹应该“生信义于乡闾,不矫然而祈誉”的文段应该收笔,却意又不尽,怜冯唐、念释之,悼贾宜、悲仲舒,而“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那是多么的悲痛啊!仿佛已听到孤舟嫠妇之夜泣啦。但是,陶公接着又悲叹颜回之死,死无葬身之椁,毁掉车子改成棺材而蔽身,悲叹叔齐伯夷死得冤屈。怨愤之意,荡气回肠,周转几折,若千缠百绕而不绝,还有多少中年的岁月让他回归冲淡和平静?而《感士不遇赋》是他中年时期的心境么?

我人到中年的发小,少年怀志,青年坎坷多艰,中年刚至,终有所成,气场鼓动整个小城,人脉通畅半个华北,每逢斯会,总有他天下无敌、唯我独尊的气度,颐指气使,人后非议,他笑我太疯狂,我就是嚣张。那时期我不以他为傲,只是相信他,为他叹息。终于,一次重病之后,休养期间,他顿然醒悟,从此豁然开朗,冲淡之气,一扫逐禄追冕之欲,开始在北京郊区种菜了,“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因此我也知道,陶公《感士不遇赋》不被士人看好,正是因为其怨太浓,纠缠不清,那不平之气并非他的真质,自然胸怀是应该抱朴守静的吧,而他终于做到了,从中年开始。

推荐阅读:

人到中年的泪花

儿子的密码

斜躺冥思,放松飞翔

村尾的蓝色星辰

星光不远,在前方

我属于这样的清晨

邂逅微笑还是邂逅星辰

春花三弄

海德格尔的路标,一个诗人的路途

谁的目光是慈悲

庄周的神话

这里不是泰戈尔的传说

梵高的几缕眼神

放逐的理想主义

反刘邦的密码

父子的童话

谁的羔羊与猫咪

端午的苍天,把亲人祭奠


☆本文作者简介:曹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笔名陈草旭变,近年来有数百篇散文、小说见散文在线、红袖添香、古榕树下、凯迪社区等文学网站,合著有人物传记《那年的烛光》。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JSWDG8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另,根据微信公众号管理方的邀请,本公众号近日获得一个赞赏的名额,暂以“JSWDG”微信号开通赞赏功能,作为本公众号文章稿酬统一来源,并从即日起试对刊发文稿开始计发稿酬。欢迎朋友们来稿、不吝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