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将罂粟的种子撒向金三角?

缅甸之声 2019-06-03



金三角与哥伦比亚、阿富汗与伊朗交界的金新月并称为世界毒品三大生产基地。人们比喻其与罂粟毒品的关系,犹如人身血与肉的关系,深深侵入了金三角人文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金三角不仅出产上好的大烟和高纯度的海洛因,同时因当年泰、老、缅各国的一些民族武装和其他政治组织常在此出没,毒品与政治、民族独立和贩毒武装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影响世界的闹剧。


最初的金三角指泰国、老挝、缅甸交界处的那一小块土地——原指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与湄赛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关于“狭义金三角”的人口总数,一般认为共有3000多个村寨,100多万人口,但确切数字谁也弄不清楚。这块三角洲土地肥沃,一年几熟,物产丰富;每年三四月份,庄稼一片金黄,金三角最初因此得名。现在,人们对金三角“金”字的理解,是指这里出产的毒品为毒枭们捞取了以恒河沙数计的美金。


泰国清莱府位于清迈以北,是“狭义金三角”的起点,坐落湄公河畔,自古以来就是泰国北部的重镇,据说最早是由泰国的曼格莱王于1262年建立的。在它的领地内,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一眼望见泰老缅三国,这个地方就是清莱府的清盛,站在清盛北望,它的左边是缅甸,右边是寮国(老挝)。这里是狭义金三角的腹心之地。


国民党残军从云南逃出边境后强行进入缅甸、泰国,最高指挥部就设在离清盛很近的美斯乐,当时这个地方叫“和平村”,又称“自立村”,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如今的美斯乐,全村仅有八九百户人家,六七千人,主要居民是当年国民党军残部的第二、三代人,原残军官兵多数已经亡故,目前在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


真正的毒窝变成了“广义金三角”。在美国国家缉毒署标有地理坐标的东南亚地图上,发生变化后的大金三角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越南的莱州省,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带以种植罂粟为生的各国人口超过一千万人,主要分布在萨尔温江流域至湄公河流域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由两条边线连接的三角顶端已直指缅甸和印度边境地区,三角形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中国抗战输血运输线”的史迪威公路北线。原来的金三角形变成了一个“像倾斜了的宝塔状”,整个宝塔横亘在泰国、老挝、越南和缅甸,塔身的70%在缅甸。


目睹金三角这罪恶的渊薮,人们不禁要探究:是谁首先把罂粟的种子撒向了金三角?使这块几乎一直与世隔绝、根本不知鸦片为何物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今日的毒窟?西方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是——英国人。早在1824~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国刚开始侵入缅甸不久,东印度公司便把大量的罂粟种子运进了掸邦;1886年1月英国吞并缅甸全境后,强迫掸邦人民大规模种植罂粟,鸦片产量亦十分可观。英国殖民者曾把这里生产的鸦片大量运到中国销售,牟取暴利。此后,罂粟花便在掸邦地区一直盛开,并一度蔓延到缅甸的克钦、克耶、曼德勒、勃固、实皆、马圭等邦。

  

英国殖民者是金三角罂粟的最早播种者。当时,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是1600年经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特许状,由一群大商人组成的。17~19世纪,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同中国、印度、荷属东印度(今印尼)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进行贸易的开路先锋。它把茶叶、瓷器、印度印花布和咖哩等日常食品和日用品运到欧洲,并取得同亚洲贸易的垄断权。但自18世纪起,他们就开始传播鸦片种植与销售毒品。到1948年缅甸重获独立时,鸦片种植已遍布了整个掸邦高原和中国、泰国、老挝部分边疆地区。英国殖民者在金三角犯下了严重罪行。


从那时候起,局部的、大面积的、冲突规模或大或小的“鸦片战争”此起彼伏。1729年,不堪毒害的清朝政府首次发出禁吸鸦片的禁令,又于1743年发布禁止栽种罂粟的禁令。1796年、1800年先后严令禁种罂粟,但都阻挡不了英殖民主义者不断向中国贩卖鸦片。1840年,中英两国还为此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那时英国人输往中国的鸦片主要是在印度和英属缅甸种植的。从1767年始有记载,到1824年英入侵缅甸止,共57年,每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总计228000箱。一直到1915年,英国人仍在向中国输出鸦片。看到英国人从鸦片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法国人也垂涎三尺,便组织印度支那的富商大贾,从金三角向自己控制下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大规模贩运鸦片,抽取巨额税金。以后干脆直接派“专家”到越南、老挝北部地区,向苗、瑶、佬、傣等土著居民传授罂粟种植,鸦片收割、提炼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使这些地区的鸦片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和英国一样,法国从鸦片贩卖中掠夺了巨额金钱。据统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从印度支那获取的金钱总额中有一半来自鸦片贸易。


法国为20世纪惟一公开贩毒的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印度支那,为了对付共产党,他们和当地的部落酋长再次联合起来。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法国人购买土著民族生产的鸦片,而酋长们则答应"协助"法国人攻击共产党。这样,在老挝西北部地区,即金三角中属于老挝的那一部分,罂粟种植和鸦片贸易依然保持着“繁荣局面”。为了筹措资金,法国殖民当局向一些商人发放鸦片专卖执照,由他们定期向殖民当局缴纳税金。由于英国的鸦片贸易停止和中国人民的觉醒,鸦片来源困难,法国人于是选择在越南西北部和寮国(老挝)广为种植,并派出专家到苗族地区传授种植技术。由于当时战火四起,鸦片运不出去,法国人在西贡就地公开销售,这是20世纪西方文明史上一大另类奇观。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帮助南越吴庭艳政权作战,填补了法国人撤出印度支那后留下的“真空”。美国政府如法炮制,派遣中央情报局官员,帮助老挝山地民族(主要是苗族)中的反共酋长们训练、组织武装,发给精良武器,拉他们打击越共。在美国答应购买他们种植的鸦片后,才换得山地民族的支持。最初,美国把收购的鸦片运回国内提炼成麻醉药品,供医疗部门使用。但面临供大于求无力“消化”后,美国开始与毒枭合作,虽不直接插手销售,却交给毒枭们转而向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地区推销。这样,在东南亚地区就陆续出现了许多贩毒集团。在鸦片收割季节,他们汇集金三角,疯狂收购。而在越南作战的美国士兵为了寻求刺激,也大量吸食毒品。而且除自己吸毒外,还利用种种便利条件把毒品夹带回国,以贩养吸。一时间,越南的西贡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毒品集散地。东西方意识形态交战的恶果首先报应在这些驻越美国大兵身上,然后他们又把“白色魔鬼”带回了美国。


金三角生产的各类毒品悄无声息地流入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不得安宁。一般专家认为,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达67000公顷,其中缅甸最大,多达6万公顷左右;泰国和老挝各为3500公顷。一般年产鸦片1200吨左右,有的年份高达1500吨。缅甸种植面积大,产量自然就高,年产量在900~1200吨左右;老挝年产量为200~300吨;泰国产量相对不多,仅35吨左右。在金三角地区,鸦片贸易是一桩公开的买卖,任何人都可以像购买其他日用品一样在集市上买到鸦片。


60年代以前,从金三角走私的多为未经提炼的生鸦片。此后,走私出去的主要是海洛因,因为从鸦片中提炼出的海洛因(约每10吨鸦片可提炼1吨海洛因)既可吸食又可注射,体积小便于藏带,适合走私贩运,在西方国家十分畅销,而且价格昂贵。金三角出产的毒品中,每年有50~60吨海洛因走私到东南亚和美国等地。为了将毒品运出,毒贩挖空心思,想出许多妙法:如藏在豆芽清洗机里,塞进瓷塑像里,密封在马口铁罐里再贴上荔枝罐头标签,或者把毒品缝进出口的金鱼肚子里。还有的把毒品装进避孕套吞咽到肚子里,更有利用肛门或女性身体藏带的,还爆出在其出口的柚木中钻洞镂空藏毒贩运到广东的大案。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