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高高的“马头墙”里,挖呀挖呀挖!

2021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誉为“最后的原始部落”

有着近400年建寨历史

位于云南临沧的佤族翁丁古寨发生火灾

104间老寨房屋被毁点击图片看火灾前的原始部落古建筑是岁月的回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文化的积淀

毁于大火,令人痛惜


马头墙一看到马头墙,就会想到承载“徽商”文化符号的徽州古民居那么,徽商在防火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在马头墙里能挖到什么宝贝呢

一起来看!

>>>靠隔离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这种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高出屋面的马头墙,相邻民居发生火灾,可以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徽州古民居的底层外墙一般不开窗,二层以上才有窗户,窗框用不可燃材料如砖制成,虽然笨重,但却有很好的阻火功能。

此外,徽州古民居的门框用条石或砖砌成,门扇则是用水磨砖把里面很厚的木板包护起来,再用圆钉把水磨砖紧紧地固定在门板上。不仅美观,而且门外一旦失火,大门一关,就可以拒火于门外。>>>备水源

徽州古村落大多临水而建,既有“风水”之说,又可确保水源,有效防火。一些住宅附近没有水源,民居的天井内就会用大水缸代替,以备紧急之用。

太平缸

>>>重防范

昌溪民居族规“洋油、烟筒、火熥一概不准上楼”

徽州居民多以宗族聚居,为保护共同利益防范险情,容易达成共识。据安徽歙县昌溪吴氏宗谱记载,元代中期兴建的“太湖祠”未竣工就遭遇火灾,重建时就在“太湖祠”前建荷花池蓄水防火。吴氏先祖从惨痛的火灾教训中认识到防火重要性,在村落总体布局、水源建设、建筑防火等方面精心筹划,不断完善防火体系,并给后裔留下遗训:“宁可三日无餐,火不可一日不防”,千百年来,昌溪吴氏后裔遵从祖训,防火意识代代延传,百世不变。

>>>设逃生

徽州建筑大致呈棋盘状,采用减少对外出口,增加内部通道的方法,实现逃生与防盗功能。长街纵贯南北,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宽2米至2.5米不等。横街横穿东西,宽1米到1.5米不等,此外还有东西向的小巷。横街、小巷穿插在长街之间,把古村切割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地块,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消防分区。火灾发生时,高墙对峙的横街小巷就成了防火隔离带和居民逃离火场的安全通道。


徽商,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历史极负盛名,精神传承至今他们居安思危,及时吸取教训事前防范,化解风险的做法

至今仍值得借鉴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安徽消防在线 滁州消防
●编辑:董臣

推荐阅读家长们注意了,这种游乐设施千万小心!
如何给基层消防员减“副”?


投稿邮箱:yjgltougao@163.com

您的点“”和“在看”     
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