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档吊打《走近科学》的科普节目,用最爆炸的方式终结流言

mikasa BB姬 2019-12-07


mikasa | 文


央视的《走近科学》,堪称80、90后的童年阴影。


这个旨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大型科普节目,特别擅长渲染气氛——悬疑感爆棚的开场白,诡异空灵的配乐,煞有其事的推理过程,但总在结尾掉链子——得出的结论令人大跌眼镜。



研究了半天长白山水怪,最后发现只是鱼类造成的水面波纹;拍了一整期的山村鬼屋,最后说是玻璃反光;做了UFO特辑,要么是当事人出现幻觉+梦游,要么是摄像头灵敏度不够,拍到的其实是飞虫。


看完这些解密,我只想关掉电视闭上眼睛,默默悼念刚刚逝去的20分钟,我TM到底看了什么?以至于播出的二十年后,《走近科学》已经变成了“走进段子”,成为网友们时不时拿出来调侃的素材。



不过,差不多和《走近科学》走红同期,电视上还播过另一档来自美国的科普节目,那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节目组为了测试泰坦尼克式沉船,是否会将遇难的人吸进海里,真的去加州奥克兰的船坞,买了一艘废弃的老船,想法设法把它沉了。



为了推翻有几百年历史的“以相同频率行军,容易踏断桥”的说法,他们真的自己造了一座吊桥,还制作了一队的“模拟军人”。



他们也会为了测试电影的爆炸和现实中有什么不同,真的去炸很多东西——这可能是这个节目最“平淡”的一期。



比起常人说起都市传说的神神秘秘,单刀直入的实验、建模、爆破、以身试法...才是这档节目的主旋律,就像每期开头说的“他们不只介绍流言,还要加以验证”。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聊聊的:《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



01

When in doubt,C4


《流言终结者》是一档从2003年开始,在Discovery探索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式科普节目。


两位当家主持亚当·萨维奇和杰米·海纳曼,加上The Build Team的三位,托瑞·贝勒奇、凯莉·拜伦、格兰特·今原,就构成了最主要的出场人员。



每期节目都会挑战1至4个流言(一般是3个),涉及的题材之广,从鱼的记忆有多久,到登月是真是假,应有尽有。



经过一番倒腾后,节目最终会得出CONFIRMED(流言证实)、BUSTED(流言破解)、PLAUSIBLE(存有可能)三种结论之一。



《流言终结者》一经播出便受到了热烈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2004年,上海纪实频道等几家中国大陆电视台将其引进,因此《流言终结者》在国内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甚至一度和《荒野求生》齐名,成为了探索频道的台柱节目。


有粉丝总结为什么流言终结者好看:


第一是主持人有专业知识,第二是他们什么流言都敢碰,第三是爆破、撞车、操作枪械的大场面,看得太爽了。



但实际上这第一点就不太严谨。在节目的常驻人员里,只有日裔美籍的格兰特·今原拥有电子工程本科学位,最重要的两位主咖,亚当·萨维奇和杰米·海纳曼都是特效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参与过《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电影的特效制作。


所以,相比专业的知识储备,他们更加擅长的是动手能力——将脑洞付诸于实践。



这在节目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每次提出流言后,两人很快会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找到适合的实验方法。 



“什么都敢”似乎是《流言终结者》的基因。节目里的“人体试验”,几乎都是主持人亲自上阵。


他们曾经为了试验,汽车落水后如何脱险,两人就坐在了被水包围的汽车里,轮流用各种工具开门、破窗,连节目组的其他人都觉得这太危险了。



但要说起,人们对《流言终结者》最直观的印象,那绝对是一句话:艺术就是爆炸,哦不对,是“When in doubt,C4”(出了问题,C4都能搞定)。



这句话是杰米·海纳曼说的,来自第六季的一次特辑节目。没想到,此话一出迅速被网络社区做成梗图,也难得地在当时的中文圈子火了一把。



爆炸确实是《流言终结者》中最能激发荷尔蒙的部分。根据统计,节目总共3000多个实验里,大概有三分之一用到了爆炸。



如果存在危险性,节目里会用上假人,所以也有人称《流言终结者》为“假人的N种死法”。



总之,《流言终结者》可能是当时将娱乐性和专业性结合得最好的科普节目。


它能解答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像纸其实不止能对折7次,掉下上的食物5秒之内捡起来还干净是伪科学,牛不是看到红色的东西就会发怒...



也有另外一些我们可能永远用不到的冷知识,比如普通的手枪打不破门锁,忍者不会空手接子弹,欧洲制式节日火箭没法送人上天...



02

重要的不是结论


在播出的14年里,《流言终结者》先后6次提名艾美奖,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上过一期节目。



但这些表象成绩并不能概括《流言终结者》的成功。甚至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个节目是失败的,因为它不够科学。


事实上,《流言终结者》中一部分论证过程,遭到过很多质疑,有人觉得他们下结论太草率了,有人觉得形式大于内容。


还比如节目中早就验证过“在飞机上可以使用手机”,但如果你把这个观点放在今天的网上,评论区照样能吵得不可开交。



作为一个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好像没有得出什么“有用的答案”。


但真的是这样吗?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创始人约翰·亨德瑞,曾经在自传中这样评价《流言终结者》:


“流言终结者的团队透过破解流言,不仅刺激了青少年的想像力,也吸引了原本可能不看教育类节目的成年人。还有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需要谨记的一点——杰米和亚当不是正儿八经的传统主持人,他们能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有很强的共鸣。”



当一群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却有无限创造力和活力的人,撑起一档科普节目时,它想展现的内核也许并不是“我们多么有道理”,而更多的是一种探索精神。


正是这样的探索精神,影响了一代人的科学梦。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流言终结者》激发了兴趣,但在一些《流言终结者》相关视频下面,因为看了节目成为“理工男”,甚至加入到了一线的科研工作中的声音不算少见。



奥巴马上《流言终结者》录一期特辑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帮助白宫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


不过,《流言终结者》也有终结的一天。


2016年,节目播出了最后一季的最后一期。此后,探索频道尝试通过选秀的形式复活节目,但失去了两位坐镇十多年的当家主持人,显然也失去了大部分吸引力。



当然客观的原因可能是,两人主持人的年纪大了,节目开支与收视不符,后期讨论的流言也趋于同质化,毕竟对于一档每期都真刀真枪上阵的硬核科普节目来说,坚持14年已经是个奇迹了。


好在他们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亚当·萨维奇认真玩起了Cosplay,杰米·海纳曼在研究一个“电动鞋”的项目,而曾经参与到节目中的不少人,至今还在活跃在其他科普节目里。



只是几天前,曾在《流言终结者》第七季代班的杰西·库姆斯,在尝试打破火箭车陆上速度记录时意外身亡的消息,还会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



再回看《流言终结者》在国内的发展,还有点“成也版权,败也版权”的味道。


《流言终结者》在电视时代因为经常播出为人熟知,但直到今天,国内都很难正规的渠道回顾这个节目。B站上的民间版大多清晰度感人。


在搜索资料时,我发现“流言终结者吧”有个单独的词条,说明这个贴吧也曾红极一时,但现在它已经没有了管理者,义务制作汉化的MBSFS字幕组也不知去向。



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是,《流言终结者》马上要推出一款游戏,目前已经在Steam上有商店页面了。从演示来看,游戏的内容偏向硬核。



或许在不久后发售的游戏里,我们还能找回一些从前看节目时的快乐。


03

结语


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刚兴起,外界的消息相对闭塞,看电视仍是人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对于那个年代长大的人来说,《流言终结者》这类科普节目,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们了解世界的钥匙。



事实上,我开头调侃的《走近科学》,即便很多时候一点都不“科学”,但在那段时间,也确实起到了破除封建迷信的作用。


《流言终结者》最火的时候,国内的各大电视台也推出过各自的“山寨版”,虽然没法做到原版的大开大合,但至少也试图关注了我们身边的小事。



而如今信息越来越爆炸,当我们最需要辨析言论,找回科学精神,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流言终结者》这类节目却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这可能才是时代的遗憾吧。



-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