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临其境2:996外,我想做个勇于尝试的“宝藏女孩”

小冒my 芸淡风倾 2023-01-23

小冒坚持原创的第267天 小孩子才做选择呢,我喜欢的,我都要做。


(一)

看了最近商业大佬对于996的争议评论。我只想说,工作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何况奋斗可能只是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成功可能会需要奋斗,但奋斗不一定会成功。

我在《一命二运三风水,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吗》详细谈过这个几家欢喜几家愁人生的悖论。蓝字就可以戳进去。

《为什么会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误区?


如果我们忘记初心,盲目勤奋,或者被迫勤奋,牺牲健康,牺牲和家人共处的时刻,牺牲让自己开心的虚度时光,只是不停地奋斗,将自己埋在永无止境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中,那样的生活有什么值得骄傲?

这样的状态下,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工作的成就感和物质的丰富,填补一切被放弃的需求带来的空虚。

我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努力,一直出息,但我不想失去做人轻松简单的快乐,偶尔也想不思进取,坚持做些不功利的无用之事,更不想,成为一个只能奋斗,只会伪努力的"社畜"

我会发自内心的找对方向努力,但更希望给我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强制。

关于社畜,我曾经写过有趣的职场剧剧评,蓝字可以戳: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没有一种工作可以轻而易举》

《我的老板每天死一次:工作可不就是死死生生每一天嘛》

 

(二)

周末补了精彩的国内清流原创综艺,《声入人心》和《声临其境》。

推荐蓝字可以戳《声入人心》


被我的年度女神万茜小姐姐再一次圈粉,情理之中;

小姐姐会乐器,能唱歌,出过唱片专辑拿过新人奖,演戏配音随手拿起,要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就能成什么。

关于小姐姐我以前推过《那些可以kill me heal me的好演员们》

可是意料之外,我居然被窦骁圈了粉——第一次出场太让人惊艳了,当过托尼总监,流利的英文外,还可以模仿各国的英语口音,帅气的脸也能自带喜感。

配音可男可女,可老可少,可正剧可妖娆,甚至还是人肉变声器——用自己的肉嗓给几个变形金刚配音。

这些低调的男演员被人再次发掘,都是因为他们演一部戏就能解锁一个技能,踏踏实实地去学习,贴合角色。比如张震,比如彭于晏。

除了低调外,窦骁有种起点高,当红过的演员身上不经常见的坦然,豁达和清醒。

没有迫切地想要在娱乐圈快速成功,所以清醒自知,自在地抽离一部分自己在名利之外,转身投入经营自己想要的人生,旅行,攀登高峰,运动。。。

不是不敬业,反而就是太尊重演员的职业,有着敬畏之心。

窦骁作品虽然少,但是看得到付出和认真的追求。可以因为《狼图腾》在草原摸爬滚打几个月,学会呼麦;也因为《破风》正儿八经接受高强度骑行锻炼,骑遍香港所有的山。

大荧幕转身,也可以接地气继续挑起小鲜肉古装偶像剧的大梁,我只看过《楚乔传》的原著小说《十一处特工皇妃》。燕洵是个很有争议的角色,但是窦骁身上的阳光健康的大男孩感觉,让人恨不起燕洵,只有叹息。他还挺符合我对燕洵的想象。


明星是个很忙,同时又很容易在空虚中迷失的职业。看看人设崩塌的那些明星们,年纪轻轻,就可以获得远超同龄人的成功。大概在大把的名利面前,体验了所有的奢华享受,尝试了不常见的刺激,过早失去了对人生更多的追求和期待。只能转而寻找更刺激最刺激。

在横流物欲和人类最基本的本能需求外,其实还可以去尝试更多的精神追求。


(三)

最近我一度有点纠结,越来越忙,也越来越累,在生活,工作,提升和爱好之间,我要怎么取舍?因为我预设的就是,我没办法做到平衡与兼顾。

事实上,确实无解。


但是从这些可以挖出各种潜力和惊喜的"宝藏明星"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还有包括昨天提到的世锦赛冠军运动员们,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和热情。

戳这里《羽生结弦VS陈巍:神仙和天才的碰撞片刻》

 

小孩子才做选择呢,想做的事,我都要去试试看。

只是不要急于求成,学会轻重缓急,不过多放大期待,该争取的不放弃,该坦然的顺其自然。

 

在工作和个人提升方面,学习和考证都是当务之急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舍本逐末。

在生活和爱好方面,不管多累多忙,我想,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怎么都可以找到方式,在密集的生活中找到"夹缝生存"的方式。

 

我本来一度想降低更新公众号的频率,后来是真的喜欢这种方式。为了更新,我可以坚持发现日复一日里的美好,坚持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和高效输出。每天只要一小时,就可以有满满幸福感了。

而其他的无用爱好,比如追剧追综艺看电影和追小哥哥,真的是支撑我度过人生至暗时刻的强心剂。

不务正业,又丧又治愈可以戳这里《裸辞银行后的间隔月,我怎样度过的?


因为对生活美好面的喜爱,才能有勇气面对不怎么样的人生,才想去尝试和改变现状,追求更好的东西。

我的经济基础以及能力范畴,虽然没法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相提并论,可我想做的事,也没有天才,跨界高手,斜杠青年那么专业和困难复杂呀。

我也不是要去读耶鲁,拿世界冠军,做极限运动,不会因为喜欢,就一定要成为某个领域的top。


想学第二外语,却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很沮丧,把时间放长,哪怕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到我50岁才能做到日常交流无障碍,那我剩下的人生依然可以受益。也可以开始第三外语。

想写东西,想录歌,现在都可以轻松做得到,不在意观众多不多,放平心态就好。

想去旅游,攒攒钱,攒攒假,最近独立搞了好几个签证和攻略,才发现最难的是开始的第一步。


越知道自己的平凡渺小,就越想去不求回报的多尝试一下,做不好不要紧,干嘛要逼自己事事有结果。没有人规定,只有做得好的人才有资格去尝试。

所以我会努力去做一个"宝藏女孩",想到,喜欢就去尝试,也真心期待,能挖掘自己的惊喜一面。

杂技少女篇:那些年我get的杂七杂八的小技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