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最佳“大女主”,原来是她

读者人物 2022-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她刊 Author 她姐


作家伍尔夫曾说:“女人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
她们不妥协、不惧困难、不畏偏见,用柔软而坚韧的力量,为人生注入新希望,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贫瘠的土地上坚持扶贫,在层层阻碍下寻找致富之光的她们,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更多的人关注。


来源 | 她刊
ID | iiiher

还记得新疆骑马女县长贺娇龙吗?

一年前,她身披红斗篷,策马踏雪的飒爽英姿火爆全网。


走红后的贺娇龙不忘初心,继续拍摄短视频,为新疆伊犁进行旅游宣传。

前段时间,为了展现油菜花田的壮阔唯美,她吊上威亚,掠过茫茫花田,如武侠女主般潇洒自如。


谁知视频发布后,不少人质疑:

“占用公共资源作秀,没人管管吗?”

“还需要吊威亚?真当自己是明星了?”

还有人揪着她直播带货不放,直接开骂:“国家公职人员赚这钱,黑不黑心啊?”

很少有人知道,贺娇龙的账号属性是“公益助农账号”。

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是她的两大初心。


关于前者,她尽心尽力:

为了拍好宣传视频,她曾意外坠马,摔入河中。被救上河岸后,她没有片刻休息,换了一匹马再次策马奔腾。

雪山巍峨、天马过河、万亩花田……无数网友因为她的视频,种下对伊犁的憧憬。


关于后者,她无愧于心:

她利用下班时间带货直播,半年间,带货农产品销售额近6000万元,让众多农民受益。

直播的打赏和带货收益,她全部公开捐赠。


贺娇龙并非个例。

在祖国的角落里,有太多如她一样的女性燃烧青春、奉献生命、不计付出,创造了东方“共同富裕”的奇迹。


有多少贫困大山里的女孩,渴望走出大山,奔赴广阔天地。

壮族女孩黄文秀,从贫困山区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

然而,都市的繁华、便利、高薪水,全都没有留住她。

毕业后,黄文秀选择重返大山,反哺故乡。

“我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她回到广西百色市乐业县,主动请缨到边远山区的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百坭村有百余户贫困户,黄文秀手绘出一张地图,用心标注每一条路,详细记录每一户人家的情况。


一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战役就此打响,黄文秀全力以赴。

当地种植砂糖橘,因虫害等原因,收成、品质较差。

黄文秀从外地请来专家,给村民做砂糖橘种植培训。

仅一年时间,产量就从6万斤飙升至50万斤。


村子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砂糖橘常年滞销,大多烂在枝头。

黄文秀东奔西走,为民请命,一条22公里的公路蜿蜒而出,连接起这个被遗忘的村落。

她还教村民做电商,让那一颗颗黄澄澄、圆滚滚的砂糖橘,从大山深处,销往全国各地。


黄文秀任职期间,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民平均收入翻倍。

世世代代摆脱不掉的贫穷,在她到来后节节退让。

但她仍不满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黄文秀全身心投入脱贫事业,她在包里备着葡萄糖注射液,来不及吃饭时,就喝点葡萄糖补充体力。

分明离家并不远,她却一直与家人聚少离多。


2019年6月,父亲病重卧床,她急忙赶回。

当晚暴雨突发,黄文秀担心村里发生洪灾,便深夜驱车,逆行回村。

返程途中,她不断询问村里的情况,提醒大家做好灾情防范。

可她唯独忘记了自己的安危。

顷刻间,山洪爆发,道路被吞没,黄文秀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黄文秀牺牲后,当地干部去她家慰问,才发现:

“她家里3年前才刚刚脱贫,她的父亲身患肿瘤,做过两次大手术,母亲下肢残疾,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黄文秀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家里的情况。


或许是因为她早已习惯将更多人的利益,放置于个人小家之前。

用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这是她用生命写就的誓言。

共同富裕的路上,有无数人如她一般,目光如炬,内心滚烫,栉风沐雨,跋山涉水,只为一片滚烫的赤子之心。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无数扶贫人的缩影。


短片《妈妈的请假条》里,以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位扶贫女干部的故事。

处在扶贫一线的母亲,给儿子写过许多请假条。

缺席儿子的开学典礼,因为要陪村里的孩子们;


假期不能回家,因为要帮乡亲们修路;


无法照顾发烧的儿子,因为村子的工作没有完成;


过年要留在岗位,因为要帮乡亲们张罗过一个好年……


“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亦心安。”

她是人民眼中的平凡英雄,可又何尝不是一位心系儿子的普通母亲。

思念在心里绵延千里,她却只能对儿子说一句抱歉。

短片最后,趁新年之际,儿子忍不住去寻找母亲。

借由儿子的视角,我们看到,曾经贫困的山村,终于露出崭新的面貌。


这是她们坚守的意义:

扎根一线,用青春韶华,换农村新风景。

默默坚持,与穷山恶水相斗,逼其变成世外桃源。

这也是全体扶贫工作者的共同信念——不计付出,尽心帮扶,敢教日月换新天!



除却扶贫干部的帮助,还有许多当地女性,主动寻找转机,凭借自己的力量闯出一片天。

在云南孟连的佤族村庄,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地位较低,吃饭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厨房自己吃,甚至连出门都不被允许。

佤族姐姐叶萍,不甘心一生囿于厨房,看丈夫脸色生活。

她得知村子处于咖啡黄金种植带,便号召村里的女性一起种植咖啡豆。


咖啡从播种到收获需要3年时间,叶萍顶住压力坚持。

可当快要有第一次收成时,一场霜冻降临。

咖啡树大量死亡,损失惨重,种植的咖啡豆也质量不佳,人们信心尽失。

叶萍抛头露面去跟男人谈生意,也让保守的村里人瞧不起。


人人劝叶萍放弃,她却坚信:

“城市女人能做到的,我们也照样能做到,我们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她挨家挨户去拜访那些放弃的女性,还自掏腰包给大家买新苗。

她请来专业农艺师,系统学习咖啡农学,并为咖啡田取样做营养成分测试,量身定制肥料。


经过10年的摸索尝试,叶萍终于苦尽甘来。


她的咖啡豆,连续3年斩获全国性大奖,被多家知名咖啡店采购,还远销海外。


村里的女性实现经济独立后,家庭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不少曾经瞧不起她的父老乡亲,还主动来向她讨教。

村里盖起了一栋栋别墅,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咖啡农。


如今在乡村,有越来越多如叶萍一样的女性酣畅挥毫,在熟悉的土地上,改写自己的命运。

作家伍尔夫曾说:“女人身上有一种高度发达的创造力,生来复杂且强大。”

直播卖蘑菇还清家里欠债的田小宇、带领妇女们经营虾塘致富的林桂兰、用刺绣“绣”出幸福生活的白晶莹……


女性不仅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

她们不妥协、不惧困难、不畏偏见,用柔软而坚韧的力量,为人生注入新希望,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今天,女性早已不再是被领导的角色,她们也能主动探索,在更宽的领域实现人生价值。


在贫瘠土地上坚持扶贫,在层层阻碍下寻找致富之光的她们,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


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或许就会给一位女性的人生,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场来自女性的励志突围,或许就会让更多女性汲取养分,描摹成她们自己的人生。

多年前,央视一套有一则公益广告,画面中一个穿红棉袄的女孩,在雪地的原野翩跹起舞,画外音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荧幕前,来自北方平原的农村女性刘小样,便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她不甘于只有洗衣做饭的生活,渴望寻找自己的舞台。


2001年,一档妇女综艺节目开播,一直给台里写信的刘小样,吸引了主持人张越的注意。

张越去采访刘小样,与她同吃同住3天。


从职场女性张越身上,刘小样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人生打开方式:

原来女性也能经济独立,原来女性有思想有梦想,也能被允许和尊重。

两人分别后,这次相遇的魔力继续发挥作用。


刘小样自学普通话,找了第一份工作,她去过贵州打工,也去过西安跟女儿同住。

即便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但至少她尝试过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自我世界的疆域。


更奇妙的是,刘小样的人生故事,也映照并鼓舞了更多农村女性:

“多年后,张越在国外出差时,遇到一位女导演。对方称自己来自贫困地区,受刘小样激励,努力学习、考大学、进外企工作,又出国留学、结婚,现在在欧洲做纪录片导演……”


人只能过自己可以想象得到的生活,公益广告里的女性故事,或许就能成为某个女性的人生样本,成为她未来生活的积极预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女性的人数日渐增多。如今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

人们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却鲜少有人关注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农村女性。

被忽视的她们,早该被看见了。



来源:她刊(ID:iiiher),女性态度引领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年度人物 | 周国平 田震 | 江歌妈妈

张素英 | 邬君梅 | 葛优 | 《无穷之路》

冯巩 | 朱孟勋 | 新年签 | 回到2019年



你还知道哪些值得你敬佩的女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