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李勇:《石油地质学》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论

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类专业基础课,通过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油气生成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油气分布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元素,通过展示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塔里木油田等大型油气田的艰辛勘探历程影视资料,讲解李四光、翁文灏、谢家荣、黄汲清、潘钟祥等老一辈地质学家为祖国石油勘探及地质事业奉献一生的光辉事迹,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报国、形成勇于承担的精神,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优良品德,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激情,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1)家国情怀育人元素——为我国石油事业奋斗一生的人学习石油地质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油气方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国家勘探更多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课程设计中贯穿了老一辈地质学家为祖国石油勘探及地质事业奉献一生的光辉事迹。如潘钟祥老先生,为石油事业奉献一生的石油地质学家,是中国找油事业的先驱,他倡导的基岩油藏等新观点,在中国石油普查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本《世界油气田地质学》教材,首次提出“陆相生油”新观点,突破了海相生油理论,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培养了几代优秀人才。这些老一辈地质学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每一位学生。

(2)国家力量育人元素——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大庆油田横空出世。一片荒原,被石油工人唤醒,曾经“贫油”落后的中国创下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60多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的精神力量。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影像资料,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幸福感,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报国、勇于担当。

(3)科学精神育人元素——中国深海钻井平台技术打破西方垄断达到世界最先进长期以来,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上受制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例如风险勘探评价技术的创新,引领油气发现、实现战略型突破、创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的认识,推动了勘探技术进步;纳米驱油技术助力—低渗/超低渗老油田挖潜降本稳产,纳米驱油技术可以将水注入到油藏的任意角落,用于中高渗透油藏开发后期的战略接替和低渗/超低渗油藏的水驱有效动用,是对原有水驱开发理论、经典提高采收率观念的创新和发展。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10注36采现场先导试验效果显著,遏制了产量快速递减并实现硬增油。这一系列的创新都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石油事业的大力支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优良品德。


3.课程授课方式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启发同学们思考,培养同学们科学精神;
(2)讨论式教学,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思考现象的过程和机制,提出自己的证据,训练思维方式;讨论过程中增进师生感情;(3)案例式教学,根据实际材料案例,让同学们开展相关事件的调研,进行分组讲解和讨论,最后总结案例结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