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 每个医务人员都应该知道的艾滋病职业防护与暴露处置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有人用沙画讲了一个故事)
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Know your status”,知道你的感染状况)。活动主题旨在强调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对防治艾滋病、实现“三个90%”目标和共享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今年在昆明举办的“第5届艾滋病学术大会”专家披露的数据称,“2018年第2季度,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其中性传播占93.1%;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820756例,报告死亡253031例。”即使今年后两个季度的新增量仍按照保守的8万人计算,到今年年底这两个数据(99.37+8)相加,就是123.37(82.07+25.3+16)万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4.15%,而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还不到7%。如果得不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几年后,中国就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艾滋病大国”。
HIV 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
1、高危操作行为包括有针刺伤、血液、体液的污染等。2、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尤其在面对未知患者时,经常会忽视消毒隔离和防护,较易发生职业暴露。3、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低:如艾滋病窗口期时间、普遍防护原则、职业暴露怎样分级以及暴露后预防用药及后续处理等认知不足。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
1、防护措施(1)注意避免高危操作: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正确处理患者体液、血液。
(2)做到标准预防措施:凡是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操作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有损伤时,应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如必须,可戴双层手套加以防护。
2、预防措施
(1)加强艾滋病培训考核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发生暴露后正确及时采取措施等。
(2)加强防护意识,遵守“普遍性防护原则”把所有血液和体液都作为HIV 阳性来看待。
(3)改进医疗器械,完善防护设备。
(4)完善基本消毒隔离措施
3、暴露后处置
规范处理暴露部位,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反复清洗污染的皮肤,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冲洗;挤压伤处应该轻柔,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伤口处血液;可使用0.5 %的碘伏或75 %的酒精伤口消毒,并进行简单包扎。
暴露后的登记,内容包括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具体部位、损伤程度、暴露原因种类及含有HIV 病毒情况、处理记录及经过、用药记录、并保留两份抗凝血。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同时及时向专家咨询进行暴露风险评估。
暴露后随访追踪:在HIV 职业暴露发生当时及暴露后的第4 周、8 周、12 周、6 个月、12 个月时对HIV 抗体进行检测,明确是否发生HIV 感染。
暴露后预防用药:尽早开始暴露后预防用药,在暴露后1~2 h 内服药效果最好,最好不超过24 h,即使超过24 h 也应服用。
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心理干预:
HIV 职业暴露后会造成医务人员心理严重负担,通过对暴露人员普及HIV 职业暴露知识,正确认识职业暴露,使其认识到HIV 职业暴露后感染危险因素是存在的,只要能正确规范进行暴露后处理,就可以预防HIV 感染,减少不必要的忧虑恐慌。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过程中接触HIV患者机会较多,是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只要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按要求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发生暴露后严格执行处理措施,预防HIV 职业暴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进行删除。
扫一扫,下载感控工作间
▼ 点这儿,体验“感控达人”专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