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版《猫和老鼠》,才配称作“童年阴影”
加盐 | 文
一只蓝灰色的猫,一只棕褐色的老鼠,还有似乎永不停歇的追逐打闹。不用多解释,大家都知道这说的是《猫和老鼠》。
作为人尽皆知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成就之斐然,少有同行能比肩。
上至七八十岁老太太,下至刚学走路的孩童,都能看得哈哈大笑。与极广的受众年龄段相对应的是,《猫和老鼠》已经度过了79年的漫长光阴,甚至陪伴了很多人的一生。
直到现在能保持不错的热度,堪称常青树中的王者了。不过经历如此久的时间,难免中途会整出些偏离原定道路的东西。
前两天,我在逛微博时发现了被冠上“恐怖的一集”称号的《猫和老鼠》动画,顶不住好奇,我点进去看了看。
尖锐的音效,滑稽不足、激烈有余的打斗,还有阴暗的场景,尤其剧情中博士那小丑般的怪笑,更是有些瘆人。一切的细节都在告诉我,这和记忆中的《猫和老鼠》不太一样。
这种感觉,就像曾听闻小红帽的早期结局是被大灰狼吃掉一般震惊。《猫和老鼠》也有这么“儿童邪典”的一面?
起源
《猫和老鼠》名义上的“第一集”短篇动画在1940年的剧院里上映,彼时的汤姆和杰瑞也不叫这个名字,猫还是正常的四脚行走,被唤作杰斯皮(jasper),老鼠设定名为金克斯(Jinx)。
至于老鼠为啥一开始叫Jinx,道理也很简单。Jinx在英语里是混乱的意思,看过《猫和老鼠》的我们都知道,其主要剧情就在讲猫和老鼠之间的闹剧,老鼠为躲避猫的追捕,制造出了不少混乱。
米高梅那时还不太看好泛滥的动物题材动画片,直到这部短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时,米高梅动画部才决定制作制作系列剧。
首先便是公司内部征集两位主角的新名字,一位画师用“汤姆和杰瑞”拿下了最多票数,获奖50美金。
有了新名字,两位核心制作者威廉·汉纳(以下简称汉纳)、约瑟夫·巴伯夫(以下简称巴伯夫)便开始正式投身《猫和老鼠》系列剧的制作。
为了有更天马行空的表现力,原本四脚行走的汤姆被更新成了拟人化的双脚行走状态,还赋予了汤姆和杰瑞多样化的人类技能,如此那些贴近我们现实生活,却充满夸张元素的打闹场景也就得以实现。
1940到1958的十几年里,《猫和老鼠》诞生了100多集的有趣故事。汤姆和杰瑞似乎永无结局的对抗,获得了观众们乐此不疲的追捧。
直到电视开始渐渐取代传统剧院行业的流行地位,情况发生了改变。
米高梅作为一家老牌电影公司,意识到了电影和短片票房正在减少的现实,而且在电视上重新播放老动画比起做新动画依然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关键还省事。
1958年,为控制成本,米高梅决定关闭动画部,《猫和老鼠》因此中断创作,汉纳和巴伯夫两位制作者被迫离开米高梅,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
而这看似稀松平常的商业战略决定,直接变成了后来《猫和老鼠》黑历史诞生的契机。
02
黑历史
三年过去,一直啃老动画老本的米高梅坐不住了,他们需要新的动画以重获市场和观众的青睐,而取得过巨大成功的《猫和老鼠》就是个不错的先锋。
然而原班人马已经被自己亲手赶跑了,怎么办?
找个外包团队来做呗,总之得省事。他们找到一家东欧的电影公司,和它签了一年的代工合同,由基恩·戴彻(以下简称戴彻)来执导和编剧新《猫和老鼠》。
于是就有了老粉口中的“猫和老鼠历史上最黑暗、最糟糕的十三集”,据说《猫和老鼠》刚被引入中国时,这一季都没有算在其中,可见不和谐程度之深。
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视频,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也是网上流传最广的一集。讲述一位长相怪异的邪恶科学家,在一座阴森的城堡里用动物做非人道实验,将猫和狗身体互换的故事。
小老鼠杰瑞,在这集里被设定成了邪恶博士的帮凶,而我们倒霉的汤姆因为雨夜迷路,误入这座城堡,由此引发了猫和鼠之间的对抗。
或许是制作水平不太行,这集的角色形象绘制粗糙,而且动画帧数较低,没有达到《猫和老鼠》旧作的观感,恐怖感也没网上所传的那么足。
但对于主要受众未成年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和场景相比原本的猫和老鼠,少了点滑稽,却多了一分荒诞的怪异。
通常印象中的猫和老鼠动画,会使用大量的管弦乐器,完美踩点画面中的角色动作,产生独一无二的滑稽特色。
但在这集中,偶有出现、类似电子合成的尖锐音效只会让人不太舒服,强化了这种诡异感。
除《猫狗互换》,戴彻导演的其他集数也保持了这种风格。
比如名叫《白鲸》的一集里,汤姆被一名想捕杀白鲸的船长绑架到船上当苦力,碰上了本来就住在船里的杰瑞,然后又是一番大战。
你还是没法说这集恐怖,场景足够明亮,利用道具的对抗也算有趣。仅有一点会让你感到别扭,本集会展现人类对汤姆的虐待和殴打,而人类的造型凶神恶煞,不像一副好人的样子。
另一集《危险的牛排》,重现了这一场景,只不过加害汤姆的人变成了它的主人,一位五大三粗,表情狰狞的男人。
他会因为汤姆和杰瑞的小闹剧而殴打汤姆,方式和前面的船长相似,使用手头的道具,于是这次猫头被烫熟了。
在其他常规的猫和老鼠动画中,基于动物视角高度的考量,汤姆的主人只露出了穿围裙拖鞋的头部以下身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汤姆的主人是一名胖胖的黑人女性。
尽管对待汤姆比较严格,但从说话的语调来听,这位黑人女主人还算脾气好,和戴彻版《猫和老鼠》里动不动就暴锤一顿汤姆的人类形成了鲜明对比。
戴彻在《猫和老鼠》原本动物对抗的主线框架里,掺进了人对动物的单方面碾压。杰瑞和汤姆对着整蛊没问题,但人类参战多少就不对味了。
不仅如此,这些集数的结尾,汤姆被人类暴打还不算完,杰瑞会“好心”抬一手,将汤姆送入更危险的境地。
成年人目睹这情形,也难免心疼一秒汤姆。
种种迹象表明,戴彻大幅强化了汤姆和杰瑞的敌对关系,而且史无前例的加入了人类的干预。
当汤姆或杰瑞受苦时,画面外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丝同情角色的感觉,因为它们所遭受的,不再是滑稽的玩闹,而是有些残忍的暴力。
显然,戴彻做过火了,没把握好暴力和滑稽之间的度。
毕竟剧情早已证明,汤姆杰瑞表面上互怼个不停,必要时候二者还是会表现出好朋友般的亲近。
甚至于有些集数中直接揭示,闹剧已经成了这对欢喜冤家的例行公事。汤姆和杰瑞享受的,早已不是战胜对方的结果,而是套路不断的过程。
概括起来,戴彻这版遭到粉丝们差评的个中原因,有画面、音效等硬性水平的差距,但核心问题,还是对以往《猫和老鼠》制作理念的颠覆。
对于这些差评,戴彻时隔多年后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只提到自己不是《猫和老鼠》的粉丝,觉得动画里都是些“不太必要的暴力”,而自己曾是UPA(美国联合制片公司)的人,所以画风受到UPA风格的影响很深。
UPA的风格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画风更加扁平化、动作更加简化,有种回归动画原点的意思,比如知名动画《飞天小女警》,就是UPA风格的具象化实例。
这么说确实能在戴彻版动画中看到一些UPA的影子,当时不太足的预算也限制了他们的发挥。而在制作过程中,戴彻意识到所谓的暴力并不是重点,人们都希望汤姆和杰瑞能愉快的对整就完事了。
于是,一定程度的曲解,加上一部分的夸张,最终的成片效果,让这段猫和老鼠变成了画风有点奇特,音效有些刺耳的纯粹互怼。
03
猫和老鼠的后现代表达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戴彻执导的这些集数在当时获得了不错的商业成果,有了“流量”,却没有得到任何奖项,所以合作完一年,戴彻便没有继续执导《猫和老鼠》。
也许正因为没了汤姆和杰瑞惺惺相惜的温情,反而多了不少刻意描绘的“暴力”,导致现在的人们再回看这段时期的《猫和老鼠》,都把它当成了黑历史。
即便成了黑历史,这段《猫和老鼠》,还是有资格成为《猫和老鼠》大家庭的一员的,就是方式过激了点。
因为人们总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猫和老鼠》何尝不是如此呢?印象中汤姆总是失败收场,当时的我们哈哈大笑,不以为然。但如今再看,动画里汤姆的那些遭遇,简直就是不争却不屈服的现实写照啊。
他会为博女神的欢心甘愿当条舔狗,即使女神不重视他。
也会因为失恋意图卧轨自杀。
还会因为捕鼠失败被主人扫地出门,只能和一帮狐朋狗友借酒浇愁。
再不济,被主人暴打,然后再被对手一通嘲讽。
太TM真实了。
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小时候笑到肚子痛的动画原来这么有人生阅历,“毁童年”了。
另一边,网友们还发现了猫和老鼠在网络文化泛滥的这个时代下的新价值,于是,各种表情包诞生了。
汤姆和杰瑞里那些角色的丰富表情和肢体动作,被人们重新解读,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开心、愤怒、疑惑、鄙视、羡慕,仿佛所有情绪的出口,都能在《猫和老鼠》里找到,网友们如获至宝,而这些也成了《猫和老鼠》历经漫长时光考验的价值证明。
为什么《猫和老鼠》能成为有史以来拿奥斯卡最多的系列动画片?
我想正是它不管在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和儿童眼中,都能读出不同故事的神奇吧。
部分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猫和老鼠、基恩戴彻、UPA
知乎——猫和老鼠话题
猫和老鼠贴吧——精品贴:《毁童年的神作,当年好多人没看懂》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