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张锦旺:《能源开发概论》


《能源开发概论》是我校的通识教育导学类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我校非采矿专业本科生对煤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开发等基础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主要有以下3个难点:

首先,由于该课程面对的是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在思政元素融入过程中更需要讲求技巧、注重方法,不能简单地将思政内容累加到原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有侧重地对思政元素相关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此外,《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数量比较多,而课程思政的效果与教师的个人素养密切相关;最后,如何在课程考核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课后也能积极探索和拓展思政元素相关的教学内容,也是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有效融入思政元素面临的重要挑战。 针对以上现状和难点,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革举措,和各位老师进行分享:

加强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元素积累

ONE

授课教师在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的自身政治素养过硬,教师个人的思政元素积累和思政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如鱼得水地穿插思政元素和观念,从而达到思政观念“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元素沉淀。首先,教师要养成在科研生活与备课的过程中发掘思政元素的习惯。积极地积累思政元素并思考自己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有助于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与优化,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成果、提升学生的思想和综合素质;其次,需要授课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高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的掌握等;最后,可以适当组织授课教师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集中参观学习,例如赴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让授课教师在实地参观中深入陶冶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亲身实地地积累思政素材,让丰富的思政素材成为每个授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源头活水”。

细化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TWO

《能源开发概论》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能源及能源开发利用、分类和分布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学科融入思政元素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部分,又是适应“新工科”学科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课程以能源为中心,很容易与国家发展相联系,有较多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例如,在第四章煤炭地下开采方法讲解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时,展示我国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领跑世界、技术出口国外的风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第五章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讲地表沉陷的治理或充填开采避免地表沉陷时,可以联系习主席提出的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论,“两山”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举办通识教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

THREE

除了授课教师自身加强思政元素积累、细化思政元素融入技巧之外,在开课之前适时举办通识教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也是课程教学改革、切实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能源开发概论》集体备课会以授课教师讨论和分享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和经验体会为主要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提高授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授课教师从个人经历和经验出发交流课程思政素材也有助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该课程的思政素材库。此外,集体备课会还可邀请授课教师所在学院党委书记、专业系所支部书记等政治水平高、理论功底扎实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对授课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亦可邀请思政教学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任教师,在思政素材把关、思政元素细化等具体教学细节方面对通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帮助与指导。

课程考核内容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

FOUR

三全育人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因此《能源开发概论》课程在考核环节中也应适当融入思政内容,可在平时考核中增加布置课外主题调研、课堂分组展示等环节。以第七章第六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例,在介绍钻井和完井部分时,会涉及到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王进喜用身体治服井喷的先进事迹,本章课后主题调研的题目就是“铁人事迹及井喷事故的科学处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庆油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感人事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铁人精神”的伟大,让学生受到“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爱国敬业、爱岗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