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李湉湉:气候变化与健康——风险与应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CCAPP 2022年第5期学术沙龙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视频回顾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需开展深入研究,识别需优先防范的脆弱人群,并寻求以健康效益为导向的减排路径,为中国制定公共卫生干预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一、
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温增明显。不适宜温度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环境类危险因素,2019年全球范围内共计造成约196万人额外死亡。
研究团队根据本土暴露-反应关系估算,我国2015年低温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约为37万人;高温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约为14万人。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人群热脆弱性存在差异:中国西南部地区人群热脆弱性较高;东南、东北、西北和华南地区人群热脆弱性较低。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发现人群热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可降低不适宜温度的健康风险。此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可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其造成的健康损失。
因此,减缓气候变化(减排性策略)和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两方面政策均可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风险,需同时开展健康风险预估研究,助力寻求减小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路径。
二、
气候变化下健康风险预估研究
研究团队开展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为制定适应性策略和缓解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1. 气候变化下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为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支撑
研究团队已开展众多研究,预估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的非适宜温度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老年人群死亡风险,进而评估未来人群的适应性变化情况。
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估研究
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建立起心脑血管疾病与温度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并发现,温度对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和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均有热效应。其中,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热效应最大;出血性中风和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研究团队进一步在RCP8.5情景(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与RCP4.5情景(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预估三种心脑血管疾病在2020年代(2010-2039)、2050年代(2040-2069)和2080年代(2070-2099)的温度相关总死亡,发现:
三种心脑血管疾病温度相关总死亡呈逐年增加趋势(图1)。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温度相关死亡人数最多且急剧增加,其次是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图1. RCP4.5和RCP8.5情景下,2020年代、2050年代和2080年代北京与温度有关的年度特定原因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变化中值
(Li et al., 2018)
2)气候变化下热相关老年人群死亡风险预估研究
研究团队建立起北京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温度相关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并进一步在RCP8.5情景与RCP4.5情景下预测2020年代、2050年代和2080年代中国北京6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热相关死亡率。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变化,未来老年人群热相关死亡风险将大幅提升(图2)。若老年人热适应性提高50%,气候变化带来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才有可能被抵消。
图2. RCP4.5和RCP8.5情景下,2020年代、2050年代和2080年代,北京不同的人口变化下热相关额外死亡预测
(Li et al., 2016)
3)中国未来温度相关人群适应性评估
研究团队建立起未来温度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预估中国2050年代和2080年代温度相关人群死亡风险。研究发现,未来人群的冷适应性下降,热适应性上升。相较于基线年(2013-2017年),冷效应在2050年代有增加趋势,在2080年代有增速下降趋势;热效应在两时间段内均呈长期下降趋势。
2. 气候变化下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为制定减缓性策略提供支撑
研究团队预估气候变化下中国PM2.5和O3污染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发现: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PM2.5和O3两类污染将长期持续存在,存在健康风险。
实施积极减排策略,可带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收益。
如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O3污染暴露风险将增加,可能抵消PM2.5浓度降低带来的健康收益。
因此,中国需统筹开展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工作,并持续加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范工作。
“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需重点关注人群健康开展减排路径探索工作,尝试建立以健康收益为中心的综合性路径评价方法,为未来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查看)
1. Wang, Q., Zhang, Y., Ban, J., Zhu, H., Xu, H., & Li, T. (20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heat vulnerability and urbanization levels: A county-level modeling study across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56, 106742–106742.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1.106742
2. Sun, Z., Wang, Q., Chen. C., Yang, Y., Yan, M., Du, H., Chen, K., Ji, J., & Li, T. (2021). Projection of temperature-related excess mortality by integrating population adaptability under changing climate — China, 2050s and 2080s. China CDC Weekly, 3(33), 697-701. http://dx.doi.org/10.46234/ccdcw2021.174
3. Li, T., Horton, R. M., Bader, D. A., Liu, F., Sun, Q., & Kinney, P. L. (2018). Long-term projections of temperature-related mortality risks for ischemic stroke, hemorrhagic stroke, and acut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under changing climate in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12, 1–9.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17.12.006
4. Li, T., Horton, R. M., Bader, D. A., Zhou, M., Liang, X., Ban, J., Sun, Q., & Kinney, P. L. (2016). Aging will amplify the heat-related mortality risk under a changing climate: projection for the elderly in Beijing,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6(1), 28161–28161. https://doi.org/10.1038/srep28161
专家简介
李湉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室主任、研究员
【CCAPP 秘书处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 文章名, 发布平台: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 发布日期”。】
【图片来源:演讲者PPT、网络】
【CCAPP实习生李佳奇对本推文亦有贡献】
欢迎加入
为方便交流与讨论,
我们建立了微信交流平台: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交流
感兴趣的伙伴们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ccapp19)
备注“姓名+单位”申请入群
期待大家的加入!
活动新闻 |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沙龙顺利召开
专家观点 | 阚海东:大气污染全谱系健康效应的探索
专家观点 | 王海鲲: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协同环境与健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