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读 | CCAPP2021年度报告第五章精要一览: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CCAPP发布了《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1)》年度报告。报告从五方面设定了18项指标,以逐步建立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识别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健康影响和效益是评估协同治理路径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期基于报告第五章,通过3项指标分析不同协同路径下我国居民的健康效益,为“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层面的科学依据。
第五章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1)》
年度报告第五章: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报告。
指标1: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
近年来PM2.5污染改善带来了显著的健康效益,但O3污染加重导致相关健康损失增加。本指标基于Tracking Air Pollution in China (TAP) 的污染暴露数据和最新的暴露响应方程,分析了我国PM2.5和O3污染的长期、短期暴露对居民死亡率的影响。
PM2.5的长期和短期暴露与总死亡、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癌症相关的健康结局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O3的长期和短期暴露与总死亡、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健康结局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O3长期暴露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和癌症。
1. PM2.5改善带来了显著的健康效益
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情况显著改善,由此带来了较大的健康收益。根据TAP测算的PM2.5污染暴露水平和最新评估方法,2020年,PM2.5长期和短期暴露相关的过早死亡人数为分别为139万和6.4万,较2013年分别下降20%和41%。全国人群PM2.5短期暴露水平及相关健康损失相较2013年下降更为显著,体现了重污染天气治理取得突出成效。
2. O3相关的疾病负担呈增加趋势,且基本抵消了PM2.5下降带来的健康改善
近年来,O3污染逐渐凸显,O3相关的疾病负担呈现增加趋势。2020年与O3长期和短期暴露相关的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为14.8万和8.0万,较2013年分别上升49%和51%。O3浓度的上涨基本抵消了PM2.5下降带来的健康改善,且近年来O3短期暴露相关的疾病负担已超过PM2.5(图1)。
图1. 2013-2020年我国归因于PM2.5和O3短期与长期暴露的过早死亡人数
指标2: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本指标通过总结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相关成果,分析不同极端气候事件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并提出研究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热浪、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会造成较大的健康风险。图2展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类健康风险评估,包括各极端天气事件、气象因素所造成的健康风险。
图2. 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老龄化将未来热相关死亡人数放大了2.3-5.8倍,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在气候变化和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重要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负担也会加重。气象因素可通过影响病原体和媒介生物并造成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目前,我国在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仍然有限,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不足,未来需:
1)在制定气候变化下人群健康适应政策时,须紧紧围绕降低慢性基础疾病患病率、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公共卫生服务等措施展开。
2)通过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类疾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重大挑战。
指标3:协同治理的健康效益
本指标通过总结我国协同治理与健康效益领域的相关成果,讨论我国协同治理可能取得的健康效益,从区域和行业维度进一步剖析影响健康效益的主要因素。
1. 气候减缓政策有助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并带来可观的健康协同效益
中国NDC目标实现情景下,2030年人口加权PM2.5、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浓度分别下降8.33μg/m³和1.57ppb(1ppb约为2μg/m³),将避免因臭氧导致的5.4万例过早死亡,避免因PM2.5导致的9.4-9.5万例过早死亡。在加强的NDC情景(美丽中国目标)下,到2035年,PM2.5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可避免每年15.8万例过早死亡,O3浓度的下降每年可避免约1.2万例过早死亡,避免8900亿元人民币的健康损失。
此外,相较于污染控制型政策,碳交易政策可显著改善健康效益,并节约减排成本。实施碳交易政策,碳成本约下降为63.53元/吨,可进一步避免1.5万例急性过早死亡、8.8万例慢性过早死亡和550亿美元统计生命价值损失。气候减缓政策带来的健康协同效益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点。2℃情景下,因PM2.5污染改善,到2030年可避免的慢性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为:东部地区8.7万例,中部地区5.0万例,西部地区2.6万例。
2. 能源、产业、交通、民用等部门结构调整可带来显著健康协同效益。
火力发电、工业、交通、民用等部门不仅排放温室气体,且排放大量的一次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群的过早死亡和住院治疗。
能源部门:若在2030 年前大面积部署光伏发电,可以显著改善气候和空气质量,提高健康效益。如到2030年我国达到400GW的光伏目标,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比例相当,全国碳排放将降低4.2%,并显著减少PM2.5和NOX排放,避免1万例过早死亡。
产业部门: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按规模和能效去产能时,2030年PM2.5浓度分别下降0.2μg/m³、0.3μg/m³和0.7μg/m³,最多可避免过早死亡为5.18万例,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6亿、16亿和56亿元。
交通部门:交通部门能效提升和运输模式优化措施会降低一次污染物排放,避免18.3万例过早死亡,可避免因SO2、NOX和PM10、PM2.5导致的经济损失为23.9亿美元、409.4亿美元、6622亿美元和5723亿美元。
民用部门:京津冀地区如果积极推动居民“煤改电”政策,可在2020年避免3.7万人过早死亡,而在2030年可以避免4.4万人过早死亡。
气候减缓政策可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化石能源消费下降,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四大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也会带来显著健康协同效益。
本章作者
扩展阅读
[1]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浅谈 | 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助力我国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
[2]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经验分享 | 对标WHO新指导值,分析国内外空气质量达标评价体系 ——PM2.5与O3篇
[3]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经验分享 | 《全球空气状况报告(2019)》中文翻译发布
[4]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经验分享 | 基于《全球空气状况报告》浅谈PM2.5的健康危害
[5]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经验分享 | 基于HEI《2019年全球空气状况报告》浅谈臭氧污染的健康危害
报告下载方式:
1.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2.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进入CCAPP官方网站,下载报告 http://www.ccapp.org.cn/dist/reportInfo/276
活动新闻 | CCAPP2021年度会议“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顺利召开
报告发布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1)》
报告精读 | CCAPP2021年度报告第四章: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