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 | 十年非遗,「侗见」未来
一直在忙着入村调研和写方案……通道县文化与产业规划项目进展终于和大家见面啦!
此前,乡兴社和涓流慈善信托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工作,协助当地找到文化和产业综合发展的路径。
* 乡兴社由MSC咨询发起成立,我们的工作旨在「让好的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乡村,让想留在乡村的人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 涓流慈善信托关注乡村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将信托的收益捐赠给牙屯堡中学「侗人心弦」艺术团,命名为「涓流基金」。
▲ 古伦村老者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条件。
——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学的思考》
"侗族以歌谣闻名于世。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 侗族大歌 图片来源于肇兴侗族大歌视频截图
十年过去了,非遗名录似乎并没有发挥神奇的作用,以侗歌为代表的侗族文化仍然面临传承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 与村民交谈
侗族没有文字,文化载体的基础本就脆弱,随着外部文化的影响深入,当地青年一代在交流时使用侗语的频率越来越低。而侗族歌谣就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基础上,世代口口相传。
▲ 侗族双歌传承人粟兴贤整理的双歌集,
发音和歌词均用汉语拼音谐音替代
▲ 大戊梁歌会盛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当地组织了每年一度的大戊梁歌会,吸引了不少周边的村民前来观看,但「表演盛会」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传统的(侗族)服装不长这样,男人穿得简单干净就好。这些都是后来特别去定制的。
以前大戊梁歌会都是自发的,大家带着凳子赶到山头,路上就可以对唱。
现在...如果没有政府组织,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自发组织歌会。年轻人都出去了。以前不会唱侗歌讨不到老婆,现在也不靠这个了。
文化如果脱离了生活,就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象征」,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失去生命力,最后固化为一种「摆设」。
一边是世界非遗的记录和国际舞台的表演,另一边是逐渐消失在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以侗歌为代表的侗族文化,正在经历固化和凋零的危机。
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好项目正在帮助侗族文化「走出去」,而我们所思考和探究的是,侗文化对于今时今日的侗族普通人,究竟有怎样的价值。
我们想让侗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历时一个月的调研,我们和当地人一起选定了通道县牙屯堡镇古伦村作为当地侗族村落文化振兴的起点:
村里的老人一直盼着修一栋新鼓楼,「你们来村里,有大变化,(如果)建了(修缮)鼓楼,这对我们很重要」;
新的村小竣工在即,老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如大学生志愿者)引入,让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村里的芦笙代代相传,而现在吹芦笙的人老了,以此为代表的侗族文化正在慢慢流失,乡贤希望编撰一本村志,记录古伦村的集体记忆;
90后村支书为村子和自己做了20年的发展规划,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希望乡村发展的资源共同参与这个过程。
▲ 古伦村航拍图
为激发村落的文化活力,乡兴社计划:
将旧村部楼改造为多功能公共空间,以「空间营造」为基础,激发村落文化活力;
为牙屯堡镇设计、编撰一册《侗文化辑》,作为当地人对外交流的窗口与名片;
协助古伦村乡贤编撰《村志》,将侗族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下来。
这是一个村落力量与外部资源共建共创的一个过程,我们希望打破固有的壁垒和刻板印象,融合侗族传统与现代文化。
因此,我们发出招募,寻找有「侗见」的你:
有「侗见」的建筑设计师,将侗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与当地木匠一起,为古伦村旧村部楼改造提供设计方案;
对民族文化有研究兴趣的戏曲专业学生,与传承人、艺术团学生一起对侗戏、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新;
有「侗见」的平面设计师,擅长手绘,与乡兴社设计师一起参与《侗文化辑》的采编与设计;
人类学研究学者(学生)团队,与当地乡贤和乡兴社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古伦村志》的编撰。
▲ 待改造的旧村部楼
你可能关心:
所有共创者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产生的差旅费用均由乡兴社承担;
共创项目完成后,所有共创者将收获一份「赠礼」作为温情回馈;
除了文化振兴,在为当地提供的长期规划中,还有产业振兴和文旅开发等更多精彩内容,乡兴社公众号将持续发布更多项目动态和共创招募,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成为共创者
或发送个人简介至:
yucca@msc-world.com
zilin@msc-world.com
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