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宋彦琦:《张量分析》

2019年5月收到系里转发给我的学校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建议我申请立项。接到通知的时候,感觉压力大,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清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既然接受任务,就要下决心完成好。首先开始着手查找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课程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要求,接着组建项目团队,撰写项目申报书,最后经过努力,通过立项。

一、团队组建



项目团队由5人组成,分别是系主任祝捷副教授(负责准备素材)、系书记李英杰副教授(负责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的收集和整理),还有曾经讲授过这门课程的陈新教授(负责教学演示PPT制作),以及我的一名研究生(负责资料查找、整理、录制视频等)。

二、项目活动



积极参加了学校的课程思政立项启动会,会上刘波副校长解读了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了解到,课程思政就是让大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19年10月,项目组成员李英杰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北京联合大学围绕课程思政开展的专题学习调研活动。我们项目组的5位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就项目分工、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讨论。

三、教学过程组织



1、设立项目的建设目标和育人目标


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多方努力和多次讨论,提出了“张量分析”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育人目标,我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结合张量的发展历程,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力学专业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积极融入我国力学学科发展理念,宣传我国力学领域科学家特别是对张量的发展与推动方面的成果与贡献。弘扬中国力学科学家为祖国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使命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项目的育人目标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张量分析课堂教学中,提高教书与育人的融合度。通过将思政元素贯穿在张量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具有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工程力学专业人才。
2、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张量分析课程是为力建学院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大三学生开设的。2019-2020第一学期,共有两个班56名学生选修该课程。任课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讲述我国力学领域科学家对张量的发展与推动方面的成果及做出的贡献外,课程中专门留出3个学时的时间,让56名学生分成14个小组围绕“中国科学家在张量发展中的贡献”为主题分别进行汇报,最后由任课教师介绍项目组的研究情况,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1)学生汇报的部分PPT 截图

(2)主讲教师课程思政部分PPT截图

四、教学反思



这14个小组同学的汇报远出乎我的意料,真是太棒了。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到了中国科学家在张量发展中的贡献,这些科学家的贡献不仅局限于力学,还涉及医学、航空、电力等方方面面。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探索创新的科研精神,感染和感动着每一位同学。例如他们在汇报中提到:黄克智教授编纂《张量分析》这本书,既弥补了我国最初对张量理论分析和教学的不足,又为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克智先生说:“这一辈子我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就是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
从张量分析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看,课程思政是能够实现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张量分析课程思政项目的实施达到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和育人目标。因此,专业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育人,应该可以结合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张量分析课程思政建设成功地把思政元素融入了专业教学,提高了教书与育人的融合度。

素材来源 / 力建学院 宋彦琦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