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真正厉害的人,都做到了这3点

水清 读者人物 2020-09-03



19岁的他,不折不从,沉稳端重;42岁的他,临危受命成为清华校长,格局开阔;晚年的他,依旧高风亮节,呕心沥血。他一生清华,一世清白。今天是教师节,致敬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先生。



文 | 水清

编辑 | Anita


他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也被誉为是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战乱频仍中,他临危受命,成功执掌并花31年的时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使清华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发展成了扬名中外的国立清华大学。


在他之前,学潮动荡,学生动不动就把校长赶下台。


可他上任后,人人拥戴。有人问他秘诀,他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吧!”


没错,他就是梅贻琦。


1889年,梅贻琦先生出生于天津一户诗书世家,年幼时,父亲失业,再加上家中兄弟姊妹众多,家境颇为清苦。


他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颇得张伯苓赏识,被保送至保定高等学堂。


年幼时,梅贻琦即矫矫不群。


他看似沉默寡言,但当同学们因某个问题争执不下时,都会征询他的意见。梅贻琦天生沉稳有气度,他的话一出,往往能平息两方争端。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梅贻琦

在生活中,梅贻琦很能沉得住气。


早年,美国把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费用。梅贻琦也投考了。


发榜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惟有梅贻琦平静从容,从他不喜不忧的表情中,谁也无法判断他到底有没有考上。


结果是,他不仅考上了,而且在630名考生中名列第六。他被录取为第一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赴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攻读电机工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岁的少年临人生大事,也能如此不折不从,沉稳端重。


留美期间,梅贻琦把本来就少的补贴节省下来,接济拮据的家。后来,为了赡养父母弟妹,他放弃攻读硕士,决然回国。


之后,他一直用微薄的薪水供养着整个家庭,以至于耽误了自己的婚事。直到弟弟工作了,他才把自己的婚事提上了日程。


严范孙先生作介绍人,把韩咏华介绍给了梅贻琦。说来也巧,其实早些年,梅贻琦在天津基督教男青年会任干事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在女青年会工作的韩咏华。


很多感情,不怕迟,就怕没有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两人很快恋爱,并迅速订了婚。


订婚前,韩咏华的同学对她说:“告诉你,梅贻琦可是不爱说话的呀!”


韩咏华的回答也有趣:“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


婚后第一年,他们便有了第一个爱情的结晶,很快,次女也紧随其后。


梅贻琦管教孩子很能沉得住气,他几乎不会发生情绪失控的事情。


孩子不听话,他从不会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重申道理。但是不管孩子怎么哭闹,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主张。


事实证明,温和坚定的父亲比严厉的母亲更有威信。


出任校长后,梅贻琦也素以寡言慎行、沉稳持重而闻名,人们都戏称他为“寡言君子”。


学生曾作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


西南联大遭日军飞机轰炸时,只有他镇定自若,像定海神针般疏导着师生,稳定着大家的情绪。


梅贻琦校长刚柔并济、沉稳持重的行事作风让他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如果沉不住气,临事时容易失去理智,面对失败时常怨天尤人。


只有沉得住气,才能让人生这条航船,更好地在狂风巨浪中扬帆远航。


1931年,42岁的梅贻琦先生刚接手清华的时候,清华并不是中国最好的学校。大学班开班两年,总共录取150人,全国报名人数不超过400人。


在他就任之前,清华已11个月没有校长,在一片质疑与期待的目光中,梅贻琦临危受命。


在就职演说时,他这样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意即: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为了能让清华的师资力量变强大,他弯下腰,四处招揽人才。


他不辞辛劳,亲自到火车站接国学大师赵元任先生,并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师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


1927年,王国维在颐和园自杀后,也是梅贻琦亲自去园内收殓并料理后事的。


在梅贻琦校长的感召下,一时间,清华校园内名士云集,学术自由蔚然成风。


有人说,弯腰是一种姿态,如同猎豹出击前的蓄势。但对于梅贻琦来说,弯腰更是一种大家风范,是顾大局识大体的成熟稳重。


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被迫迁到湖南长沙。1938年4月,又被迫迁到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初期,三校合并,一开始的磨合期颇有些矛盾,梅贻琦事事忍让,一切以大局为重。



此后八年,西南联大主要校务工作都由他执掌。他本身有着深厚的学养,兼作风包容,凡事讲究民主,处理事情公正,并一向为人正直,简朴清廉。


昆明物价飞涨的时候,联大的老师和学生的生活都非常清贫。梅贻琦向当时的政府教育部申请了一些补助金。


当时,梅贻琦的四个子女都在联大读书,他却没有领取补助金,相反,把机会让给了更贫困的学生。


其实当时,梅贻琦一家也过得非常清苦,妻子韩咏华不得不做些糕点上街卖掉来贴补家用。梅贻琦有时候会去接她,有时候也跟她一起卖。


西南联大时期,梅贻琦迟到过两次,迟到的原因听起来很是心酸。


一次是韩咏华迟迟不回,他不得不帮她看着糕点摊;一次是出差去昆明的时候,他为了给公家省钱,不坐飞机坐邮政车,结果车开到半路就坏了,导致迟到。


堂堂清华校长,低调清廉如此。


尼采曾说:“谦逊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


真正厉害的人,都戒掉了傲慢。


真正厉害的人,内心有笃定的自信,他们懂得弯腰,能够用空杯心态来处理事情,用开阔的格局去与人沟通。


如此,才有余力去迎接真正的荣耀。


民间曾盛传过这样一件趣事:


西南联大办了一个教学质量很高的附中,昆明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去读书。


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给过西南联大很大的财物支持,有一天,龙云特地去拜访梅贻琦,说自己女儿没考进附中,请求校长破格录用。


梅贻琦客气地留龙云吃了饭,并安排联大的教务长潘光旦派老师晚上辅导龙云的女儿,等明年再考。


回去之后,龙云感到忿忿不平,但听到秘书长告诉他,梅校长的女儿也未被录取后,龙云顿时气消了。


梅贻琦就是这样,无论是面对权贵还是平民,他都坦坦荡荡,抬得起头,彰显了一代大师的凛然正气。


抬得起头的人,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奋勇向前,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


国难当头之际,梅贻琦为了保证西南联大的办学经费、物资供应,他不顾个人安危,经常跑重庆寻求政府的支持。


那一回,他去重庆,途中,饱尝了敌机轰炸、车马不便、饥寒交迫的艰辛,颠沛了将近三个月才回到昆明。


寡言的他在会上慷慨激昂:

“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人校友敢说一句‘掌告无罪’。


在战火纷飞、校务繁重的情况下,梅贻琦校长呕心沥血,开创了西南联大“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局面。


这个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


8年,3882名学生,却培养出了李政道、杨振宁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而梅贻琦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西南联大的“船长”。


抗战结束后,梅贻琦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一职。


1960年6月10日,梅贻琦被诊断患癌,施行摘除手术。两年后,梅贻琦溘然长逝,享年73岁。


逝世两个星期后,人们打开梅贻琦家中的一个皮箱,里面静悄悄地躺着庚子赔款基金的使用账目,一笔一笔非常清楚。


梅贻琦校长手握巨额款项,却一分未贪。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校长一生抬得起头,行得正身。他以他的高风亮节,奠定了清华之魂,他的精神将彪炳千古!

作者:水清,读者人物原创作者。擅长有温度有深度地书写民国往事、《红楼》旧梦。微信公众号:水清的八卦民国(shuiqing2018)。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彩 蛋 时 刻 /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 今 日 推 荐 / 


 / 长 期 征 稿 / 我们长期招募新媒体作者&投稿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相关信息


教师节,和老师们说声辛苦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