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刘瑞平:《材料科学基础2》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硬核”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通过介绍材料科学中的共性规律,即材料的组成-形成(工艺)条件、结构-性能-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能力,并为后续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必需的理论基础。


一、强化理念认知

赋能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抓手。教师自身的素养,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等,都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重视课程思政,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专业知识与思政的结合能力。




二、依循专业课程特点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结合专业课程育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开展好“三进”工作。
  • 案例一:材料名人典故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原理多、内容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困倦、头脑僵化、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介绍材料科学领域相关人物的科研典故应该是克服上述教学困境的最显著方法。将一些材料名人发明新概念、建立新定理的典故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便会进一步优化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整理相关科学家的生平资料还可以了解他们进行“材料科学基础”探索和研究的思路,启发学生平时的学习,同时,著名科学家身上优秀的品质和科研精神也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 案例二:引用名言金句 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用典故、讲故事、打比方、说金句”,习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与成就,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言近旨远的金句令人印象深刻,在师生中广泛传诵。将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点与总书记的名言金句有效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进课堂,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为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 案例三:传统马哲思想铸魂育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材料科学基础理论本质,站在哲学的高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在介绍晶态固体中的扩散时,结合扩散微观机制,两种物质相互扩散,当扩散元素的含量超过基体金属的溶解度时,则随着扩散的进行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中间相,其本质就是量变导致质变,激发学生树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创新。在介绍固态相变时,联系棠溪宝剑的传人铸剑的艰辛过程,引出马氏体转变的研究必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马氏体的发现典故,讲解马氏体的定义、组织特点和材料强化的一些方法,揭示唯物辩证法的第二规律———质量互变,即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三、学生感想



2017级——王炜: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我们材料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对材料类学生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材料科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于材料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了解它在工程实际操作上的重要性。材料的发展也和我们社会的进步紧紧相扣,从石器时代,到青铜、铁器时代,再到现在的新材料时代,材料的发展都推动着时代的变革。

                                          

2017级——罗蒋斌:材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与信息和能源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基石。材料科学基础是所有材料专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专业课。从该课程中,我们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建立起对于材料科学的整体认知,了解到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成分、加工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将材料科学工程与基础与其他课程相联系的过程中锻炼我们的整体思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各个国家相互合作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材料领域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生,在尖端科技领域,材料技术的先进与否对于一个国家是否能在该领域取得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很多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归根到底有很多都是源于材料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时代赋予责任与使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断积蓄力量,为未来在关键领域为祖国做出贡献而不懈奋斗。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抓手。作为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找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之间的结合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大国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逐步塑造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团结奋进的作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