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谈“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简称虹桥论坛)将于2022年11 月初在上海举行。期间,商务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国减灾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举办第五届虹桥论坛应急管理分论坛,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探讨如何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围绕以上话题内容,《中国应急管理报》邀请部分专家、企业负责人进行研讨,开设专栏刊发相关文章。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具有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现代灾害事故风险对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近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在接受《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和安全具有一致性,要从思想认识上把二者的理念和关系认识清楚。没有安全作保障,发展将不能持续;仅仅谈安全,在生产上不作为,最终将没有发展。所以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平行共进。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质,是将发展和安全作为并列的两件大事,处理好两者的摆位,均衡推进发展和安全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导向,科学应对“不发展式安全”和“ 不安全式发展”两种错误倾向。
发展与安全的最佳摆位,本质上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合理调适,全面达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周福宝表示:“ 统筹二者,就要找到平衡二者的最优最佳模式。一方面,要坚守安全红线,以高水平安全要求倒逼不安全的生产组织形式自我革新或自动淘汰,促进不安全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进而带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设计用发展来调整和应对不安全因素,依靠高质量发展解放低端生产力,促进或者改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和美好生活的多维度需求。”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更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同时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周福宝表示:“实现循环的每个环节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安全必须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循环的链条就有可能断裂,发展的大厦也会地动山摇。”
要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在高质量发展中消除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周福宝表示:“在新发展理念下,我们面临的风险领域更广、对安全的要求更高。既要警惕‘ 黑天鹅’,又要防范‘灰犀牛’,要聚焦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也要主动超前研判、感知隐患苗头。”
要以战略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善于从全局上看问题,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国际局部战争造成的能源市场博弈,都对我国的企业生产、能源开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需要进行认真思考,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优方案。
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增强我国自身实力,用创新引领发展、靠科技引领未来,因为关系发展和安全的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周福宝说:“立足独立自主的创新研究,破解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研究开发出新的既符合本质安全同时又能保证生产效率的工艺、生产装备,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十三五”以来,通过国家科技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实施,我国自主研发了一批重大灾害事故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促进了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大幅度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聚焦“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等重点专项,为更加精准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拓宽视野借鉴先进经验
工业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构成、国家干预措施等对国家总体安全生产形势具有重要影响。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是推进实现国家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周福宝表示,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进程中,在和平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推动形成严格的政府监管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周福宝介绍,工业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主要有垂直型、集权型和多元监管型三种,各国都设立了合理层级的安全监察机构,确保监察体系高效运转。他们在安全生产监察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职业化监察员制度和组织,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各方参与的决策咨询机构、建立广泛认可和较强影响力的社会中介组织,注重发挥工会组织和工伤保险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风险评价、安全诊断、安全保障等服务,并在事故调查、行政准入、科技研发等方面为政府提供支撑。
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国外一些先进经验表明,不断完善职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为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每当发生严重事故后,政府都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甚至依据事故分析研究的结果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安全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情况,科学地对一些条文进行修改,作为增补部分补充到法规标准体系中。周福宝表示:“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的先进立法、修法、标准建设等方面的学习借鉴,我们可以少走弯路。”
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国外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将计算机技术逐步应用于安全科学中。例如,发达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安全工程技术数据库,将安全信息的采集、安全评价、专家决策、危险源辨识、故障诊断等技术集成化并不断发展。仅针对危险化学品领域,美国先后建设了有害物品突发事件调查(HSEES)、过程安全事故数据库(PSID)等事故信息统计系统。日本早在2002 年就建设了事故数据库相关信息系统。这些数据库不仅可以根据事故详细情况进行检索,还可以提供统计分析。这些都为行业管理部门增强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提高重大事故防控水平提供了科学支撑。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煤矿安全领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变频软启动技术等实现全自动化割煤。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能够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
全球紧密联系交流合作
携手应对重大灾害事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充分体现。今年,汤加火山喷发和海啸、巴基斯坦洪水等灾害发生之后,中国政府积极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专家力量,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的责任担当。周福宝表示:“ 面对各类灾害事故,各国应紧密联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构建全球安全生产和灾害治理伙伴关系,这也是中国政府和各方达成的共识。”
持续推动完善多边双边合作机制,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2021 年11 月,“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在北京召开,各方围绕“加强灾害风险防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北京宣言》。
联合开展安全科技创新,共同推动安全和应急科技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效,既有“请进来”,也有“ 走出去”,是近年来安全生产领域国际合作的重头戏。中日政府间合作项目“ 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让一批安全生产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并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一线。在我国政府资助的“ 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中,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澜沧江—湄公河相关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推广中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成果经验,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搭建起安全生产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周福宝表示,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尽管有短时的挫折,但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重要。只有互通有无、携手共进,才能真正实现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景。
(转载自2022年10月26日《中国应急管理报》)
往期回顾
扫码获取更多资讯
电话:0757-81229997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