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资讯丨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

央美人文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2024-01-09

转载自 美术遗产

来者是谁

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郑伊看 著丨中国之于世界·跨文化艺术史文库丨李军 主编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丨2023.2丨ISBN 9787574101852丨¥175.00

《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The Newcomer: The image of the Orientals in 13th and 14th Century European Art)为读者呈现了一类鲜为人知的东方人图像,散见于13-14世纪的欧洲绘画中。这些图像由何而来,又体现了“谁”的形象?书中通过5个独立又彼此相关的个案研究,围绕两幅编年史插图、两组修道院议会厅壁画、两个传统基督教主题,分析图像的流传轨迹与生成机制,深入欧洲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传统,看见东西方跨文化相遇与碰撞的过程中,古人的记忆、情感与想象。

作者:郑伊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CEHTA),获博士学位。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近年主要致力于13至18世纪跨文化交流研究。


主编: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和跨文化艺术史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出版专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2020)、《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2016)、《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2012)、《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2011)、《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2003)、《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等;译著《拉斐尔的异象灵见》(2014)、《宗教艺术论》(1992)等;合著《八日谈: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2020);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2019)、《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2:“欧罗巴”的诞生》(2020)、《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3:古史的形象》(2022)、《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4:走向艺术史的“艺术”》(2023)以及《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2013-)、《明日·艺术史文库》(2021-)、《中国之于世界·跨文化艺术史文库》(2023-)等;担任大型国际展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湖南省博物馆,2018;同名图录,商务印书馆,2018)、“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中国国家博物馆,2018;同名图录,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2018)的总策展人。

 

论文和著作获第七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2021)。



作者(右三)在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的合影



作者(左二)在法国学习期间与学者交流




序 · 郑伊看


这项研究出于一次偶然的看画经历。2012年,我在巴黎度过了一段时间,经常徘徊在卢浮宫的“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厅。这里的参观者寥寥无几,可以避开人群,安静地与这些古画“对视”。有一次,我注意到一幅14世纪那不勒斯的《耶稣受难》。它并不是名家的作品,甚至连画家的名字也无从考证,关键人物耶稣和两位盗贼面部的涂层已经变得斑斑驳驳,但在构图和细节上却颇有新意。我突然看到,在画面中心,一位“东方小人”正面对着我,他与几位罗马士兵围坐在一块向前突出的岩石平台上,身下垫着一块织金的红地毯,膝盖上铺着耶稣的里衣。后来我意识到,这个细节表现的是福音书里“罗马士兵争夺耶稣里衣”的情节,而这个“东方小人”画的是一位鞑靼人。可为什么要在传统主题“耶稣受难”中表现一个东方面孔?为什么他被描绘在画面中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我,在试图解答它们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在与东方往来密切的那不勒斯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幅带有“鞑靼人形象”的《耶稣受难》。


带着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我回到了北京。我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是李军教授。当时老师关注文艺复兴艺术的东方渊源问题已有多年,并开设了一门“跨文化与跨学科美术研究”的新课程。这门课令我获益良多,课上李老师还推荐我们阅读了20世纪初东方学者苏里埃、布兹拿、田中英道等学者的著作,并慷慨地将他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扫描的文章资料分享给所有同学。这门课要求完成一篇论文,我便将之前对这幅《耶稣受难》的想法整合为一篇小文章,算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那时,我已经有意将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但思路仍然局限在“士兵分耶稣里衣”的图式传统中,便与老师商量。李老师的研究思路极其开阔,平日里与学生们交流时总能一语中的,提出富有远见的建议。他指出博士论文选题范围不宜过窄,认为我应该尝试讨论一个现象,并建议论文能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20世纪以来学者对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东方影响”问题的讨论,第二部分再做3-4个案例研究。



《方济各会士的殉教》 安布罗乔·洛伦采蒂 1336-1340 意大利锡耶纳圣方济各修道院教堂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愈发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大问题,其中涉及的不只是“耶稣受难”的题材,还是蒙元帝国在欧亚大陆建立的“蒙古和平时期”(Pax Mongolica)背景下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艺术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能在绘画中看到东方的面孔,在文艺复兴画家的作品中还出现了东方图案与东方文字。自19世纪末起,在主流的艺术史话语之外,在国际学界断续存在对14世纪意大利乃至欧洲绘画中的“鞑靼人形象”问题的讨论。这些研究所提出的问题被暂时回答后,今天已经很少再被人提起。如老师所建议的,在进一步研究“鞑靼人形象”之前,对于这一段研究史的梳理和重审是不可回避的。2014年,我在美院的博士论文基本成型,但在第二部分只完成了两个案例,对于老师最初的期望,实在有些“虎头蛇尾”了!不过,“鞑靼人形象”研究在当前的艺术史研究中相当小众,可参考的图像和文献资料并不多,那时我心里十分渴望能够再次去欧洲实地考察、搜集材料。


很幸运地,同年我顺利申请到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下属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中心(CEHTA),跟随乔万尼·卡雷利(Giovanni Carerri)先生攻读博士,他在2013年刚刚出版了一本新著《倦钝的祖先——西斯廷礼拜堂中的犹太人和基督徒形象》(La Torpeur des Ancêtres. Juifs et chrétiens dans la chapelle Sixtine),我最初猜想,或许是因此他才对我的选题“鞑靼人形象”感兴趣,毕竟这个主题对于正统艺术史研究而言太过边缘了。不过后来我发现,乔万尼先生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相当广,对于各种稀奇古怪、常规之外的图像格外感兴趣。他待人十分耐心,极富同理心,给予我许多建议与鼓励,每次与他讨论论文,都会额外获得心灵上的疗愈。


在法国读博的四年生活平静而充实,平日在艺术史研究所图书馆(INHA)里查阅资料,参加研讨课。假期便可以跑去意大利考察,有时在某个小镇教堂或博物馆中意外地发现了鞑靼人的图像,会让我快乐上好一阵子。同时,我开始对收集到的图像进行基础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要将西欧绘画中的“鞑靼人形象”的问题解释清楚,除了讨论东方图式的源流问题,更需要考虑他们是如何被当时人所需要、接受、理解和观看的。“鞑靼人的形象”虽然呈现出一定的典型化特点,但它并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固化图像,而是持续地被塑造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与历史语境里呈现出不同面向,它们从各种角度折射出这段特殊的历史。



《耶稣受难》局部 那不勒斯乔托派画家 1330-1335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


2018年8月,这篇论文基本成型,并在10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归国后,我回到了母校,在这个亲切而熟悉的地方开启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经过了三年左右的删减、增补和修改,这本小书得以成型。它汇聚了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与巴黎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


第一章阐述了从19世纪末至今学界对14-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与“东方”之关系的思考与研究,试图梳理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与一些薄弱环节。这段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学者的探索,20世纪初苏里埃、布兹拿等学者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田中英道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视角影响下的当代研究。本书所聚焦的“鞑靼人形象”问题虽然并没有成为这些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却如同一股暗流,时不时浮上水面,且始终涌动在这片历史汪洋之中。


第二章开始进入本书的主题“13-14世纪西欧艺术中的鞑靼人形象”。我将首先讨论图像的传播与接受。13世纪的鞑靼人被表现为“鹰钩鼻”、佩戴“弗里吉亚帽”,而他们在14世纪意大利画家的笔下又有了另一副样子:佩戴“双檐高帽”,梳着“婆焦辫”,身穿“交领长袍”……画师可能有机会通过东方游记的描述、编年史记录、中亚抄本图像等渠道获得有关鞑靼人的相貌与装束的知识。另外,鞑靼人形象上呈现出的多样变化,又携带着当时人的记忆与情感。


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我主要关注图像本身的叙事语言与功能,以及它们如何接纳与融合新的形象。集中探索“鞑靼人的形象”进入西欧社会后,在各类基督教主题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其中包括5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个案研究,主要围绕两幅编年史插图、两组议会厅壁画、两个绘画主题,它们基本涵盖了13-14世纪鞑靼人形象的几个基本类型,呈现了五幅不同的鞑靼人“肖像”。


第三章主要讨论13世纪英国《大编年史》抄本插图中的鞑靼形象,他们表现为一类极为负面的“鞑靼食人魔”形象,出现在1240年至1241年蒙古人入侵波兰和匈牙利之后。文字和图像中“杜撰”出的鞑靼形象深深扎根在中世纪文化对异己者形象的表现传统中,并投射出当时人对东方战敌的情绪,夹杂着焦虑与盼望的末日情结。


不过,13世纪并不是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我更感兴趣的是自14世纪开始,“鞑靼人形象”出现了一种深刻的变化。在1320年至1360年,拉丁教会向东方的传教活动正兴盛,意大利艺术对鞑靼人形象的表现不再是扭曲的,而是相对精确与写实,他们的画面角色也不再是恶魔,而被表现为旁观者或见证人,出现在一些圣人殉道的故事场景中。在当时作为传教先锋的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修道院议会厅壁画中,都出现了鞑靼人的身影。第四章和第五章要处理此类我称之为“潜在的皈依者”的形象。这些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在两个修会的自我形象建构与表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展示了它们的传教策略与它们在东方福音传教的“胜利”。


第六章针对基督教艺术中与东方相关的主题“三博士来拜”。在14世纪,该主题的画面背景中大量表现跟随三王朝拜小耶稣的车队,其中有许多东方侍从与异域动物。这个开放的新空间与意大利传教士和商人在东方开拓的新世界相互呼应。尤其在几幅《三博士来拜》中,画家将来自东方的王表现为鞑靼人。长久以来基督教社群内部对东方基督教王国具有的憧憬与想象,在此时再度复燃,人们将鞑靼人与基督徒口中的“牧师约翰”联系在一起,纳入了神圣的血脉谱系,意味着他们的形象已经从基督教“敌人”转变为“子民”。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回到了研究最初的问题——那一幅那不勒斯地区的《耶稣受难》。我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讨论过这幅画,但始终无法令自己满意。它是五种鞑靼人形象类型中在图像表现与意义上最模棱两可的一种,鞑靼人在叙事画面中扮演的角色在“渎神”与“承恩”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一矛盾的处理折射出14世纪东西各方势力之间形成的历史格局,以及鞑靼人在其中的微妙处境。


这项研究总共经历了7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得到过许多宝贵的帮助,希望用心中的感谢来结束这篇序。



《三博士来拜》 拉瓦尼奥拉画师 约1345年 法国阿尔比圣塞西莉亚教堂博物馆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军教授。老师追求真理时不灭的热情、专注与勤勉感染着他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在远航的路上有了暖风与星光。在长达6年的硕士和博士期间,老师对我心灵与学术层面的带领和影响已经难以用言语说清。本论文最初起源于我对14世纪那不勒斯《耶稣受难》中“鞑靼人形象”的一些模糊思考,是老师坚定了我的选择,拓宽了我的思路,一步步引导我逐渐踏入这个迷人而广阔的研究领域。


同时感谢我在巴黎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导师乔万尼·卡雷利先生,在每次关于论文的交谈中,他总是耐心地引导我对图像本身进行深度思考,每当我陷入自我怀疑时,他的聆听与信任给予我很大的信心。他对图像诗意的观察与体悟时常启发我的灵感。论文最终的法文版本获益于他中肯的意见和严格的校对。


感谢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这个机构为开放的跨学科与跨文化学术讨论提供了许多可能性与美好的氛围。Cehta和Gahom中心的研讨课、讲座和研讨会,持续激发着我对于图像、历史与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感谢这里的师友们,Jean-Claude Schmitt先生、Jérôme Baschet先生、Fabre Pierre-Antoine先生在研究期间为我推荐了许多参考书籍。Felicitas Schmieder女士、Pierre-Olivier dittmar先生、Jean-Claude Bonne先生仔细阅读了我的论文初稿,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补正。Jean-Claude Bonne先生与我多次通信交流想法,指出图像上可以进一步阐释的空间。Lebreux Dominique女士帮助我改正了法语初稿中的许多错误。我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意大利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议会厅壁画 安德里诺·迪·博纳奥托 1366-1368


感谢我在巴黎的伙伴们,赵辉、严惠、晓江、欣昕、Yoon-ju、Bella、Chinghsuan,他们的陪伴让整个写作过程充满了奇妙的色彩。


还要感谢中央美术学院跨文化研究团队的各位师友,回国后,在讨论课与日常的交流中,他们带给我新鲜的灵感与学术的同心鼓舞,这些影响点滴呈现在这本书中。


本书最终完稿并顺利出版,尤其感谢江苏凤凰出版社的编辑韩冰、罗洁萱。本书的部分章节内容曾先后发表在《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美术研究》《世界美术》《跨文化美术》《美术遗产》等期刊中,感谢李军、张鹏、彭筠、赵炎、段牛斗等老师的帮助、建议与鼓励。


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曾天,在我们相隔异地的四年中,他给予了我坚定无比的支持,这本书也见证了那些我们相爱、争吵、磨合、陪伴的珍贵时刻。


最后,深深感谢我亲爱的父母郑志新、伊路,他们带给我无尽的爱、自由与理解,是我人生中最重大的礼物。


这本书献给他们。



左右滑动查看书影图片


目  



总序:何谓“中国之于世界”?——以图像为例的几点说明  李军


序  郑伊看


第一章  注视东方:罗马还是东方 \ 重回托斯卡纳 \ 意大利绘画的东方源头 \ 裙边上的“东方文字” \ “物”的流变 \ 东西回望


第二章  遇见异邦人:\“弗里吉亚帽”与“鹰钩鼻” \ 逐渐清晰的面孔 \ “东方化”的鞑靼形象


第三章  惊惧之眼:“他们要征服剩下的世界” \ 鞑靼的“身体” \ 不洁的“盛宴” \ 图绘末世


第四章  哑者之言:教皇的使节 \ 一幅不寻常的“殉教图” \ 中心:迟疑的君王 \ 边缘:殉教者的头颅 \ 局部:黯淡的头光 \ 框外之像:角落里的“耶稣” \ 画外之景


第五章  何为胜利:议会厅壁画的三种时间 \ 一个古老图式的复兴 \ 议会厅壁画的两种动态 \ 方济各会的前奏 \ 觉醒的东方人


第六章  来自东方的王:“三王”是谁?\ “三王”的随从 \ 鞑靼人在欧洲 \ “鞑靼”三王 \ 东方王国的美景 \ “长老约翰”的后裔


第七章  渎神还是承恩?:“为我的里衣拈阄” \ “鞑靼君王”图式 \ “士兵分耶稣里衣”的两种构图 \ 画面中心的异邦人 \ 重叠的形象


结语



“中国之于世界·跨文化艺术史文库”规划书目


“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  刘爽
二鼠侵藤:文本与图像的亚欧流变  陈明

文与图的世界史:跨文化、跨媒介视角下的《史集·世界史》哈利利本与爱丁堡本研究  潘桑柔

从《皇清职贡图》出发:大航海背景下(16-18世纪)男女对偶民族志图像研究  李晓璐

青花三相:跨文化语境下欧洲16-17世纪青花瓷图像、装饰与接受研究  李璠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艺术史:17-18世纪欧洲洛可可艺术与中国趣味再研究  李军




相关推荐
郑伊看|绘画的灵光——评达尼埃尔·阿拉斯的《维米尔的野心》
郑伊看丨杀戮还是皈依:14世纪锡耶纳圣方济各修道院议会厅壁画的中心与边缘
郑伊看 | 另一个我—— 一件广州外销镜画中的“牧羊女”形象研究

欢迎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