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表态,全省支持!深圳迎来30个利好,个个都是重磅!


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全省动员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8月16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倍加珍惜机遇,牢记初心使命,全省动员、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辜负总书记、党中央的厚望重托,不辜负广东父老乡亲的热切期盼。


一要用心体会总书记对广东、对深圳的关心厚爱,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高质量完成《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要深刻领会《意见》赋予广东、深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的重大历史使命,按照《意见》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奋力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先行示范、当好标杆。


三要准确把握《意见》赋予广东、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四要深刻把握《意见》实施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好担当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职责。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牢牢把握总书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确保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 一要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
  • 二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经验、作出贡献。
  • 三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推进建设,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 四要牢牢把握“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扎扎实实落实《意见》部署要求,全力支持深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 一要准确领会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 二要准确领会法治城市示范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
  • 三要准确领会城市文明典范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 四要准确领会民生幸福标杆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 五要准确领会可持续发展先锋的定位,全力支持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会议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全省的大事、关乎全局的大事,是深圳的大事。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振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建设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 一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省委、省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特事特办支持深圳,统筹做好支持深圳各项工作;深圳市要落实主体责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拿出硬招实招,形成工作合力。
  • 二要迅速开展新一轮“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形成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
  • 三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深圳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30个利好,个个都是重磅!


8月18日,

深圳沸腾了,迎来了历史的大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文发布啦!(以下简称“《意见》”)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

为深圳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确定了深圳新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新闻联播也重点报道了《意见》的主要内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意见指出,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确定了深圳的战略定位,即: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法治城市示范,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意见提出的深圳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未来的深圳是这样!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战略定位

——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法治城市示范。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城市文明典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可持续发展先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具体措施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 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 支持深圳具备条件的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推动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

  • 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 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 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 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 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 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 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 支持深圳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

  • 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 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

  • 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提升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

  • 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 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

  • 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

  • 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来源:央视新闻


梳理下来,深圳未来将承担很多重大发展任务,中央直接为深圳带来30个利好,件件都是重磅:

1.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2.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3.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4.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5.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6.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

7.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8.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9.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10.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11.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12.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13.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14.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15.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16.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17.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

18.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19.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20.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

21.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22.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23.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

24.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5.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26.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27.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28.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29.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

30.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

相关文章

深圳地产号(ID:Sfangwang)

构建深圳最大购房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