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石亚玲:《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

“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是中国近现代史和矿产资源开发史相交叉的课程。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目标定位的指引下,开设“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工科学校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2019年3月,我们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通过开展专题式教学,实现了课程的第一次“亮相”。由于国内高校基本没有开设此课程,我们开展“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教学基本无先例可寻、没有经验可借鉴,可以说是一项拓荒式的尝试。带着对“如何建立矿业文明与学生的关联状态?”“如何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等问题的思考,我们以“矿业文明故事”为切入点,以历史厚度、现实高度和情感温度为着力点,对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



以历史之维

讲述中国矿业文明的“前世”与“今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矿业开发史与矿业文明史。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呈现宏大、厚重的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呢?我们遵循“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思路,通过讲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矿业文明故事,将课程的主体内容设置为六个专题。

课程专题设置示意图

在课堂讲授中,授课教师充分挖掘史实和史料,从历史的、民族的、科学的、现代的等维度来分析矿业文明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依据历史思维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着眼于古今关系维度,从“英国工业革命”到当代“煤炭产业革命”的迭代演进中,认识矿业文明的发展规律;着眼于中西关系维度,从“一个星球,两个煤炭世界”的能源格局,让学生认识我国矿业文明的比较优势;着眼于群己关系维度,从近代“煤炭工人运动”到新时代“矿业人”的历史传承中,感悟矿业人的担当和使命。

左1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中的矿工中  成立于1920年的中英合办门头沟矿公司右1  1938年11月,北京石景山制铁所的中国矿工

通过课堂“绘制”立体的、生动的、多样的矿业文明发展历史图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矿业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矿业文明之于人类文明、中国矿业之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学生听课反馈

“知史”是“鉴今”的前提和基础。正如2018级电气专业的胡世博谈到:“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述的日本对中国矿业的觊觎,中国的抗战史甚至可以浓缩为一部矿业抗争史,只有自身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脚下的土地,守护我们的国家!”



以现实之维

直面中国矿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以史为鉴, 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当今,中国发展已经从工业化时代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在“去煤化”“煤改气”“以电代煤”的讨论中,部分学子对矿业(煤炭)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些疑问,包括:矿业(煤炭行业)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科技能让煤炭逆袭吗?中国矿业如何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等等。在课堂中,我们并不是直接把结论告知给学生,而是通过设置课堂讨论“问题链”,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深化认识。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意义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反思指向现实的高度。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不是矿业(煤炭行业)的原罪,而是技术水平限制和人类对矿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缺位共同造成的结果。在这样的逻辑下,应引导学生懂得就中国能源结构现实而言,“去煤化”不能操之过急;懂得以科技助力煤炭逆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是大势所趋;懂得从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认识“煤炭产业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

课堂讨论学生反馈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我校“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为切入点,引入在煤炭产业革命浪潮下,矿大人以创新、智能助推实现“煤炭梦”的故事。

我校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揭牌



以情感之维

引领学子思考成长的“来路”和“去路”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学生只有对矿业文明、矿业发展产生自豪感和自信感,才能获得奋发进取的勇气和创新创造的活力。为此,我们将矿大精神、行业领军人物、知名学者成长故事等特色资源融入教学,让课程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以此唤醒和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以矿大对办学特色的坚守,诠释“守初心”。在生活,我们不难听到关于矿大发展“错失良机”“慢半拍”等声音,个中缘由众说纷纭。我们想分享给学生的是,在煤炭由“热门”变“冷门”的背景下,矿大对“初心”的艰难坚守和继往开来。“初心”就是不忘来时的路,矿大数次搬迁不易名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初心、选择最生动的诠释。

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后,矿业类院校纷纷“改名弃煤”


学生听课反馈

以近现代矿业人物的奉献,注解“懂担当”。在课堂上,我们带领学生认识了许多在近现代历史上为我国矿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包括:李鸿章、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卢作孚、孙越崎、章鸿钊等。我们想分享给学生的不单是细数这些人物的事迹和成就,我们更希望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担当和情怀,体现在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关系的思考中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学院路校区教学楼前的孙越崎像

矿大学子“青春告白祖国”活动掠影


以领军人物、知名学者的故事,分享“大智慧”。在我国煤炭教育和科技事业中,诞生了很多行业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我校钱鸣高院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想分享给学生的不单是院士、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我们更希望学生懂得,他们“为什么做出不少人看来是‘另类’的选择”,“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变‘压力’为动力”,“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起伏和挫折”等等。讲好“中国矿业故事”,讲好“矿大人”自己的故事,传递矿大人的“大智慧”,这些都是传承矿大精神“最生动的教科书”。

钱鸣高院士:“七十载无悔煤炭人生”

过去的一年,我们的课程实现了从“无”到“有”,这算是一个新尝试和新突破。但它还很“年轻”“稚嫩”,比如,课程体系还不够完整和精致、教学资源挖掘还不够深入、教学组织形式还需再拓展、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等等。下一步,我们将带着开设这门课程的“初心”,使我们的课程和课堂努力朝着从“有”到“优”的方向发展。


素材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亚玲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