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安定下来了,美国政客却焦躁起来了
7月1日,港区国安法正式生效实施。不到一天,美国众议院迅速通过了一部“制裁”中国部分人员和金融机构的《香港自治法案》。
美国部分政客其实早就坐不住了。从5月份推动立法开始,他们就在四处扬言“制裁”香港,又是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又是进行出口管制。
类似的场景也不是第一次上演。2003年,香港首次提起国家安全立法,美国立刻就出台了涉港决议。
为什么美国始终对港区国安法如此“介意”?国安法已经正式实施,美国老调重弹的“制裁”又是否会真正落地?
美国为何如此“介意”?
谭主梳理了一下,美国政客针对这次港区国安法的说辞,非常一致,很像“印刷机”。
国务卿蓬佩奥:“香港不具备高度自治状态”。
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无法承认香港享有高度自治。”
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主席卢比奥:“中国让香港的自治面临破裂。”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因为港区国安法,香港“不自治”了。美国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暂且按下不表。
先一起看看香港最近“溜之大吉”的一群人。
在宣布港区国安法立法后,“乱港圈子”开始了“逃跑潮”。在6月30日国安法通过当天,这个“逃跑潮”达到了顶峰,至少有4个青年为主的乱港组织宣布解散。
最先撇清自己与“港独”关系的李柱铭,被称为“港独之父”。“如果香港继续做100年英国殖民地,我想很多人认为是最好的”之类的分裂言论就是他的口头禅。
他的学生黄之锋在去年反修例风波中又到美国请求支持,又是直接与美国驻港澳领事馆政治部主管朱莉·艾德私下会面。讨论的话题是,用《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制裁香港、断绝对香港警察的武器供应、增加对抗议的资金支持。
港区国安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要惩治的四类行为: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以及勾结外部势力。
按照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的话说,港区国安法就是要聚焦打击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很明显,有些人已经对号入座了。
再回看美国政客“香港不自治”的说辞,背后的逻辑就很清楚了。在他们眼里,港区国安法不允许反中乱港势力在香港颠覆中国政权,就是违反了香港自治。
对于这种偏执,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给谭主做了个概括:
“他们认为一国跟两制是对立的,他们认为香港高度自治等于完全自治。”
换句话说,美国嘴上说的是香港“自治”,心里想的其实是香港独立。放任美国继续破坏香港稳定,分裂中国,才可能顺了他们的心意。
不久前,谭主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发展论坛举办的一场视频会议,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了一段演讲。在会上,林郑月娥有一段对美国虚情假意“关心”的精彩回击:
正像特首所说,我们倒要看看,那些花言巧语最后会变成怎样的结果。
美国能真正“制裁”香港么?
1991年以来,美国国会前前后后通过了11个与香港有关的法案或决议,也包括2019年阵仗颇大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里面频繁提到的制裁措施,来来回回都是要取消香港特殊待遇。
根据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香港的特殊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视香港为独立关税区。
单独与港谈判投资和贸易协定。
两地施行旅行免签。
这一次,美国重提取消特殊待遇。虽然是老调重弹,但情况有点不一样。原来的法案一般只是说将要制裁,但这次的法案给出了明确的制裁时间表,并且白宫政府也直接发布了具体的“制裁”措施。
商务部部长罗斯在6月29日明确提出:“暂停适用香港的优于中国内地的许可证豁免政策。”国务卿蓬佩奥也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具体制裁措施:将对出口香港的多用途科技产品实施新的贸易限制。
如此具体的表态,很少见。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迅速做了回应,关键词是,影响不会太大。底气来自哪里,谭主去仔细研究了一番。
先说首当其冲的出口管制。
蓬佩奥提到的出口限制,主要法律依据是美国的《出口管理条例》。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律师蔡开明告诉谭主,根据该条例第740节附录一的国家/地区组别,香港原被列于A:6及B组。如果制裁生效,香港会从原来的A:6及B组调入了D组,与D组相关的科技产品都会被限制进口,包括电讯及资讯安全产品和电子产品。
那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类进口产品,量大么?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到2018年,这一类受管制的产品每年从美国往香港的出口量大约在4-5亿美元。而在2018年,香港的货物进口额为6275.17亿美元。
虽然量不大,但会不会很关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对此有过回应:
“近年来,本港各创新科技范畴的持份者均有从世界各地采购设备和科技产品,又或在本地研发相关的产品或技术。因此,个别地区的任何政策,不会也不应对本港的科创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前面说的,这样的管制不是突如其来。在2017年美国工业及安全局的新规与201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中,都曾收紧了对香港的出口管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崔凡教授告诉谭主:
“美国近年来实际上已经大大加强了对香港的出口管制,进一步取消香港和内地不同的待遇的实际效果已经比较有限。”
又一次被提及的还有取消独立关税区。
这个措施尚没有落地。但有人担心,美国如果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的待遇,可能使香港出口商品和内地出口商品一样,加征7.5%-25%的关税。
崔凡教授先给谭主界定了一下,如果加征关税,不影响内地从香港转口的商品,不影响其它国家从香港转口的商品,只影响香港本土生产并出口的商品。这一部分商品在过去两年的规模在4.7亿美元左右,占香港总出口量不到0.1%。
反过来,2019年美国向香港的出口规模却达到了308亿美元,接近前者的100倍。如果美国走这步棋,香港则有更多可打的牌。
这也是美国叫嚣了很久“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待遇”,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原因。这步棋,伤不着别人,却更可能伤了自己。
出口管制与关税两张牌发挥不了大作用。这次,美国政客还打起了金融的主意这一招,看起来很唬人。
金融,是香港经济皇冠上的明珠。
香港金管局官网显示,过去10年中,香港有6年在新股集资方面名列全球第一。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香港自治法案》,涉及的主要就是金融方面的“制裁”措施。根据法案,被列入制裁清单的个人与金融机构,不允许从事美国管辖范围内的外汇、信贷、债权、股权、支付等业务,这几乎意味着相关个人与机构被排除出美元交易体系。
要知道作为国际重要金融中心的香港,基本所有银行都会涉及美元资产等相关交易。谭主就此询问了许多香港金融从业者,发现他们保持警惕,但也并不担心。
淡定来自于香港的44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一储备量是香港流通货币量的六倍。这意味着香港有足够的准备应对美国对银行的限制。
还有一个“信心”,来自于香港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推行联汇制度的时间比1992年美国开始给予香港特殊待遇早九年,过去36年来,一直运作顺利。
对此,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给谭主做了详细分析:
“汇率制度实际上就是港币帮美元抬轿子,巩固和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如果美国不让香港使用美元,将会极大损坏美国自身的利益。”
实际上,一些地方不想用美元的苗头也已经出现。由于与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分歧,2018年法、德、英等欧盟国家建立了不使用美元就可以与伊朗进行贸易的结算机制协助。这样看来,美国如果要撼动香港的金融业,最先撼动的还是自己的根本。
一圈看下来,美国的制裁更像是一厢情愿。
全球经济已经内在融合,资本流向也自有其规律。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副总监周文港长期在香港生活、工作,他发现国安法通过后,反而有不少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港元仍然偏强势,他认为,市场已清楚反映国际金融界对此并不担心。
就在前不久,港交所公布与国际指数公司明晟签订协议,获授权未来十年可以在香港推出一系列MSCI亚洲和新型市场指数期货及期权产品。
这是在向世界确认,香港依然是那个让全球资本充满信心的香港,香港的地位不是一些美国政客能轻易改变的。
还有一点别忘了,香港有日益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谭主看到三组数据很有感触:
2005年底,恒生指数中的中资股权重是28.9%,2020年6月2日,已经上升至57%。
1997年底,只有10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20%。到2019年,已有124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港股总市值的73.2%。
2018 年,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交易进一步超越英美等国,成为港股市场第一大投资来源。内地在港投资占到香港外地投资者交易的28%。
根在祖国,叶覆香港,有14亿人的大市场的支撑,有来自内地资金的支持,祖国发展的高速列车正在给香港提供机遇。新时代的中国,是成功应对挑战,实现繁荣发展的底气。
香港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
香港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