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要免费试题,请关注试题大仓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我们的目标。初中语文小学试题初中试题中考试题!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往期推荐
同步练习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埋没(mái) 彷徨(páng) 缅怀(miǎn) 探chá(察) xuān(宣)告 jiǎn(检)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3.(2017·广东六模)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在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后,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各项防御措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认真”改为“积极”)21cnjy.com
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把“在”调到“霍金”后面)www-2-1-cnjy-com
C.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广泛引起了讨论。(把“广泛”调到“讨论”前面)【来源:21cnj*y.co*m】
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删去“大概”或“差不多”)
(解析:A项将“开展”改为“落实”。)
4.(2017·贵阳)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C)
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________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________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释了汉语________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气质,大数据________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供了无限可能。【出处:21教育名师】
A.既 又 迂回曲折 开端
B.只要 就 慷慨激昂 开始
C.不仅 还 荡气回肠 开启
D.要么 要么 缠绵悱恻 开拓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人们的观念更新了。为此,某中学举行了一次以“我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几幅“深入骨髓的漫画,现代人几乎全部中招”。请你根据下面漫画的内容,说说这三幅漫画表现了一个什么共同主题。21·cn·jy·com
A.你想放下手机,发现没人响应 B.现场交流 C.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
现代人大多成了“手机控”。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我不同意奶奶的说法。一个人的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孩子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应从小就纠正它,不能等到长大之后再纠正,那时可能就迟了。
(3)清明是我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日子。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请你说说现今清明祭祀方式有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或看法。
清明扫墓时,老一辈人一般都要在家里忙上一天。先要准备好鱼肉等饭菜,还要备好酒水,然后带上香、蜡烛、爆竹、纸钱等用品到墓地,还要全家人在墓前磕头,烧纸钱等物品。于是,清明时节的墓地满眼都是烧纸钱、放爆竹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因为烧纸钱发生了山林火灾。www.21-cn-jy.com
80后网友“过眼云烟”表示,像老一辈人那样扫墓,不仅浪费钱,还破坏墓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方式。他想去爷爷生前喜欢去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用DV把那里的风景录下来,然后再买束花,去墓园里祭拜他,告诉他现在的变化有多大,让他在天堂安心。2·1·c·n·j·y
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外地打工者都很多,因为工作关系,好多人不能在清明那天回到老家祭拜,一方面是清明放假时间较短,来去不方便,另一方面汽车票、火车票也不好买,所以很难及时回家扫墓,而网上开设的网络灵堂和祭拜论坛正好为人们提供了寄托哀思的平台,也弥补了无法回家扫墓的遗憾。21·世纪*教育网
现今清明祭祀方式从去墓地烧纸钱到送鲜花再到网上祭祀,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也更时尚,更能寄托哀思。虽然祭祀方式变了,但是缅怀已故亲人的传统没有变。
【版权所有:21教育】
02 课内精读
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8.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不对,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9.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0.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03 拓展阅读
(2017·昆明官渡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善 借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2-1-c-n-j-y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21教育网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21*cnjy*com
11.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论点: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善借”助团队成就彼此
(3)“善借”助民族强盛不衰
1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列举了丹尼尔通过“借”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这一分论点,论证具体,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具有说服力。
1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用名言引出分论点“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然后举了大和民族和清王朝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点进行有力的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14.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B)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解析:B项强调的是在面对困境时,个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与“善借”无关。)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公众号试题库大(stkuda)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投稿:1806373970@qq.com;商务合作:QQ1806373970
长按二维码关注初中试题库大(stkuda)公众号
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关注小学满分100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