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高文超:《人工智能》

2020年,《人工智能》申请了课程思政立项,从“Why-How-What”3个主要方面出发,梳理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可行教学方案。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如图所示。


第一,为什么要在人工智能课程中提出“课程思政”?因为要继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精神、体现专业建设和帮助学生成才。

①结合时事政策开展

通过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的发展及其成就等内容融合入案例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习积极性。如Alpha大战李世石、无人驾驶汽车等时事新闻,《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等政策。

②结合典型人物事迹开展

通过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深入学习他们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科学工作敬业精神,爱国爱党的科学家情怀及坚韧不拔的科学家精神。如用图片给学生们讲述,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美籍华裔王浩教授的平生经历与事迹。

③结合行业专业背景开展

将煤炭领域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科学知识,感受科研的过程。同时让学生了解行业背景、煤炭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煤矿的情怀。


第二,怎样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多种教学手段辅助“课程思政”,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工智能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探索和发现,所有组员合力共同完成小组调查问题研究、小组讨论交流、报告撰写、PPT汇报。2016级的题目是调研“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2017级的题目,以所处的疫情为背景,调研“人工智能在疫情中的应用”。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最新的方向和技术,调研内容广泛,调研报告格式完整规范,符合科技论文标准,小组分工明确,有技术实现。


第三,人工智能课程中“课程思政”做什么?构建课程目标、研究融入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思路。

①采用兴趣驱动式教学法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游戏、难题教学。如,利用八数码问题来详细讲解状态空间法,利用人脸识别来讲解神经网络理论等等。

②采用案例教学法

采用具体案例方案进行分析,了解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产业界应用情况。客户流失预警_决策树;房价预测_线性回归;鸢尾花预测_神经网络;数字识别_最近邻;文本分类_朴素贝叶斯。可以普遍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科技,工业,医疗,交通等行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