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邬巧飞:《科技伦理》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是健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科技伦理》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的通识选修课,本课程注重科技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紧跟科技前沿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世界正处于深度变革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生命技术、信息技术等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犹如“潘多拉魔盒”,我们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扼制其有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科技伦理建设成为推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科技伦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为奋斗目标,积极构建培养能源工业精英人才的一流教育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学校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知识、情感、能力“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了解科技伦理的基本范式,明白科学技术的方向和界限,审视当下面临的科技伦理困境,了解一名合格的科技人员所应具备的伦理责任规范,进一步提升科技伦理素养。课程团队成员多次讨论,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最终确定教学内容。专题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伦理、基因伦理、生命伦理、工程伦理、建筑伦理、生态伦理等多个领域。


二、聚焦科技领域的伦理问题

增强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

科技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准则。面对科学技术有可能带来的价值抉择和伦理挑战,需要认识到科技活动可能蕴含的伦理风险。本课程立足当下大学生的现实关切,选取经典案例,立体式地呈现纷繁复杂的科技伦理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授课教师围绕各自专题,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为切入点,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进行“精准滴灌”。比如,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一位副教授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人们对于生命伦理的热烈讨论。自动驾驶车辆致人死亡的事故、AI换脸应用引发隐私争议等事件引发人工智能领域伦理问题的思考。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绘农药滥用的后果,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严重核灾难等事件,让人们重新审视技术与伦理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部分案例


三、扩宽课程的问题域

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对于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实质是人类对于自我命运的追问。本课程将价值引领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科技领域的伦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的知识点,拓展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如何看待“电车难题”?如何看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如何看待科技发展的两重性?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关系如何?如何看待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观点之争?怎么看待“大数据杀熟”?能否通过数据认识我自己?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按照“抛出问题——引发讨论——科学引导”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价值判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课堂讨论话题


四、将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技的巨大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人文则为科技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科技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本课程引导学生在科技活动重视相应的人文关怀。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与文明的关系”、信息文明时代“人与世界的关系”时,思考人在运用技术时应采取的价值原则和行为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言,“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注重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应重视人文精神。爱因斯坦曾较早建议研发核武器,后来他又坚决反对核武器。人是科技的创造者,应当发挥科技向善的功能。我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大学生是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用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学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课以来,本课程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程团队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将结合“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本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