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靠脑瘫操作急死人的“屌丝游戏”,还能复刻“羊了个羊”的神话吗?

阿蒙 BB姬 2024-01-20


文丨阿蒙


“回看自己微信/抖音的小程序下拉页面,才发现它早已充斥着一列列你从未真正玩过的小游戏......这些小游戏就像是街头巷尾的牛皮癣广告一样,不仅在你的网络生活里满目皆是,而且一旦黏上了就再难摆脱。”


这段话上一次出现,我们聊的是《羊了个羊》,没想到时隔一年多又可以复读了。


只不过这一次,是我们自己点进去的。



2023年人类最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刻,一是跟领导坐同一个电梯时放屁,二就是在抖音刷到这些找茬小游戏时怒气冲天地点进去,“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情!主播怎么就是玩不明白呢!”



随着摇一摇、扭一扭、甚至舔一舔跳转广告的不断升级迭代,任何一个手机具有联网功能的中文互联网用户,都没办法避开牛皮癣小游戏广告的入侵。


但其中有一类怪咖,它们没有那些入耳洗脑的魔性BGM,也没有任何显而易见的擦边元素,甚至都不愿意偷点其它游戏的宣传片骗骗你。


只用一根明晃晃的直钩,却让万千网友心甘情愿点进去了。钩子上面是这样写的:“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P.S.这不是广告是插图


短视频平台的推广可能稍微会挂点饵,用一群似乎智力永远停留在六岁以及以下的“游戏博主”,傻乎乎地找不到那个你一眼就看穿的真相来激怒你。



拜托,一个成熟且成年人怎么可能会被如此轻易地激怒。但这张图一看就漏洞百出啊,地上的血迹、藏起的刀子、衣柜门上夹着的纸条,背后一定有一个跌宕起伏道德沦丧的悬疑故事。


就让我来成为福尔摩斯吧!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个即使再不可思议,那也是事实!


黑童话·红帽


但其它人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最终当我们点进小程序列表时会惊奇地发现,几乎每一款这样的“找茬”小游戏都有超过几十位,甚至上百位自信能成为“推理带师”的微信好友点了进去。



这不怪大家,人类的劣根性就在于“我寻思”,更别提你我这种从小沉浸在“真相只有一个”、“元芳你怎么看”与“异议”里长大,自诩第一天才高中生的中二病小屁孩了。


这些冠以“烧脑”、“细思极恐"、“脑洞”的游戏,在抖音和微信等任何具有“小程序”功能的手机软件里迅速繁殖,最终以类似的玩法、UI、主题,甚至完全一模一样的疑案,撑爆了你的手机。


没有任何区别,但确实是两款游戏


无论关卡玩法是推理还原故事全貌,亦或者单纯地判断画面中的逻辑漏洞,玩家在这些“找不合理”游戏中一般只需要干两件事,一是点遍屏幕的每个角落,二就只剩看广告了。


这些游戏的难度梯度设计,只存在0,以及正无穷。原因在于,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谜题都可以通过点击实现,也就是说玩家尽管瞎点就完事了;可剩下那百分之一,却需要在完全无提示的情况下,进行多点、长按、划拉、旋转等多次随机组合技,才能得到。


本人点了至少10分钟也没反应,看来需要筋膜枪


当玩家一头雾水,只能求助于广告得来的提示时,才发现30秒广告所能获得的第一次提示往往在解答那些百分之九十九可以秒答的谜题,只有再看第二个广告,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


第一个提示永远是废话


最后那百分之一的难度,离谱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满足玩家需求而来的无广告破解版,好几家店的月销量都突破了400件。



这种只为逼玩家看广告而设计难度梯度,很明显激怒了一大半为解密而来的玩家,所以这些小程序的评分大多都在4分以下。



但另一个事实是,这些评分后面却也都跟着超过一万条的评价数,里面充斥着玩家们数不清的怒骂,以及更多只是埋头看广告的沉默的大多数们。


出乎意料的是,这类游戏确实有着大量真心热爱着它们的玩家。“最近贪恋微信中的找茬弱智游戏,有一种短时的获得感。”



在社交论坛里时常能碰到那些忠实玩家,他们用零散的文字以及自己花费在看广告上的大把时间论证着,这些游戏是如何帮助自己建立自信,重拾对大脑训练的重视的。


他们甚至还能对这些看似一模一样的小程序做出区分,并评判出到底谁更强。考虑到每一次过关至少需要看2支长达30秒的弱智广告,这实在是一份太伟大的测评了。



还有人说,这些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图片化的“规则怪谈”,如果忽略强行提升难度的广告,其实质量居然还算不错?



确实,玩家的溺爱没有让这些“找茬”的游戏开发商放低警惕,正相反,一张图片就能完成的谜题设置太容易被抄袭了,所以这些开发商现在都卷得不成样子了。


他们首先比拼的就是更新速度。这些所有的“找茬”小程序中都至少包含着100个主题截然不同的关卡,并且保持着每周一更的速度在追赶同行的脚步。



很快,一些小程序开始进化出了由多张图组成的连环谜题;接着,它们又往里面加入了特殊条件才能解锁的隐藏结局;再然后,是配音、动画效果的加入。


相信再这么卷下去,它们中迟早会有人卷出一款真正可以称得上“好玩”的解密手游。



与此同时,为了在吸睛点上超过同行,这些找茬还有着全国顶尖的“融梗”速度。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和“人家今年刚满十八岁”才走红没几天,这里面的“偷溜下班”关卡里就出现了它们的烂梗。



这当中虽然有AI作画与AI配音的助力,但要想从万千小程序里脱颖而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它们同一个赛道的竞争对手,不仅有这些照镜子一般的亲兄弟,还有那些个“羊了个羊”、“猪了个猪”等远房表亲,在争夺着那些对广告容忍度极高的玩家受众。


点击小猪向前跑(我甚至真的为此努力过)


我们可以把这些不需要氪金、不需要下载,通过用户看广告来获利的小程序游戏,简单地统称为“屌丝游戏”。


《羊了个羊》并不是此类作品的先锋,但一定算得上是集大成者以及最成功的一位。在它之后,越来越多不同类别的小程序游戏学会了类似把游戏难度飙升到世界冠军级别的骚操作。



但好消息是,至少现在,这些游戏的受众能免费、大量、越来越多的玩到自己喜欢,并勤于更新的游戏了,随着小程序游戏厂商的内卷,玩家选择更是越来越多。


就像是“屌丝饮料”那样,没人会去审批这些“屌丝游戏”的营养到底如何。毕竟一款能够维持长期稳定更新、足够潮流(指蹭实时热度)、足够有难度、不需要硬件支持的单机小游戏,只需要偶尔花你1分钟看广告就能玩,那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因为“屌丝”们最多的、最不缺的、最泛滥的,就是时间。



-END-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靠脑瘫操作急死人的“屌丝游戏”,还能复刻“羊了个羊”的神话吗?

阿蒙 BB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