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学术|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3期)

央美人文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2024-01-09


"加载中Loading...——2022中央美院毕业季"正式启动


5月20日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


5月25日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第一阶段上线


6月2日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第二阶段上线


前言

"实验"学术:写在2022届人文学院硕博士研究生毕业展的前面



三年以来,我们阅读的每一书,思考的每一个问题,上面都写着两个字:隔绝。


三年以来,我们每一天都在期待结束,期待开始,期待相聚。 


三年过去了,尽管我们没有迎来相聚,却迎来了分别。


三年以来,我们学会的唯一一种生活,是线上的生活。 


但什么是“线上”?在什么“线”上?


卡夫卡说,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在这样的“线上”,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举步维艰,都度日如年。 


但是,我们走出的每一步、每一个尝试,都是新的,都是飞翔。


艺术走在前沿,是实践。

学术走在前沿,是实验。 


我有理由相信,在五十七位硕博士同学的五十七种“实验”中,学术会呈现出来的力量,连通着你们在“线上”的每一个姿态,那么沉重,那么轻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教授

  李军

2022年5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问题,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理论四个方向。为了进一步展示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这里将他们的毕业论文概要向大家简介呈现出来。


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将分为四期推送发出。本期推送为第三期。欢迎大家的交流与批评。





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


01

《晚明文人的园居生活:孙克弘<销闲清课图>研究》

作者:陈冠石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黄小峰



论文简介对于园居生活的关注似乎成为明代知识分子阶层的集体潜意识,不论他们是否真正的拥有过自己的园林,但在他们留下的片段中都可见对此不遗巨细的描述。本文以晚明文人孙克弘的视角出发,从其所作的《销闲清课图》为切入点,讨论晚明园居生活的观念与活动,探讨“清课”活动在其中的作用。



美术理论研究

西方


02

《女性主义的空间转向:女性艺术的空间研究》

作者:李天琪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春辰



论文简介“空间转向”是西方哲学界在上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一个思想浪潮,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的声音与空间转向的趋势几乎同时发生。作品分为三个层次——推进逻辑大致针对空间的三种认知模式——分别是反一元中心、反二分法及对第三空间的创生性想象,来讲述女性主义的进入、改变、占据空间。



03

短暂的逃离:露西·利帕德与艺术的去物质化研究

作者:王丹云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王春辰



论文简介本文从露西·利帕德1968年提出的“艺术的去物质化”概念出发,以其编著的《六年:1966至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及其于60至70年代的策展与批评实践为材料,并将观念艺术与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分析观念艺术的批判对象和策略,及其式微和延续。



视觉文化研究


04

《有用的“人”:中国先秦两汉人俑的使用观念研究》

作者:李昂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文韬



论文简介本文从马王堆一号墓同时出土四种类型的俑这一现象出发进行研究,通过对这四种不同类型的俑,以及每种俑及其相关的同类型出土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追溯各自的文化脉络,并分析不同的物质文化如何统一于一个丧葬环境中,从而探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到两汉时期人俑的使用观念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出的对“人”的多元化理解。



05

《女性主义神话学下的图像流变:以克孜尔壁画的宗教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刘云西子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邵亦杨



论文简介文章基于神话世界中女神文明的演变来分析和解读克孜尔壁画宗教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演变,通过追溯宗教女性形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和这种图像模式服务的对象,试图揭示女性形象突出的背后,社会性别意识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变化对男性中心话语系统下艺术表现的影响。



06

《明朝时期的梦境图像研究》

作者:於慧沁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文韬



论文简介梦意象是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兴盛、文化繁荣的明朝,“梦境”成为视觉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聚焦于明梦境图像,着重探讨不同媒介、不同语境、不同文化系统下梦境的表现形式,梳理明朝不同时期艺术与文化传统中梦境图像的形成演化规律,并尝试追溯其形式渊源。



艺术传播学


07

《论媒介作为理解艺术作品的新视角》

作者:田苕昱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于润生



论文简介艺术作品总是在不经意间吐露媒介的痕迹:线条与颜色的细节,铜像久置之后的泛绿与剥落,胶卷相片的颗粒感与数码照片的噪点,都在表明媒介显隐共存的现象。对该现象的分析不仅为理解媒介提供独特的美学通道,也为艺术作品的解读带来新的思路。本文从媒介的视角出发,尝试为媒介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阐释寻找更多的可能。



08

《社交媒体图像的记忆:作为理论模型的数字图集》

作者:赖雅芊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詹琰,王浩,于润生



论文简介:当今的图像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大量图像构建起社会事件的记忆。在社交媒体信息保存与传递的不稳定现状下,是否可能寄希望于依靠社交媒体的图像集合——即数字图集——来保存记忆,就成了一个问题。然而,已有的图像与记忆理论难以为数字图集的记忆塑造机制提供充分、有效的解释,因此,需要从图像的能动性出发,考察数字图集的特性如何塑造公众对于社会事件的记忆。具体说来,本文分别通过数字图集的解释、制作与行动,考察数字图集如何得以进入识认、提醒与怀念的过程中,分析数字图集特性如何影响其所产生的记忆。

概言之,本文意在讨论数字图集这一数字时代的图像产品在记忆领域的作用,尝试从数字图集的特征出发,把握数字时代的图集记忆特点。与此相应,本文其实也是将数字图集建构为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的图像—记忆理论的一个可视化模型:正是数字图集的解释过程、结构特点与行动方式,使得数字图集能够产生一种可视的记忆,一种在确定的、清晰的认识背后依旧隐藏着多义性与模糊性的动态的记忆,一种与遗忘相伴相生的记忆。



中国画学史论研究


09

《“窗”与“镜”:<伯灵顿杂志>(1903-1930)与上海美专<美术>杂志(1918-1922)比较研究》

作者:郑雪莹

(2022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于洋



论文简介20世纪初,《美术》杂志与《伯灵顿杂志》都诞生于复杂的变局之中,一同见证了中西美术建立直接交流机制之初的“准对话”阶段。它们来自于各自具体社会文化语境,然而同样体现出全球化格局下的时代特点,也反映出美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中西美术在彼此融合的趋势下,构建出新的、现代的美术价值。



世界美术史研究

西方


10

《古代玛雅即位仪式图像研究》

作者:刘玉雪

(2022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建群



论文简介:本文以古代玛雅即位仪式图像为研究对象,站在图像观者的角度,综合运用了图像分析、艺术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等多种学科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和时间场景中(面向普通观众的广场,面向国王和贵族的神庙、墓葬)即位仪式图像的形式变化和含义延伸,以及图像背后国王权力概念的生成和变化。



世界美术史研究:跨文化美术史研究

西方


11

《文与图的世界史:跨文化、跨媒介视角下的<史集·世界史>哈利利本与爱丁堡本研究》

作者:潘桑柔

(2022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李军



论文简介在约1300—1310年间,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世界历史的《史集·世界史》诞生于欧亚大陆腹地——伊利汗国治下的伊朗。编纂者拉施特将时人已知所有民族和区域的历史传统汇集起来,来自大不里士的细密画师则反复运用来自中国和拜占庭的图像资源,通过“文本的世界史”和“图像的世界史”共同塑造了“世界”的面貌。



中国书法文化史研究


12

《唐碑再造:唐代碑刻的唐宋变迁研究》

作者:赵汗青

(2022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尹吉男



论文简介:本文在查阅既有历史文献,综合前人研究,以及实地走访考察国内主要唐碑遗存的基础之上,对历史上的重要的唐代碑刻进行系统研究。不同于以往偏重于审美风格的书法研究,也不同于“以碑证史”的传统历史学研究,本文以碑石本身作为研究主体,讨论碑石的诞生、改镌、移动、挪用、重刻、翻刻、作伪等问题,系统梳理唐代碑刻各种变迁现象,揭示其在唐宋两朝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变迁际遇。



中国汉唐美术研究


13

《论汉代对三代青铜器的认识》

作者:郝丽君

(2022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郑岩



论文简介本文以青铜器为研究对象,讨论当其脱离三代原始语境进入汉代新的语境中如何被认识与利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青铜器整体面貌在汉代发生改变的背景与动因。本文的核心思路是将青铜器的跨时代变迁视为一个“事件”,结合三代铜器本身(“事件”内部)与汉代礼制变化(“事件”外部)两个层面对主题予以回答。



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


14

现代中国美术的探寻:以1940年代西北为视角

作者:陈旭

(2022届人文学院博士)

指导老师:宋晓霞



论文简介:1940 年代艺术家西行现象是 20 世纪中国美术中的重要探索。本文将西北视作开放流动的空间,透过艺术家1940年代的西北实践,重思现代中国不同区域所展现的特质,将艺术家西行现象置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历史过程,既力求深入中国美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又希望借助艺术家的流动经验尝试把握这一区域所蕴含的全球脉络。




相关推荐


青春学术 | 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1期)

青春学术 | 2022届人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2期)

青春学术 | 2021届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第3期)



欢迎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