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妈妈|一起走过的日子......
【精气神——云居山暮鼓】
这些天回老家陪老人过端午,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年初去世的岳父——他老人家“无比顽固”地不愿意去医院治疗固然有着诸如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之类的诸多原因,但我不能在身边安排照顾到医院不那么方便恐怕也是原因之一,为此一直深感内疚与自责。他老人家在医院抢救期间,总算能够有机会一直贴身守护,直到把他老人家送进ICU,亲手给他穿上寿衣,送他火化,送他下葬......而将他老人家送进ICU又是我无比纠结和伤心的一件事情:明知道不可能抢救回来,却还要眼睁睁看着他老人家被架在呼吸机上无助而痛苦地延长生命,我却不能不这样去做。——八年前我的父亲在自己家里的床上安然逝去,那时我是自责没有将他送进医院好生调养,只能任由老人家由保姆照顾日常生活,虽然保姆非常尽责但老人肯定内心孤苦。这是此前我心中最大的苦痛。如今方知,那样带病养老,在家颐养天年,自然安然逝去,也是另一种福份。对于老人,除了时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哄着他们开心外,我实实在在做的事情太少了。所以,毫不犹豫地将“脾气糟糕”的岳母接到身边;所以,当我的朋友在母亲去世后毅然从外地回到老家和老父亲住在一起和保姆一起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时,深感敬佩与亲切。
今天六月十日,是我五十周岁生日。三十九岁生日的那一天那一刻,母亲去世。丧母极其悲痛,而此后两位父亲的离世则相对要理性与冷静得多。母亲去世后我即不再过生日,但朋友们总是各种惦记与祝福,令我感动。十年前的今天,常州的美女企业家在盛情招待我和家人的时候,还是特地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鲜花令我深感温暖。而日前那座城市另一位兄长的母亲去世我却未能前去磕个头送别一程,也是一大憾事。重发纪念母亲的这些文字,也是对兄弟姐妹们长辈的致意吧。
附:
母 亲
01
母亲走了,走得很突然。
那天中午和父亲吃完饭,母亲边洗碗边和父亲打趣:孙子考上博士了,老头子咱们谁也别争功;大孙女今年要是考上北大、清华,一定要重奖;昨天看到国外留学回家探亲的小孙女,真是越来越漂亮……母亲突然觉得头痛,把头靠在父亲胸前想歇会。短短十分钟不到,母亲就在父亲怀里去了,享年八十一岁。
其时,大雨倾盆。
那天是2008年6月10日,医生回天无术,确定母亲去世时间为下午14:45分。——三十九年前的这一天这一刻,母亲在乡下竹床上生下我。——虽深知儿女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儿的生日竟成母亲忌日,不知母亲用她的生命又替儿化解了什么样的凶险。——每念及此,痛彻心扉,泪如雨下。
02
母亲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了六十三年:
十八九岁时,家境殷实的母亲拒绝了许多富家子弟,嫁给了家境贫寒却素有“才子”之名的父亲,用私房钱支援父亲读完书,支持父亲加入地下党组织;
解放之初,母亲担任所在乡里的妇女主任,参加土改;因工作突出,且有文化,遂被调至县公安局任团委书记;后又调至父亲所在县的公安局任职;
文革前审干,父亲因所谓历史问题蒙冤还乡。当时仕途一片光明的母亲毅然放弃公安工作随父亲还乡,开始到企业做会计、统计,并很快成为系统内知名业务能手。
此后近三十年的时光里,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几乎承担起家里全部的重担:那时候我祖父祖母和他们在一起生活,需要供养;还有三个孩子,大哥也不过在念小学。其间,母亲送走了老人,承受了丧子之痛,又先后生下了二哥、二姐和我三个孩子。毫不夸张地说,是母亲的坚强支撑着这个家。
母亲不仅成为这个家的核心,更成为父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援。在母亲的陪伴下,经过近三十年不懈的申诉,父亲终于得以平反,以革命老干部离休颐养天年。
晚年的母亲,和我们谈得最多的,除了儿孙晚辈,就是父亲的身体、父亲的生活、父亲的新诗作——六十三年间,父母从未红过脸彼此大声说过话。母亲一直视照顾父亲为最重要事业和最大的快乐,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近二十年来他们两位老人同进、同出、同行的相依相伴,已经成为老家县城里的一道风景:每次回去,总会有人向我提到他们身上有种让人感动的东西。我想,也许是他们身上那种发乎自然的默契与恩爱,那种历经生命的磨难与沧桑后的从容淡薄。
03
2008年6月9日,我带着刚刚回国的女儿去老家陪老人过节,母亲还记着特地提前一天给我过生日——从前母亲总担心自己身体不好养不大我,现在我都四十了,连女儿也出国留学去了——那天母亲精神出奇的好,和我说了好多好多的话。注意到母亲脸色不好,她将其归结于不久前病了十七天,让我们尽管放宽心。印象至深的,是母亲说起大姐在她生病的日子里一直照顾她,心存感激地说大姐在家都从来不干那些家务事,却要在这里服侍她——母亲常教导我们要专记人家的好,她老人家总是以严于自律大度宽容之心立身,连对自己儿女的孝顺都要以这种感恩之心面对,着实让我们感动与惭愧。家里生活困难母亲却始终待客大方,她常教导我们说:(招待客人)多了总比不够好。——这一切都让我们领略、感悟到许多。
母亲一生简朴,惟恐给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儿女,只要自己能挺得住。母亲的葬礼却办得几近奢侈,近两百个花圈、数百人的送葬队伍,这在那个县城里是罕见的,也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母亲一生绝非大富大贵,儿女也无官员或富商。——由衷地感谢所有给母亲送行的亲朋好友们,感谢你们带给老人家的深情厚意,作为她老人家的不孝子,我在这里给你们叩首了。
04
送走母亲的第二天,年迈的姑母特地赶到家里,说母亲给她托梦,称她喜欢的那双布鞋没有给她带去——这令我们深感诧异——火化那天原本准备把母亲所有的衣物都带去烧化让她带走,舅舅说依老家规矩得留一双鞋到“五七”时再烧给她老人家,我们便将她最舒服的那双布鞋留下。——我们依照姑母要求在母亲灵前安置了那双鞋——我们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信什么鬼神,然而人的灵魂总应该是有所归依和寄托的吧。我宁愿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母亲都依然能够感知。
孝乃立身之本。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你还能相信他什么呢?!昨天给母亲的墓立碑,今天依照老家的规矩到母亲墓前给母亲接“头七”——曾经觉得出殡、祭祖等等,都是陈规陋习。现在我更认为:孝顺父母长辈,应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和载体,无论是老人生前、葬礼,还是应有的祭祀。孝敬老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千万不要偷懒不要拖延。工作是做不完的,钞票是赚不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痛是人一生所无法弥补的。——上个月的中元节,我第一次在北京城里给老人烧去了很多纸钱,或许是我也老了吧,也是希望通过他们所熟悉的方式表达我的心意。
05
父亲安慰我们说:他和母亲谁也舍不得谁,甚至有意准备好药物——一个走了另一个也紧随而去。随后,二老又觉不妥:儿孙都极孝顺,如果那样的话,必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痛苦,且留下千古骂名——那是二老无论如何都绝对不愿意接受的。所以,父亲要我们放宽心,他一定会好好活着。何况母亲走得很幸福,也没留什么遗憾。只是母亲的离去让他感情上实在一时无法适应,需要时间去冲淡。这些日子里,父亲一次又一次情不自禁地走到母亲灵位前,写下许多情深意切感人至深的文字——那是他与远在天国的母亲心与心的交流。
今天父亲节,祝福我敬爱的父亲。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保佑您老人家好好活着。(阿呆注:此处指2008年父亲节。父亲他老人家于2011年3月15日去天堂去他的爱妻、我亲爱的母亲长相厮守了,享年84岁。)
06
总记得儿时母亲时常跟我说的那句话:“崽呀,妈真怕带不大你。”——这是人生中让我最为感动与刻骨铭心的一句话。原以为是母亲担心我身体不好,长大了才醒悟到母亲担心自己身体支持不下去,不能将我抚养成人——还有什么爱,能比这句话更深沉更无私。
再长大些,母亲常笑着说我:“生了你,我至少少活十年。”——母亲说那话时满怀的深情我无法用语言表达。
母亲所言不假:外公活了九十七,母亲八十一就离开,确实太早了——母亲怀我时已经四十一岁,那个时候家里生活依然艰苦,身高近一米六的母亲怀我时体重仅八十左右。也吃过不少堕胎的药,可我就是赖在母亲肚里,确实让母亲吃了不少苦头。
十七岁那年,我意外从三楼顶上摔下,瘫痪住院,几乎不治。是父母家人的关爱、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母亲更是时时陪在我身边,几乎片刻不离。我十八岁生日那天,母亲陪着病中的我在九江烟水亭前照了一张合影——那是我和母亲的最后一张单独的合影,那年母亲六十岁。二十一年后的那一天那一刻,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07
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我带着妻子女儿去陪她和父亲过端午节。老人家特别特别高兴,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了好多好多话。领我到房里看公公婆婆、外公外婆、她和父亲、还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照片。说到人生的欣慰。那天她老人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崽呀,你妈确实很满足,今天还提前给你过了四十岁生日,没什么不放心的事情了。”——没想到,母亲拉着我的手说的这番话竟成母子的永诀。
坚强的父亲,母亲的离去对他老人家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他却一直强忍住悲痛豁达地安慰我们,并用他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勉励着我们。父亲说:“你妈先走也好,先走是福气,还是让我来承受这些东西好。”——父亲让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男人的爱是坚强深沉的。
依风俗回来给母亲接"五七"的时候写下这些文字,仍不觉泪流满面。愿天国里的母亲保佑我亲爱的父亲健康幸福。
08
从前每次回家看爸爸妈妈,第一件事便是警告妈妈的老公——也就是我亲爱的老爹——不许吃醋。然后,会抱起他的老婆转一圈,再准确地报出体重。姐姐一直惊诧于我这个本事,竟然也闹着要我约约她的体重。直到母亲笑着说:别闹!你弟弟知道我的标准体重是七十八斤,见我胖些就多说一点,见我瘦了就少说一些。——其实儿女的点滴心意,父母全都清清楚楚。从前时常和父母通电话,而今却只能希望有一条通向天国的电话线。孝乃立身之本。孝顺长辈,应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和载体;孝敬老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千万不要偷懒不要拖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乃是人生最无法弥补的痛。生活中,孝顺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本能地保持耐心、和颜悦色。生命中,孝顺是自己好好生活、善待帮助家人、教育引领儿女。——生命是种族的延续与接力,我们都不过这种“香火”与“血脉”传承中的一个环节。活在当下,我们当如何活得坦荡、释怀、超脱?向死而生,我们如何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后人?
09
愿母亲在天国里安息。
......
上面那张照片是1973年夏天母亲带我去庐山的时候拍下的人生第一张照片;下图是我十八岁生日时,妈妈陪我走到九江烟水亭边拍下的合影。那时候我受伤尚未康复,母亲照顾我准备高考。
【感恩】2009年6月10日,母亲去世一周年,也是我四十周岁生日。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我的第二部讲演录《和光同尘:法治时代的权利博弈》,书的扉页中写道:
谨以此书纪念我敬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