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会几句谐音梗,在网络社会你就是个five

杰克威胁 BB姬 2020-02-27


克威胁 | 文


最近大家都在总结2019年,如果让我总结,就俩字:迷惑,因为这一年发生的迷惑行为太多了。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2020年的首次迷惑事件来得这么快。


它就发生在江苏卫视跨年晚会的舞台上,哦不,确切的说,发生在正对舞台的提词器上。


买不起,喝东西,我随你。乍一看这段“三字经”就像是朋友之间的寒暄,问你想要喝什么?你说随便,都行。



然而,舞台上的歌手唱的却是《灌篮高手》最著名的OP《好想大声说爱你》,而“买不起”这段正是歌曲的开头部分。



我是真的懵了


作为一个老牌二次元,这歌虽不说朗朗上口,但旋律一响,绝对是让我满腔热血,恨不得凌晨四点抱上篮球直飞洛杉矶。


这首歌中最著名的一句歌词空耳莫过于“四斤大豆、三根皮带”,就连这句,江苏卫视也给它写在提词器上了,只不过换成了“素鸡大到,塞个皮蛋”



好吧,又是素鸡又是皮蛋,如果你非要让正在跨年的观众感觉到一丝饥饿,新年第一天多点一份夜宵犒劳下自己,那也就算了,一句“Crazy for you”也整出个“贵的好油”是啥意思嘛?


哎,我的新年首“迷”就在元旦这天交了。



用中文标注日语罗马音,在二次元里已经司空见惯,其名为:空耳,啥意思呢?就是幻听、听错了,来源于日语“そらみみ”,换到中文语境里,其实非常简单,两个字:谐音


谐音这玩意儿,其实没那么高级,甚至在脱口秀行业被视为最低级、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梗,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年少的时候不自觉“研习”过谐音这门学科吧。


《故事王》的著名梗:“拳拳拳拳(全)是鱼”


比如在学英语的时候,英文课本里单词下面标注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复杂难记的音标,而是绝对不能让老师看见的“应该累死”(English)。


日常用语有“耗阿油,爱母饭”,问星期几就回答“忙得,吐死得”,这些谐音也就帮助记忆、无伤大雅,如果碰到了“s”结尾的单词就有点难听了。



什么“bus(爸死)”“yes(爷死)”“school(死光)”了。


好在当年我们在课本上比划比划,被老师叫起来念也能蒙混过关,最多导致日后一口流利的中式英语腔调难以纠正。



可现在的小孩老惨了,一旦这些小心思被发现,就被成天网上冲浪的父母拍成小视频,让众多网友也来嘲弄一番。


这不,最近一个短视频中,妈妈在教红衣小女孩念“Grandmother”,但到了孩子嘴里,怎么说都变成了“滚NMD”,虽然同样是问候母亲的话语,但不得不说被谐音后就成了粗鄙之语。


还好不是WDNMD


这种用中文标注英语的学习方法,仿佛浑然天成,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的谐音梗。


不过它只能用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如果一直靠谐音学习,那英语水平就真的得停留在“abandon”了。



不过,凡事皆有意外,如果将中英谐音研究到出神入化,或许的确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比如“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的神级押韵,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make love everyday”的风流雅韵。


“但使龙城飞将在,come on baby don't be shy”的正能量,也有“今朝有酒今朝醉,tomorrow is another day”的伤怀。


(诗句来自微博@谐音梗研究所)


有这味儿了吧


正所谓取长补短、拿来主义,这境界可以说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全新交融。


我想,如果李白有幸能学习“应该累死”,感受下异域的神秘词汇,一定也能写出一首《静YES》吧。


“举头望明月,低头school香。



其实谐音梗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人学中文时也会用,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中文可是全世界最难学习的语言,有多难呢?我举个例子吧。


请翻译一句话:小龙女说“我也想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



这几个“过”字,就像我们看英文句子里面的“that”一样,脑子里是一团浆糊,这都哪儿跟哪儿?


外国人学中文时,谐音大法还是比较靠谱的,比如“你好吗”就是“Knee How Ma”,“谢谢”就是“Shell Shell”,支付宝是“Cheerful Ball”



甚至还有方言的标注,像是东北话“哎妈,不好意思”就是“Emma book how yes”


不管中翻英还是英翻中,这谐音大法一来上手简单,二来笑点也很给劲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个单词的理解产生偏差。


比如“dare”,熟悉英语的人肯定知道它是环保小卫士的口头禅。



但一个正在学日语的人对“dare”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How dare you”(你怎敢),而是“哒嘞?(da re日语“谁”的罗马音)。


说回正经的,其实谐音并不单纯是为了搞笑,才在网络时代被人们发现和使用。


谐音实际上就是一种双关的修辞手法,不少的文艺作品里会用到,通过“音同意不同”的巧妙给人带来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起来谐音“原应叹息”,感叹她们短暂又悲惨的身世经历;另外还有甄士隐暗示了“真事隐去”、贾雨村暗喻了“假语存焉”


再到通俗且常用的歇后语,也有不少用到谐音梗的,像是“粪船过江——装死(装屎)”“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之类的。



甚至我们走在大街上,路边的不少广告牌都会用谐音梗硬蹭明星的风头,吃的喝的有陈罐西式茶货铺、飞轮海底捞火锅店,玩的乐的有周华健身会所、张靓影像制作中心


粥绝伦


最过分的还有什么梁朝伟哥销售处


回到我们熟悉的网络社会,谐音梗更是无孔不入,有经典的“制杖贩剑”、“蓝瘦香菇”、“因垂丝汀”


也有最近火起来的“Five(废物)”、“冲鸭”、“你在想Peach”、“无Fuck说”



一时间谐音梗已经不自觉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张口就来,人人都像是谐音梗大师。


当你头痛哭、自抱自泣、自愧不如时,甚至没有发现前一句话我已经用了两个谐音梗的词。



虽然有时候谐音梗会被调侃成“笑话中的北极熊”(因为太冷),但我觉得它既能表达双重意思,又能博人一笑,不就挺好的嘛。


如果有人非要你改“谐”归正?告诉他:“Duck不必”



-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