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镇乡志》编修始末

赵方涛 不觅封侯但觅诗 2022-05-29

《孙镇乡志》编修始末 

1985年,邹平县启动县志编修工程,各乡镇、部门随即设局编志。时年不满三十岁的胥前平(孙镇乡孙镇村人)正担任孙镇乡文化站站长,遂奉命主持《孙镇乡志》的编修工作。

《孙镇乡志》手稿即盛放在内

他首先报请乡党委政府批准,聘请两位退休教师高希龄(孙镇乡高家庄人)、王有合(孙镇乡王家庄人)组成乡志编修委员会,当即着手开展工作。此前,三人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手头也没有地方志书可供参考。于是,他们便从搜集资料入手。那时,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或者到邹平县档案局手抄与孙镇相关的资料,或者下村采访从前发生在孙镇一带的大事。他们找到相关事件(比如击毙张景南、活捉高竹君之类的重大事件)的亲历人,一边采访,一边记录。这样的搜集资料工作大约持续了一年左右。

后来,接到邹平县史志办的电话通知,说可以购买江西省丰城县编修的《泉港镇志》作为参考。胥前平马上申请购买了两部。从此,他们对于《孙镇乡志》的编修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于是,他们以《泉港镇志》为蓝本,并结合孙镇乡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反映历史”的原则,三人分工协作,每人负责撰写独立的篇章。但是,他们又分工不分家。如果有谁在撰写中遇到问题,就一起协商研究,或者三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要么一起去县城查找相关资料,要么一起下村进行相关采访。

那时候,邹平县史志办主任曲延庆同志、史志办李福林同志,也经常到各乡指导乡志编修工作。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到各乡去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并想方设法尽快解决。

后来,由于王有合老师身体不太好,《孙镇乡志》编修委员会又补充了陈立岳(孙镇乡辛集村人)和张宗炎(孙镇乡孙镇村人)两位退休教师。工作方面继续沿用先前的思路。四位老教师每天都按时到孙镇乡政府来上班。起初,孙镇乡政府驻地在孙镇村(今孙镇敬老院)。五个人在一间大办公室集体办公,里面有一张类似乒乓球台的大办公桌,几个人就围拢在一起工作。1990年左右,孙镇乡政府搬迁到今址。他们虽然仍在一间办公室集体办公,却有了各自的独立办公桌。可惜,三十多年过去了,四位老教师都已去世。胥前平也已记不清当时谁具体撰写了哪几章。

《孙镇乡志》手稿

1990年前后,胥前平因工作需要,调至孙镇乡王伍管区任书记。此时,《孙镇乡志》的初稿已经完成,大体框架已经建立。大约半年后,孙镇乡党委书记王福荣同志认为编修乡志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决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在他协调下,胥前平又被调回文化站,召集原班人马,继续编修《孙镇乡志》。此时,乡志的编修工作已经被迫搁置半年左右。

参加乡志编修的退休老教师们,不但文字水平高,工作觉悟也高。他们工作认真,对于菲薄的每月三十元(折合每天一元)补贴,也从不计较。其中,高希龄、陈立岳两位老师的文字功底在当时的整个孙镇教育系统,也是佼佼者,而且还都能写一手好字。有时候,乡里举行重大活动,比如召开人代会之类,他们还要义务加班。胥前平便常常与高希龄、王有合两位老师白黑加班,刻钢板,油印材料。

在胥前平的主持下,《孙镇乡志》的编修工作一直持续到1992年初。这年4月份,胥前平奉调到邹平县吕剧团工作。《孙镇乡志》的编修工作,便由李东继续主持。

李东(孙镇乡辉里村人)原在孙镇教育系统工作,此前调至孙镇乡政府,专门负责广播宣传工作。后来,广播站与文化站合并为“文化广播站”,简称“文播站”,由胥前平任站长。此时,李东接任站长,顺理成章地接手乡志编修工作。他召集原班人员,继续整理志稿,着重补充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历时一年,《孙镇乡志》基本编修完成,可惜因故未能付梓,书稿存于文播站。至此时为止,邹平县17个乡镇完成14部乡镇志,其中13部完成打印稿。《孙镇乡志》就是那一部完成而未打印的乡镇志。2002年李东退休,为防止手抄稿散佚,携至家中保管。2018年孙镇镇志编修工程启动,乃将手抄稿移交编委会。此为《孙镇乡志》编修始末。

《孙镇乡志》当时未能及时出版,不免让人遗憾;但是,能大体完整地保存下来,也值得欣慰。它保存了可贵的历史资料,为后来《孙镇志》的编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1月10日


相关文章链接:
简约而不简单的《冯家村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