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携,书写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卷” ——武清区与围场县扶贫协作纪实(附评论)
冀北山区,渤海之滨,山海相携,情义和鸣。清清的滦河水,日夜不停奔涌入津,送来甘甜……
三年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背景下,在天津市与河北省“1+4”合作协议指引下,天津市武清区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县”)携手,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输血与造血并重,授鱼与授渔并举,发动更多力量、调动更多资源、激发更多内生动力,滦河两岸、山海之间掀起脱贫攻坚热潮。
武清区帮扶围场县项目巡礼
自2017年2月两地建立结对关系以来,武清区坚决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指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七大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夯实帮扶举措,合力推进、强力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 1亿元,其中市级资金20600万元,区级资金9970万元,镇级资金486万元,实施带贫产业项目60余个,直接、间接带动2.9万余名贫困人口受益,助力围场县于今年2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难隔两地深情厚谊
“老张最近身体怎么样?现在都能下地走路了,比我上次来时看着好多了!”
“好多了!好多了!”
”
仲夏时节,濛濛细雨中,武清区挂职围场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继群来到半截塔镇要路沟村贫困户张富家中,见到“亲人”,张富高兴地从屋里迎出来,紧紧握住了刘继群的手。
2019年张富因中风偏瘫失去劳动能力,这个小家一度陷入困境。为了让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重燃希望,两地扶贫干部费了不少心思。除了第一时间争取低保和各种补贴,还充分发挥天津市武清区扶持的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带动作用,在利益分红的基础上,为张富妻子安排了公益岗位。
“武清来的帮扶干部经常到家里看我,生活上的事他们都替我想到了,现在我的腿逐渐好转,生活也更有信心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张富的话朴实无华,却是对武清挂职围场县扶贫干部的最好褒奖。
挂职围场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龚建兴,由于长期在高寒地区高负荷工作,2019年突发急性心梗,通过及时手术,置入心脏支架,最终才转危为安;挂职围场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副主任韩玉鹏,用脚步丈量脱贫攻坚前进之路,紧盯扶贫项目进展,卡死时间进度,确保每一分帮扶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不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挂职围场县供销社副主任李彤,时刻谨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总体要求,在即将卸任之际,毅然向组织申请延长一年帮扶期限;挂职围场县银窝沟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祖德金,连续参加战“疫”、战“贫”两场硬仗,誓要把自己的知识、诊疗思路,留在围场,惠及百姓……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武清扶贫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在日夜交替中坚守、在四季更迭中摸爬,从产业基地到田间地头,从文化教育到医疗保障,他们用心用情地帮扶带动围场县呈现出一幅干群齐“赶考”、合力奔小康的脱贫画卷。
一条滦河水,津承两地亲。
三年来,武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围场扶贫开发工作,区委书记戴东强多次带领党政代表团亲临围场县指导工作,深入调研、把脉开方,两地乡镇、村企、合作社等对接互访交流数百次之多,累计选派党政干部3人、专业技术人员61人,均安排在一线从事扶贫工作。武清区始终秉承“一家人、一码事、一块干”的宗旨,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精神面貌,在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帮助围场造血生肌,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打通了小康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
产业扶贫铺开幸福路
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三年来,武清帮扶围场县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5个,159个贫困村全部覆盖,总装机规模为4.89万千瓦。电站由政府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维护费用外,其余发电收益用于扶贫,这就像一个“阳光存折”,为围场县的扶贫事业不断注入能量。
“别小看这一块块小小的太阳能板,它投入少,积蓄的却是脱贫攻坚的持续动能。”东岔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克勤介绍说:“只要出太阳就可以赚钱,光伏让困难群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光伏扶贫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真正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武清区把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根据围场县海拔高、光照时间长等特点,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村级光伏电站扶贫项目,为地方脱贫攻坚创造更多机会。
“村里有了光伏扶贫项目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孙子也在光伏电站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东岔村村民刘万财深有感触。阳光照亮脱贫路,在武清帮扶围场县光伏产业的带动下,昔日贫困户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东岔村实现了精准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围场县东、西、北三面分别与内蒙古的喀喇沁旗、松山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一直以来就有养羊的传统,但由于品种不优,销路不开,肉羊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2017年天津市武清区与围场县开展“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帮助围场县改良品种、升级产业、打通销路,几年来,围场肉羊产业迈入了“5.0”时代。
在项目推动过程中,武清帮扶围场工作队成员多方协调、深入调研,把项目落地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创新提出“五个一批”带贫模式。武清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88万元,为1182个贫困户购买了项目股份,每年每户可以获得300元分红,3年后本金返还。此外,还有投母收羔、入企就业、寄养托管、订单采购4种带贫模式。家住兰旗卡伦乡下新房村的金建中就是“五个一批”带贫模式的受益人之一,患有肾病的他不能做强体力劳动,入企做了门卫后还享受资产收益分红。
“做门卫比打零工轻松又稳定,天津武清带来的好项目好政策让我受益很多!”金建中说。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如今,围场县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部分扶贫资金集中投向特色产业和优势农牧产业,产业扶贫项目在围场群山遍地开花,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一把“金钥匙”,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发动机”,围场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真正从贫困中“走”出来,走上了一条稳稳的幸福路。
答卷镌刻在人民心中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必须抽丝剥茧,逐项分解,才能稳定脱贫。围场到底“困”在哪里?
据统计,截止2020年1月1日围场县有贫困户582户1217人,贫困发生率0.28%。其中因病因残致贫495户,占比40.67%。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为啃下因病致贫这块“硬骨头”,武清区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为主攻方向,一方面加大医保报销力度、完善大病保险等制度,让困难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另一方面,从建设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入手,不断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我这个老太太可太有福气了!”在南山咀乡卫生院,正在住院的78岁贫困户于自芳老人高兴地说,“以前卫生院条件不好,我都去县医院看病,现在这条件多好,又干净又清静。”不出家门就看好了病,老人住院这12天才花费71.4元。
老人的儿子给算了这么一笔账,以前俩人去县医院看病,住院16天,来回路费至少得100元,住宿、餐费至少2000元,看病报销60%后还得花上2000多元,一趟下来,至少需要花费4100元。现在同样的病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看,医药费比县医院少,报销比例提高了,还有医疗保障救助政策,全部花费只有71.4元。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让于自芳老人不仅温饱不愁,而且看病就医有了保障,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底气。从拿药怕花钱到治病少花钱,从小病难出门到出门就看病,生活在围场的群众都切身感受到健康扶贫春风的阵阵暖意。
没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就没有奔小康的硬件支撑。
据统计,武清为围场县建设桥梁11座,板涵2座,修建防洪堤4500余米,治理山洪沟800余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利益。今年,武清区又投入帮扶资金1300万元改造甘沟口至南山咀农村道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道路拓宽及路面硬化。改造后,将惠及3个乡镇8个行政村,2863户9796口人。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在克勒沟镇西部4公里处的大苇子沟村,一栋崭新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拔地而起,一间间组织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村干部“走读”的没有了,沉下心来干事的多了……
“从2000年担任村干部以来,村委会一共搬了六次,一直没有集中的办公地点,村民盖一个章就需要跑好几个地方。”克勒沟镇大苇子沟村“两委”委员王振兴说。
自1995年以来,大苇子沟村一直租用铁路废弃房屋,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党员活动室、文化书屋、便民服务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条件差,办公设备不足,村民没有活动好去处。如今,白墙、灰瓦、黄底的党群服务中心设备完善、功能齐全,基层党员不仅有了“家”,群众办事也更方便了。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武清区的帮扶。
“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我们事情有地方说、活动有地方搞、会议有地方开,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干工作也更有劲了。”克勒沟镇大苇子沟村“一肩挑”张文虎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不仅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变。“以前是村干部帮助我们脱贫,现在是我们想要凭自己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正在党群服务中心院里修整路面的张伟勤一边工作一边说。
有一种情谊叫心手相连
有一种牵挂叫两地情深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
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
奔流不息的滦河水
把武清区和围场县紧紧连接
武清区倾力帮扶围场县注重
扶“基”、扶“业”、扶“智”、建“制”
在越来越紧密的交往中
两地共绘脱贫攻坚蓝图
同奏决胜全面小康交响曲
评 论
两地一家亲 携手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承诺分量十足,意义深远。
2017年2月,武清区与河北省围场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自此,相距440公里的两地人变成了小康路上的一家人。
四年来,3.1亿元的市、区、镇街三级资金投入,全县6.8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4.73%降至0.28%……数据凸显出沉甸甸的脱贫成就。2020年2月20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围场顺利脱贫摘帽,跨出从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靠的是基层干部不辱使命的担当,靠的是无数群众的苦干实干。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结对认亲、社会帮扶,“鱼渔兼授、志智双扶”,四年来,两地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征程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更建立起了浓浓亲情。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需要我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以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以“四个不摘”的承诺和担当,武清、围场同心同向同行,全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乘势而上,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文字:庞俊彤 仲夏 姜硕
图片:董鑫 陈九志 庞俊彤 仲夏 姜硕
评论:张东伟
视频:石勇杰 杨雨涵 仲夏
编辑:仲夏 姜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