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指引㊽|钟南山院士团队发布的《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翻译来啦!
小蜘蛛导读:
钟南山院士团队在medrxiv网站上发布了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的论文,小编试着对此论文进行了简单的翻译并分享给大家。翻译如有错误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下载英文原版
注:本文翻译参考与致谢等部分省略
摘 要
结论:2019-nCoV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迅速传播。在一些 2019-nCoV 感染的患者中,放射学检查结果正常。本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 X 线/ CT 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介绍
2019 年 12 月上旬,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确诊了首例来源不明的肺炎患者。高通量测序揭示了一种新型的β冠状病毒,目前被称为 2019 年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它类似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3]。2019-nCoV 是包膜 RNA 冠状病毒(sarbecovirus 亚属,Orthocoronavirinae 亚科)的第七个成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以在医院和家庭环境中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宣布 2019-nCoV 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截至 2020 年2月5日,全球已记录了 24,554 例实验室确认的病例(如美国、越南、德国)。
截至 2020 年 2 月 6 日,中国已有 28,018 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 563 例死亡病例。尽管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但2019-nCoV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的临床特征仍不清楚。在两项最近的研究中,分别记录了在武汉入院的 41 例和 99 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 2019-nCoV ARD 患者的临床表现,一些患者表现出的严重程度与 SARS-CoV 的严重程度相似。鉴于2019-nCoV 的快速传播,迫切需要纳入中国各地的病例来扩大样本量以进行更新分析。
这不仅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而且可以揭示与死亡率相关的风险因素。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1,099 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数据,试图提供有关中国大 陆 2019-nCoV ARD 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最新描述。
方法
数据来源
我们对 2019-nCoV ARD 的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和胸部放射学检查在排除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的常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后,起始病例被诊断为“不明病因的肺炎”。疑似病例定义为发烧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并且有武汉海鲜市场野生动植物暴露史,有武汉旅行史或在两周内有与武汉人接触史。根据 WHO 临时指南进行病例诊断。2019-nCoV ARD 确诊病例定义为鼻和咽拭子标本的高通量测序或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检测结果为阳性。仅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包括分析范围内。潜伏期定义为从传染源接触到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本研究得到了国家卫生委员会和各个参与机构的机构委员会的批准。鉴于需要收集临床数据的迫切性,因此豁免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流行病学特征(包括近期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来自电子病历。放射学评估包括胸部 X 光或计算机断层扫描。实验室评估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凝血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C 反应蛋白、降钙素、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
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国际准则来定义2019-nCoV ARD的严重程度。
主要的复合终点是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或死亡。次要终点包括死亡率、从症状发作到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由于临床观察仍在进行中,因此固定的时间范围未应用于这些终点(即 28 天内)。
在国家卫生委员会的协调下,复制了所有病历并发送到广州的数据处理中心。由经验丰富的呼吸临床医生对数据进行了审查和提取。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并进行交叉检查。如果缺少核心数据,则将信息要求立即发送给协调员,协调员随后联系主治医生。附录中提供了野生生物暴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急性肾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的定义。
结果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截至 1 月 29 日,在所有 1,324 名患者中, 222 名(16.8%)为疑似诊断,因此被排除在外。由于原始报告不完整,缺少了3 例患者的核心数据(包括临床结局和症状),因此本文描述了 31 个省/市直辖市的 552 家医院的 1,099 例 2019-nCoV ARD 患者(图 1)。
1-A 患者招募流程图
图 1-B 实验室确诊病例在中国的分布
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截至 2020 年 2 月 4 日)的数据,显示了中国所有实验室证实的确诊病例的官方统计数据。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见表1。2.09%为医护人员。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史、最近的武汉旅行史以及与武汉人接触史的记录分别占患者的 1.18%,31.30%和 71.80%。武汉市本地居483例(43.95%)。
武汉以外地区 26.0%的患者无最近的武汉旅行史或与武汉人接触史。中位潜伏期为 3.0 天(范围为 0 至 24.0)。中位年龄为 47.0 岁(IQR,35.0 至 58.0),女性占 41.9%。各个年龄段中均诊断出了2019-nCoV ARD。0.9%的患者年龄在 15 岁以下。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87.9%)和咳嗽(67.7%),而腹泻(3.7%)和呕吐(5.0%)很少见。25.2%的患者至少患有一种潜在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 926 和 173 位患者分别划入非重度和重度亚组。两组之间的年龄差异较大(平均差异为 7.0、95%CI,4.4 至 9.6)。此外,与非严重病例相比,重症病例中任何潜在性疾病明显较为常见( 38.2 % vs. 22.5 %, P<0.001)。然而,两组之间的接触史没有显着差异(均 P> 0.05)。
放射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表2表明了入院时放射学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入院时接受了胸部 X 线断层扫描的 840 名患者中,有 76.4%表现为肺炎。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最常见的形式是毛玻璃样混浊(50.0%)和双侧斑片状阴影(46.0%)。补充附录中的图 E1 显示了两名严重 2019-nCoV ARD 患者和另外两名非严重 2019-nCoV ARD 患者代表性的影像学表现。尽管有这些主要表现,与173例非严重病例有9例相比(5.20%),926例严重病例中有221例无异常放射学发现的患者(23.87%)是通过症状叠加RT-PCR阳性结果而诊断(P <0.001 )。严重病例中胸部X光和计算机断层扫描上的放射学异常比非严重病例更为突出(所有的P <0.05)。
入院时,分别有 82.1%和 36.2%的患者患有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总体而言,在 33.7%的患者中观察到白细胞减少症。大多数患者表现出 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 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情况较少见。与非严重病例相比,严重病例具有更显著的实验室异常(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所有 的P <0.05)。
治疗和并发症
总体而言,分别在 38.0%,6.1%,57.5%和 35.8%的患者中开始了氧疗,机械通气,静脉内抗生素和奥司他韦治疗。所有这些疗法均始于严重病例的百分比更高(所有 P <0.05)。与非严重病例相比,更严重的病例接受了机械通气(无创:32.37%vs. 0%,P <0.001;有创:13.87%vs. 0%,P <0.001)。全身性类固醇激素的使用率为 18.6%,严重组的比例高于非严重组(44.5%比 13.7%,p <0.001)。此外,在 5 例严重病例中采用了体外膜氧合,而在非严重病例中则没有采用(P <0.001)。
住院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79.1%),其次是 ARDS(3.37%)和休克
(1.00%)。与非严重病例相比,严重病例的任何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更高(94.8%vs.72.2%,P <0.001)(表3)。
临床结果
进入 ICU,需要有创通气和死亡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5.00%,2.18%和 1.36%。这相当于达到复合终点的患者中的 67 名(6.10%)(表3)。
单变量竞争风险模型的结果显示在附录中的表 E1 中。严重肺炎病例(SDHR,9.803; 95%CI,4.06 至 23.67),白细胞计数大于 4,000 / mm3 (SDHR,4.01; 95%CI,1.53 至10.55),胸部 X 线检查间质异常(SDHR ,4.31; 95%CI,1.73 至 10.75)与复合终点相关(图 2,请参见补充附录中的表 E2)。灵敏度分析显示在附录的图 E2 中。
讨论区
这项研究表明,仅在就诊时出现 2019-nCoV ARD 的患者中发烧的比例为 43.8%,但在住院后的发烧率为 87.9%。15.7%的病例发生严重肺炎。初次就诊时未见放射学异常,重度和非重度病例分别为 23.9%和 5.2%,而腹泻很少见。2019-nCoV ARD 的中位潜伏期为 3.0 天,病死率低于 SARS-CoV 和 MERS-CoV。疾病严重程度独立预测复合终点。
我们的研究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大约只有 1%的患者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武汉当地居民,或者与武汉人接触过。大多数病例是在 2020 年 1 月 1 日之后招募的。
这些发现与最近的报道相呼应,包括家族簇的爆发,无症状个体的传播和三相暴发
模式。我们的研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中位潜伏期短于最近的 425 例患者
的报道(3.0 天比 5.2 天)。我们的发现从更大的样本量中提供了证据,可指导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时间。
重要的是,传播途径可能对 2019-nCoV 的迅速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SARS-CoV,MERS-CoV 和高致病性流感的常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根据我们最新的先导实验,在 62 个粪便样本中有 4 个(6.5%)检测出的 2019-nCoV 呈阳性,另外 4 个患者的直肠拭子检测呈阳性,在胃肠道中检测到了 2019-nCoV,唾液或尿液(请参阅补充附录中的表 E3-E4)。在症状发作后出现严重消化性溃疡的病例中,直接在食道糜烂和出血部位检测到 2019-nCoV(Hong Hong 和 Zhao Jincun 个人交流)。总体而言,铁蛋白的传播可能在2019-nCoV 的快速传播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卫生保护应考虑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通过整合系统保护措施,这些发现将遏制全球范围的迅速蔓延。
我们采用了术语 2019-nCoV ARD,该术语纳入了实验室确认的症状病例,无明显的放射学表现。纳入并非强制性的肺炎。20.9%的患者在病毒性肺炎发生之前或没有出现之前,已经分离出 2019-nCoV 感染。我们的发现主张将重点转移到疾病发展之前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患者上。
在最近的出版物中,2019-nCoV ARD 的临床特征模仿了 SARS-CoV。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而胃肠道症状很少见,这表明与 SARS-CoV,MERS-CoV 和流感相比,病毒的嗜性差异[20-22]。值得注意的是,初次就诊时发烧仅占43.8%,住院后发烧的占 87.9%。与 SARS-CoV(1%)和 MERS-CoV 感染(2%)相比,在2019-nCoV ARD 中不发烧的频率更高,如果监测病例的定义主要集中在发烧检测上,则可能会漏诊此类患者。与最近的两项报道一致,淋巴细胞减少症很常见,在某些情况下是严重的。但是,基于更大的样本量和在中国各地招募的病例,我们发现与最近报道的病死率相比,病死率显着较低(1.4%)。当纳入广东省(N = 603)已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其他试点数据时,病死率较低(0.88%)(未公开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家官方统计数据相符,截至 2004 年,中国 28,018 例病例中的死亡率为 2.01%2020 年 2 月 6 日。早期隔离,早期诊断和早期管理可能集体促成广东省死亡率的显着下降。此外,由于中央管理(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导致卫生人力的稀释可能导致死亡率上升。这些发现将告知公众,临床医生和决策者 2019-nCoV的真正传播能力,这导致了重大的社会恐慌 。
我们的研究根据国际指南根据入院时的严重程度对 2019-nCoV ARD 患者进行了分层。严重病例达到复合终点的风险明显更高。危险因素表明了在实践中考虑疾病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的重要性。MuLBSTA 评分是预测病毒性肺炎死亡率的预警模型,其适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尽管与 SARS-CoV 相比,系统发生同质性显着高,但仍有一些临床特征将 2019-nCoV 与SARS-CoV,MERS-CoV 和季节性流感区分开来,这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中更为常见。补充附录中的表 E5 突出显示了这些病毒的定义特征,使临床医生可以区分这些诊断。
我们的研究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由于不同参与地点之间电子数据库结构的变化以及数据提取的紧迫时间,某些案例没有完整的暴露历史记录,症状和实验室测试记录。有些病例在门诊就诊,其中简要记录了医疗信息,并且进行了不完全的实验室测试。非专科医院缺乏基础设施和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由于当地医务人员因案件激增而精疲力尽,这使情况更加恶化。其次,由于仍有许多患者留在医院,因此我们没有比较复合终点的 28 天率。为了减轻潜在的偏见,我们将竞争风险模型应用于分析。第三,我们可能错过了在家处理的无症状或轻度病例,因此我们的队列可能代表了 2019-nCoV ARD 的更严重时期。但是,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放射学表现,这表明我们包括了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最后,由于其全球认可度,我们参考了现有的国际准则来定义 2019-nCoV 的严重性。
总而言之,2019-nCoV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引发了疾病的快速传播,潜伏期中位数为3天,死亡率较低。最初出现时,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和发生放射学异常,而腹泻并不常见。疾病严重程度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严格及时的流行病学措施对于遏制迅速蔓延至关重要。需要不断的努力来探索针对这种新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疗法(例如,蛋白酶抑制剂,雷姆昔韦,β干扰素)。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引专栏
机构指引㊻|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疾病救治与安全助产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㊺|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
机构指引㊸|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设备清洁与消毒工作方案(试行)
感控三学会-告全国感控同道书|筑牢防线,共克时艰,抗击新冠,我们在一起!
机构指引㊷|没有防护服怎么办?最新出台的关于疫情期间执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会帮到您!
机构指引㊶|《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解读
机构指引㊵|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快速筛查和处置指南
机构指引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检查方案与感染防控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
机构指引㊳|关于切实为基层减负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㊲||防控方案有何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四版与第三版不同之处,详情戳我!
机构指引㊱|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试行)
机构指引㉝|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
机构指引㉜|新冠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与第四版有何不同?详细对比戳我!
机构指引㉛|广东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引(试行)
机构指引㉚|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㉘|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 (试行第一版)
机构指引㉗|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机构指引㉖|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的通知
机构指引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㉔|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机构指引㉒ | (含视频)疑似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麻醉与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
机构指引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
机构指引⑳| 国务院29日印发《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生产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机构指引⑲|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感控相关工作的通知
机构指引⑰|海南省多家机构联合拍摄《手术衣替代防护服穿脱方法》学习视频,感谢无私分享!授权转发
机构指引⑯| 新冠感染防控如何快速应对,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公开工作相关文件,期待携手共同抗疫成功!(感谢!授权转发)
机构指引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机构指引⑫| (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
机构防控指引⑪|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
机构防控指引⑨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机构防控指引⑧ | WHO医疗机构收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防与控制临时指南(中文首译版)
机构防控指引⑥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
机构防控指引⑤|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机构防控指引④| (最新版)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
各省服务微信,拉您进各省学术群交流:
广西微信号:wyy68544801;
重庆微信号:forever1309;
广东微信号 :taolei_mdj
云南微信号 :sy615787819;
四川微信号:liaoyi814314
甘肃、陕西微信号:GXG8611;
湖北微信号:zizaixin9680
贵州微信号:ringo1007;
东北三省微信号:QQ904076620
河南、天津 微信号:sss_0304;
北京微信号;zxz070921
山东微信群:jereyar
河北服务微信号:OurStory5945
想查看更多防护用品相关指南、行业标准等规范文件、公开课、学习课程等。可以下载感控工作间APP哦!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下载
咨询电话:400-96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