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两14岁女生坠楼身亡,青少年轻生背后这个“隐藏”凶手不容忽视!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让人揪心的新闻刷屏。


据深圳龙岗警方通报:3月27日7时40分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两名女生(均14岁)经抢救无效身亡。经警方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初步认定为轻生。


目前,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进入2020年以来,深圳已经发生多起未成年自杀的类似事件。
2月21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一名13岁男生在家附近坠楼身亡。出事前男孩被班主任要求在家完成寒假作业,男孩出事后,家属陆续发现4封遗书,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

家属在小金左手上发现两道刀痕,但伤口不深,不足以致命。他们认为,在小金坠楼前,其捂住左手出现在楼下监控时,应该已经尝试过割脉了。据透露,事后警方在现场找到了那把刀。
当天傍晚,小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宝安警方调查,初步认定小金的死系高坠事故,排除他杀。
在本该鲜活如花的年龄,这些孩子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人生画下了一个戛然而止的句号。
曾有机构对中小学生做过调查,数据显示: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报告揭露出来的数字非常可怕。报告中说,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看着这么多孩子对生命持“草率”的态度,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不堪一击?

《银魂》里面有一句台词:

有的人活着

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的确

成年人的世界

没有“容易”二字

但你可能想像不到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丝毫不比成年人“逊色”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中透露,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成为孩子自杀的内因,也是困扰青少年儿童的最大心理问题。


自杀年龄 13~16 岁最多,不过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 6~12 岁的自杀率反而超过了 17~20 岁成为了第二大群体。


每次类似新闻爆出,网络上都会出现类似的高赞评论,纷纷指责这些孩子:


「承受能力太差」

「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甚至还有人说,「这种小孩不要也罢」。


图片来源:网络

             

逼死他们的,真的是游戏的沉迷?作业的压力?怕被家长惩罚的「玻璃心」?


这些,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儿童期的抑郁症常常合并焦虑,在临床上,医生会把这些症状称为


“情绪感冒”


就像是感冒发烧会让身体难受,“情绪感冒”会让孩子心理非常难受。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感冒”这个词,难道“情绪感冒”会传染吗?


是的。



其实,无论是健康的行为还是不健康的习惯,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你的朋友都暴饮暴食,那你也很难控制体重。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在戒烟,你也会更容易戒掉。


同样的道理,情绪、思维方式也是可以“传染”的。如果孩子身边的闺蜜、同学经常有消极情绪甚至抑郁症,那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医生提醒

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

可能是抑郁症的危险信号



● 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易悲伤,感觉空虚,无望等

● 情绪缺失,对平时喜欢做的事,不愿意再去做

● 在没有节食情况下,体重减轻明显

● 经常失眠或睡眠过多

● 易发脾气或反应迟钝

● 易疲劳或精力不足

● 感觉人生没价值,过分的、不适当的内疚

●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迟钝、犹豫不决

● 有消极想法及行为

● 不愿与他人交往


如果孩子出现的上述症状越多,做父母的就越要提高警惕。如果感觉不对劲,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按照严重程度

抑郁症可以分为三级







坦率地说,当孩子出现“反常”时,家长会比较难做。这是因为——


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其家长一般情绪调控能力欠佳;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叛逆,经常怼父母,有时家长可能还没有说上一句话,孩子就冷眼相对或大发雷霆,甚至摔门而去。



这个时候,家长能做到的是:接受孩子的情绪。尽量平和,耐得住性子,少说话多做事,尽量活好自己,慢慢影响孩子。


如果孩子配合,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多做运动的同时,还要尽量给予适中的挫折,帮孩子慢慢适应。早期表现内向乖巧的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和孩子聊聊天,让Ta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书、画画等,转移孩子注意力,适当宣泄情绪。要帮助孩子找朋友,积极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带动同伴。





如果孩子的心理疾病症状明显,那一定要带去看心理医生。


很多人觉得,看心理科医生就是默认孩子有“精神病”。更怕这事被别人知道后,孩子会受到歧视。上文中的小丁的父母,也是实在没辙,才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


其实,就像身体有病要治一样,有了“心病”也并非什么羞于见人的事情。



但愿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

去面对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

用良好的心态去更好的成长



来源:深圳儿童医院、丁香妈妈





扫码进群了解更多健康信息

获取更多健康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