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653条人命!今天,他们最不该被忘记.......

读者人物 2022-09-29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赫赫威名,保家卫国的凯旋将士获得了鲜花与掌声,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却注定与之无缘,他们被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就像电影《长津湖》里说的那样:“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如今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70多年,我们不会,也不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从何而来。



编辑 | Anita


今天,是抗美援朝纪念日。


71年前的今天,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赌上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奔赴朝鲜战场。


正是他们英勇的付出,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年代。



今年9月3日,国内上映了一部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评分高达9.0。



但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上映6天,票房只有231万,上座率和排片占比不足2%。


片中不少老兵,连亲友电话号码都记不清,却依然能准确地报出自己和敌人的番号。


他们用血肉为我们换来了和平,正如电影《长津湖》里说的:“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可当记忆变成历史,他们曾经的付出都渐渐被埋没。


《1950他们正年轻》里的一个老兵在务农之余,靠捡废品建起一座无人参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身边的人却纷纷劝他停止这种无谓的活动。


参与过此战役的麦克阿瑟将军也说:“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最可爱的人,不该被遗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军的炸弹,时不时丢到中国境内。


村庄被战火摧毁了,到处是来不及掩埋的百姓的尸体、无人照管的孩子,血把河水都染红了……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派兵赴朝,与朝鲜人民军肩并肩抵抗侵略。


一支凝聚了中国各个省市年轻人的传奇队伍诞生了,它名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电视剧《功勋》截图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那时,美国有坦克飞机,空军在天上飞,想炸哪里炸哪里。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又穷又落后,没有飞机,甚至连填饱肚子都是难题。


水源匮乏,他们只能从岩壁上接水,或者抓把雪塞嘴里解渴。


而那些雪,大多都是红色和紫色的,弥漫着血腥味。


如果能碰到存留雨水的水坑,简直就是救命源泉。



当时部队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第一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


老兵于芝林回忆:“当时零下40℃,手捏着铁,皮肤就粘上去,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卧在雪山中,忍饥挨饿不能动。”


当年,24岁的于芝林作为师医院院长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战斗结束那天,医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个伤员,都是手指、脚趾被冻掉的”。


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因极寒天气原因冻伤了28954人,冻死4000多人,冻伤减员达22%。



有的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


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


这些战士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战后打扫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着: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雕连”战士宋阿毛手写卡片,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长津湖战役中的3个冰雕连,最后仅有两人生还。


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士兵们靠着毅力、计谋和英勇,让抗美援朝一战,极具震慑力。



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当时的他们,和我们并无两样:20岁左右的年轻人,笑容活泼,爱打爱闹。



有的怕鬼故事,怕走夜路。


有的打仗后无聊,会一起唱歌聊天。



他们也都有爸爸妈妈或妻子儿女,有人在等他们回家。



这些鲜活的生命,到了战场上,就是随时可能牺牲的一兵一卒。


任红举,在1950年以文工队员的身份入朝作战。



当年,他与一帮同是学生的小提琴手、声乐演员、舞蹈演员奔赴前线。


据他回忆,一名姓戴的女兵在第一次战斗中被炮弹击中,他亲手收殓回来的遗体只有一条连着碎肉的辫子。


任红举口中的“小戴”,牺牲时年仅19岁


“她是特别好看的一个女孩子,那是我们的‘白毛女’啊,就这样没了。”



同队的一位小提琴手,在轰炸中仅存一只断臂,而这只断臂至死还攥着琴把。



为了纪念他,任红举捡起那把小提琴,对他说:“等我老了,我抓一把白头发,编在你的小提琴上,我们还一起演奏。”


还有一个营教导员,捂着流出来的肠子,孤独地牺牲在异国的荒村,临死前掏出了一枚银元递给任红举,只说了两个字“妹妹”。



而在残酷的衬托下,年轻人的勇气,也显得那么震撼。


有位老兵回忆,战场上,一位战友被敌人炸飞了右腿。


他没有哭,只是在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还有曾经的军医们。


面对着被打掉下巴的伤员,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能坚持把一碗粥喂完。


战士们直面炮火与牺牲,而军医们还要承担额外的“自责”,很多时候,他们知道根本救不了伤员,更多的只是临终前的安慰……




电视剧《功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部分战士因为首次上战场,害怕了,想要逃回家,战士们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将士李延年和士兵们有一段鼓舞人心的对话。


“为了祖国和我们的亲人,我们怕死吗?”“不怕!”“怕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吗?”“不怕!”“我们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把美国鬼子打回到谈判桌前?”“能!能!一定能!”


战士们群情激昂,豪言壮语响彻天际。


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鲜活的生命,也会临阵害怕,但他们的背后就是家人,上阵不是简单地为了杀敌,是为了更广大的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杨根思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立战功。


他曾在志愿军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带领一个排的兵力坚守小高岭,阻击美军陆战第一师部队。  


战场上,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弹药即将用尽。面对爬上阵地的几十个敌人,已经负伤的杨根思仍未放弃,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


杨根思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小高岭阵地,也为夺取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


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被追授“特级英雄”称号,这支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也成为我军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


在他的鼓舞下,有战士被美军的汽油弹打中,滚着一身烈火也要扑向敌人,哪怕尖刀刺进胸膛也绝不撒手,留下焦黑却保持战斗姿势的遗体。



正如纪录片《1950我们正年轻》中说的:“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2014年起,我国陆续从韩国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今年9月初,第8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归国。


当年的抗美援朝烈士,总共是197653人。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具体的人,有一些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47军司令部军医薛英杰的毕生所愿,就是找到战友贺殿举的骨骸,把他带回祖国。


他曾经多次去丹东、沈阳烈士陵园寻找,一无所获。



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


我们所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记住他们。


在和平年代待久了,或许会觉得和平理所应当。


但今日的我们得以享受珍贵的和平,全是因为当年有290万人次的热血青年,用血肉为我们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我们拥有现在。”


因为我们铭记历史,所以我们拥有未来。


新一代年轻人,愿你也能照耀中国。



部分资料来源于InsDaily、央视新闻、十点电影、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张淇 | 徐峥 | 李明启 | 赵文卓刘晓庆 | 六神磊磊 | 黄贯中 | 吴京杨迪 | 姨圈 | 鉴黄师 | “孤独”外交官




致敬最可爱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