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姓名是三个汉字
1945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宪章》的签字仪式上,由于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中国代表团排在首位,而在中国代表团中顾维钧作为宋子文的代理又成为首席代表,也便成为第一个在宪章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的人。“顾维钧”,这三个汉字首先出现在《联合国宪章》署名上。而作为顾维钧此人,熟悉民国史的朋友自然不会陌生,他被誉民国第一外交家。(来源:网络综合/江淳编辑)
在民国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顾维钧凭着自己的硬实力,挤入了民国名人行列。24岁以博士的学位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7岁便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成为外交部长。他被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称作是:”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英国媒体曾发表专栏这样评书顾维钧:“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了……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1912年5月,顾维钧出任内阁秘书,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作为外交官,他几乎得到了所有外交官员都梦寐以求的职位: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的代表、联合国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外交部长、驻法国公使等等,甚至他是做过几个月的代理国务总理。当然还有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1957年还担任过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
在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顾维钧刚刚而立之年,虽然在中国代表团中,当时的他位居后进,但是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要么干脆拒绝出席,要么出席了缄默其口。是顾维钧勇于发言,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那次精彩的发言,得到了美、英等国家领导人的纷纷祝贺,也成为了当时新闻报纸的头条。
后来顾维钧在和会上的斡旋,几乎独自支撑了整个中国代表团。他希望中国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应得的权益,最终,在争取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正是顾维钧在这次拒签和约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次的巴黎和会,顾维钧因为捍卫了自己祖国的权益和尊严,而逐渐闻名于世。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与丘吉尔会面
顾维钧在退休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回忆录。截止到1976年,他历时17年完成了《顾维钧回忆录》。在这份回忆录的英文稿件月1万1千页,他在把回忆录英文原稿赠给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时说曾说过唯一遗憾的是这份回忆录太长,他风趣的说这是由于自己服务公职太早,超过了半个世纪。如此规模浩瀚的回忆录,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这份回忆录口述时长超过500个小时,为了完成这部回忆录,先后有4位博士、5位打字员、2位帮手参与其中,顾维钧为此花费了约25万美元。
在完成了自己众多的伟业之后,1985年11月14日,顾维钧在纽约的寓所里无疾而终,享年98岁。在近一世纪的生命旅程里,他经历了动荡、战火、和平的年代,书写了自己传奇和精彩。现如今,那本《顾维钧回忆录》依然静静的整齐的摆放在图书馆里,只是很少有人问津了。但这份记录了半个世纪的回忆录,和顾维钧一样,记录了一段传奇,也依然是一笔财富。
1945年6月26日, 中国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联合国宪章》载明的“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
@鄢烈山:《联合国宪章》载明的“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竟然是中国代表最先提出来的,超越基督教和欧美,是世界各种宗教和民族国家共享的。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吗?
@潘石屹:我请教一位美国学者,普世价值是怎么来的?谁先提出的?知道了来源我们好批判。他说:是中国人提出的,最后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和同意。他的说法惊我一跳。他说:1945年,人们从两次世界大战中走出来,思考着如何避免战祸,有持续的世界和平。五十多个国家代表聚在纽约起草《联合国宪章》,只有人类有共同价值观才能避免战争。先起草了一稿反复讨论,马上就要签字了。中国代表反对,理由是这一稿“共同价值”是基于基督教的、上帝的,不能含盖信仰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没有共同价值观,就避免不了战争。大家采纳了中国代表的建议,于是就有了今天《联合国宪章》中的普世价值。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