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小蜘蛛导读


等级医院评审是各大医院目前工作的重点,关于感控科在评审中需要参照的依据与需要准备的各类资料有哪些,您都清楚吗?之前我们已经发布了等级评审①| 评审理论依据--感控法规、政策汇总清单,有许多老师在问有没有详细的法律法规,我们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如有整理不足之处,欢迎您在文末留言。



(2003 年 6 月 4 日国务院第 10 次常务会议通过 根据 2010 年 12 月 29 日国 务院第 138 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 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 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 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共同制定、公布。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 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四条 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鼓励有关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的 研究与开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 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 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 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 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 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 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 为发生。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 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 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 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 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 其受到健康损害。 


第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 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 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 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第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 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五条 禁止邮寄医疗废物。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 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第三章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 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 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 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 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第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 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第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 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 统。


第二十一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 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 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 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第四章 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第二十二条 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 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 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 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 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 2 天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一次 医疗废物,并负责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 


第二十六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 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 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 进行消毒和清洁。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第二十七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运送医疗废物过程中应当确保安全,不得丢 弃、遗撒医疗废物。


第二十八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并确保监控 装置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二十九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 卫生标准、规范。


第三十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 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 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档案,每半年向所在地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 


第三十一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医疗卫生机 构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可以纳入医疗成本。 


第三十二条 各地区应当利用和改造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和其他设施,对医疗废物 集中处置,并达到基本的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第三十三条 尚无集中处置设施或者处置能力不足的城市,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设 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应当在 1 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级市应当在 2 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在尚未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期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 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确定医疗废物收集、运 送、处置方式和处置单位。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 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职责分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疾病防治工作, 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等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环境污染防治 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七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交换监督检查和抽 查结果。在监督检查或者抽查中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存在 隐患时,应当责令立即消除隐患。


第三十八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行为的举报、投诉、 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核实,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第三十九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 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有关单位进行实地检查,了解情况,现场监测,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资料,采集样品; 

(三)责令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四)查封或者暂扣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场所、设备、运输工具和物 品; 

(五)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十条 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证 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疏散人员,控制现场,并根据需要责 令暂停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作业。


第四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 查取证,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 置设施或者组织制定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责 令限期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或者组织制定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并可 以对政府主要领导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 其他有关部门,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 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或者 环境污染事故时未及时采取减少危害措施,以及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 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 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发给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责令收回违法发给的证书;并可以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 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 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 2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 职人员的; 

(二)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 等知识的培训的;

三)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 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四)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五)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 行消毒和清洁的; 

(六)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 

(七)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 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 


第四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 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5000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 改正的,处 5000 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 

(二)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三)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或者使用运送医疗废物 的车辆运送其他物品的; 

(四)未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或者监控装置未经常处于正常运 行状态的。


第四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 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 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 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一)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的; 

(三)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送、 贮存、处置的; 

(四)对医疗废物的处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规范 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 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或者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 

(六)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 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的。 


第四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将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传染病 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 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 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者未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 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无正当理由,阻碍卫生行政主 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 或者不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 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的要 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 1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 销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活动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 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 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 反本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责令转让、买卖双方、邮寄人、托运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 5000 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 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000 元的,并处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 罚款。承运人明知托运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医疗废物,仍予以运输的,或 者承运人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工具上载运的,按照前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导致传染病传 播或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学科研、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 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的管理,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六条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参 照本条例制定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现在我们在公众号里面已经添加了等级评审模块啦!

各位老师们有需要的话可以直接点击指南流程,之后再点击等级评审就可以看到我们往期发的所有跟等级评审相关的资料啦



各位老师们也可以在小蜘蛛里面搜索到等级评审相关的文件哦~



滑动查看更多


注意注意!


各位老师请注意,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想如常看感控小蜘蛛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需要您每一次阅读后,在文章最右下方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的新文章推送后,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否则,您的微信中可能无法显示每日的推文更新信息。


(院感人的一天)



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免费获取最新感控资料,海量资料应有尽有、更可加入各省专属感控社群、老师为您在线答疑解惑。
想查看更多防护用品相关指南、行业标准等规范文件、公开课、学习课程等。可以下载感控工作间app哦~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下载咨询电话:400-969-7756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The  End

更多等级评审法律法规,看这里↓  ↓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⑤|艾滋病防治条例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②|传染病防治法
等级评审法律法规①|职业病防治法

等级评审①| 评审理论依据--感控法规、政策汇总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