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死而生:在灰暗的日子里相互取暖

南野 辣豌豆 2023-07-22

我真的没想到会有播出事故。

就在前不久,家中的一位老人去世。我们全家人都非常难过。我开始想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我想不通。

本来想去找老稻单独聊聊,后来一想,老稻的道行也就那么回事,就跟他说,咱们做一次直播吧,聊聊死亡。

老稻说好哇!

老稻是那种甭管你说什么,他都会说“好哇!”的人。

我估计我要是说:咱们开直播聊聊屎怎么样?他肯定会说:“好哇!你能吃多少?”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两个人对谈,结果他拉来了七八个人,还为此建了个群。在开播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的感想。这让我觉得,自己写那一页半的提纲简直不值一提。

就在开播的当天下午,我接到消息,我远在东北的大伯父去世了。

我当时就觉得被人迎头敲了一棍。

“那咱们还播吗?

“播!”老稻说,“MD,我就不该起这个倒霉名字。”

真正开播之前,我们都努力装出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来。调整音量,试琴声,试人声。好可惜,我练了两天的一首口琴曲没办法在直播里吹,音频质量太差,根本听不清。只能剪去后边的口琴部分,弹琴唱一首歌。

《别哭,我最爱的人》

这是我千挑万选,最适合这个主题的歌。

歌词是作者少年时期企图自杀时写的一封遗书。后来经过家人劝阻,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遗书留下来,变成了这首“神曲”。

南野君翻唱

我说,我想用这首歌,来悼念一下这个冬天去世的人们。随后就开始了我今天的讲述

【对死亡的最深感触】

小时候,我觉得我永远都不会死,或者说,死亡这件事离我太远。

甚至后来在看了很多灾祸的新闻,也还是觉得这件事离我很远。

直到我大学毕业数年之后,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去世了。

我当时浑身的毛儿都炸起来了。

上学的时候我们俩关系相当好,老在一块儿喝酒。后来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关系,还合作过。人特别好,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

死因是什么呢?脑溢血。

我这哥们儿是一个录音师,工作状态基本上是24小时随时待命。平时就睡在录音棚里,活儿来了爬起来就干。

因为工作压力大,就拿喝酒当解压的方式。

时间长了,身体就越来越差。

去世的时候才32岁。

葬礼的时候我们好多同学都去了,还有他在台里的同事。念悼词的还是个挺有名气的主持人。

他母亲很年轻,更年轻的是他老婆,看上去像是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

我当时看着她们俩,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最好的哥们儿去世了,我不知道该对他的母亲和妻子说什么。

回来之后,有好长时间我都缓不过来。

同学再见面,都互相提醒,要注意身体,不要拼命工作,工作是做不完的,命是自己的。

但说归说,大家还是照样熬夜干活儿,照样喝大酒。熬夜是为了挣一份工资,喝大酒是为了排遣工作中的不愉快。

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这事过去三个月之后,我开始频繁做梦。每个梦里都是我这个去世的同学,我们在一块看片儿,聊电影,聊工作,聊女人,还相约一起去食堂打饭。

还是那张笑脸。

每个梦里,他都在对我笑。

我有个朋友说,你给他烧点儿纸吧,没准就不做梦了。

可我想梦见他,还想再跟他聊聊呢。

后来我真的买了些纸钱,五百亿一张的,好几捆。烧的时候也念叨:“没事儿可以到我梦里,咱们再聊聊。”

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梦见过我这个同学。

以上,是我在直播的时候说的一个小故事。只占我发言内容的五分之一。下边就需要把时间让给其他朋友了。

然而从这个时刻开始,这次直播才刚刚进入正题。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讲述自己的遭遇。每一个故事,都是挤进眼睛的一滴柠檬水。这期间,我数次关掉视频,偷偷落泪,不,是泪奔。

由于涉及到了很多的个人隐私,整个直播中,老稻没有录音。在这里,我也不能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但是经过讲述者的同意,摘抄几段:

讲述者一:
很感谢南野提议了这样一个向死而生的话题,让我在逆流成河的悲伤里黯然心碎,独自流泪的时候,看到大家。我看到遭遇巨大病痛时那明亮的生命传递出来的生的喜悦。看到有人像我一样也在苦苦追寻生活的意义,看到有人超脱生死,淡然面对生活的态度。生活中太多的悲伤,有一点点快乐就够了。
对于这件事,我一直心怀愧疚。南野说“那不是你的错。所有人都不认为那是你的错。”**说“你那时候还是个孩子,那不是你的错。”他们的安慰仿佛让我卸下背负多年的重担。
讲述者二:
我们说再多,也只能是从别人的死来思考我们的生。一切都有天意,既然我们还活着,既然我们不愿相信自己所爱的人离开的事实,那就请相信,凡是你所爱过的,必定希望你过的好,必定不愿意让你为他的离开而有罪恶感。所以,我也可以把对故人的歉疚说成是一种不敬。为何不相信他去了极乐世界?去了永生的天国?
讲述者三: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死亡,反倒不会恐惧。因为它是每个人生命的终点。
死亡并不沉重。沉重的,是生活本身。
日光之下无新事。理解了这点,就能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寻常与无常。
当我们在心里不把死亡太当回事,就能自由活着:真正理解,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有时候觉得,上帝让我生病,是为了让我更清醒地面对生死。是一种馈赠。第一次,我还没升华到位,又再给我一次。虽然看起来“严重”,又给了我一线生机。

让我震惊的是,这些看上去漂漂亮亮的俊男美女,背后居然有如此境遇。

没有人敢打断他们的讲述。

我当时感觉,就像是一个满身盔甲的武士,将自己的甲胄全部卸下,颤巍巍地剥开层层纱布,将伤疤刚刚长好一点点的嫩肉给我们看。

然而,就在直播过半的时候,也就是几位朋友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某人突然泣不成声。瞬间整个直播陷入停滞。

当时我脑子里过的,是一遍遍的让人痛不欲生的场景,我看到的,我经历的……无法自拔。

我心想,完了,直播翻车。

我想去找屏幕上的开麦按钮,无奈眼前一片花。

这时候,有位美女朋友冷静开麦,她说了什么我现在完全记不得了,只记得安抚了前面几位讲述者,表示同情,表示理解……这才算是救了场。

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迟了一会儿,打开视频和声音,对着手机仍然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后来,还有几位大哥,也稍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我就觉得,这些人都好渊博啊!怎么会有人读过那么多的书?而且还能把书中的内容记得那么清楚。这还不说,他们还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说法。

他们说的,包括对我最初将的事情的解读,都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有一部电影,可以放到我最喜欢的100部电影之中,叫做《充气娃娃之恋》。其中有一个情节我特别喜欢:一个有自杀倾向的男人周围坐了一圈大妈,她们有的在织毛衣,有的在品茶。男人问你们为什么不说话。那些大妈说:“这是我们村子的传统,有人遇到不幸,我们就这么围着他坐着。”

电影《充气娃娃之恋》

和今天的感觉非常相似。但是后来的发言者,不仅仅是围在遭遇不幸的人周围,而是纷纷讲出自己相似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分享着,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怎么想明白的。

这真的让人感觉很温暖,温暖得我都想落泪。

后来,我是真的想把气氛再次挑起来,聊些高兴的话题。

虽然将死亡作为这一次的主题,但我还是想分享一些积极的东西。

比如这三年来:

在不能走出家门的日子里,我自学了篆刻,并且把它变成了暂时谋生的手段;

重新开始弹吉他,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吼两嗓子;

最近刚刚开始学习半音阶口琴,让我能在吹一首曲子的时候全神贯注;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练字;

我认为,目前除了保护好自己的健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把心情搞好,一定要让一天之中高兴的时间比不高兴的时间长。

这三年,我们接触了太多的负面消息,负面情绪。如果听任它们肆虐,那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变得特别糟糕。

我非常感激这些群,让我认识了好多好多的朋友。大家相互温暖,互诉衷肠。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个异类。

所以我想说,向死而生,我理解的意思是:死不需要勇气,活着才需要。

以前有位长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在此分享给大家,作为结束语:

“活着就是效益。”

附注: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哲学理念。

他在书中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来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

这种延长是“内涵性”,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看淡各种功名利禄对我们精神上的诱惑。

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

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