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重磅 | 中兴遭美禁令再敲警钟: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贫血”亟待突破
美国商务部4月16日宣布,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禁令为期长达7年。
美国商务部的此次禁令,枪口对准的虽然是中兴,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在很多关键技术节点上仍然受制于人,亟需苦炼内功。具体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发展所必需的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智能装备、网络连接、工业软件等一系列基础性产业高度依赖国外,产业“贫血”现象严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实际上建立在沙子一般的地基之上,亟需立足体制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协同各方力量合力攻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贫血”软肋。
总的看,攻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产业“贫血”软肋,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本土工业操作系统,需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需要“建平台”和“补短板”相结合,坚持政府输血、企业自我造血和产业补血 “三管齐下”,其中政府输血是基础,企业自我造血是核心,产业补血是关键。
这场产业“贫血”攻坚战,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涉及国家、地方部门、平台提供商、应用开发者、数据采集企业、工业软件企业、设备和自动化企业、工业信息安全企业共8类主体。
亟需加强政府输血:支持四库建设、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培育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事关未来10-15年工业操作系统主导权之争,事关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确立、巩固和强化,打造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伟大。因此,围绕平台公益性建设内容,应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建立部省联动的政府输血机制,一方面建议国家通过专项支持等方式建设“工业四库”和开展平台试验验证,另一方面,建议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企业的应用推广。
一是建议国家建设“工业四库”和开展平台试验验证。第一,支持平台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基于平台建设工业领域的“四库全书”,围绕工业基础原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共性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设开放开源的专家库、算法库、模型库、知识库等“工业四库”。
第二,支持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开展测试验证。《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产业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了2G跟随、3G突破、4G并行到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原因有很多,但是和国家支持开展试验验证加速了产业成熟密不可分。
同样,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是推动平台性能优化、兼容适配、规模应用的关键手段,是加速技术产业成熟、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的重要途径,国家应支持开展平台功能完整性、兼容适配性、安全可靠性、动态重构性,以及平台间数据可迁移、服务可调用等领域的试验测试,促进平台规模化应用推广。
二是建议各地方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用平台”。《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重点在地方部门。一是建议地方部门围绕“块状经济”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地方落地,开展基于平台的异构设备接入、软件工具共享、业务在线协同等服务,带动重点行业和集聚产业整体提升。
二是建议地方政府围绕重点行业主机厂供应链提升需求,鼓励主机厂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定制化、易部署的工业APP,推动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主机厂实现计划、技术、采购和质量的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融通发展。
亟需加强企业自我造血:打造海量工业APP和海量用户刷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
国外领军企业围绕“智能机器+云平台+应用APP”功能架构,构建“平台提供商+应用开发者+用户”的生态格局,抢占工业大数据入口主导权、培育海量开发者的竞争愈演愈烈。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提升平台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强资源整合,打造海量工业APP和海量用户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
一是充分发挥平台提供商的主力军作用。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平台提供商是主力军。当前平台提供商主要由四类企业主导。第一类企业是装备和自动化企业,该类企业拥有设备数据采集和资产建模的天然优势,可基于平台开展设备状态监测、预测预警、性能优化等各种服务。
第二类企业是领先制造企业,这类企业拥有丰富的工业knowhow,可将工业经验、原理、技术等知识封装为微服务模型,供工业APP开发者进行调用。
第三类是软件企业,这类企业拥有通用PaaS平台和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具备将传统工业软件迅速解耦成松散灵活的微服务模型的能力。第四类是大数据企业,这类企业具备强大的工业大数据建模分析能力,在多元异构数据处理、时序数据分析、海量数据挖掘等基础技术和机理建模、流程建模、业务建模、可视化建模等核心应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二是充分发挥海量第三方开发者的生力军作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海量开发者和海量用户之间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开发者开发的工业APP越多,用户的需求就越大,反过来,用户量越大,工业APP开发者就越多,进而形成工业APP开发和海量用户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因此,亟需平台开放开发工具、知识组件、算法组件等工具包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壮大工业APP开发者队伍,推动开发者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创新,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工业APP开发生态。
亟需加强产业补血:夯实“一硬”、“软”、“一网”、“一安全”等平台四基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本质上是速度竞争,谁能抢先一步,谁将取得未来的主导权。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不是一场个人的100米赛跑,而是一场4X100米的接力大战,工业互联网平台表面上是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背后其实是一个国家基础产业的竞争,需要数据采集企业(“一硬”)、工业软件企业(一“软”)、设备和自动化企业 (“一网”)以及工业信息安全企业(“一安全”)共同来完成这场接力大战。
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仅是一场平台之战,也是一场基础性产业的存量之争,需要有关企业共同努力,来夯实“一硬”、“软”、“一网”、“一安全”等平台四基,减少对国外的产业依赖。
一是亟需数据采集企业突破设备联网瓶颈。数据采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当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里,80%以上的机器设备都是没有联网、不会说话的“哑”设备,只有20%的设备联了网、会说话,但是这些设备遵循不同的通信协议,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成为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卡脖子瓶颈。因此,亟需数据采集企业开发、推广各类标准兼容、协议转换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工业数据在多源设备、异构系统之间的有序流动。
二是亟需工业软件企业加大工业技术软件化步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微服务模型和工业APP。微服务模型和工业APP本质上是工业技术的软件化,是人们对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制造全过程运行规律的显性化、模型化、代码化,是承载工业基础技术、行业知识和经验体系的重要载体。工业软件是工业微服务模型和工业APP的重要来源,因此,亟需工业软件企业促进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工业嵌入式软件、制造执行系统等传统工业软件和虚拟仿真、工业数据分析等新型工业软件,提升工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三是亟需设备和自动化企业打破网络协议垄断。近30年来,全球各类自动化厂商推出了成百上种现场总线协议、工业以太网协议和无线协议,协议标准众多且相对封闭,西门子、施耐德、罗克韦尔等自动化企业通过将工业控制设备与制造装备捆绑销售,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标准垄断,工业网络市场主要由欧美企业垄断,工业设备互联互通难,严重制约了设备上云。因此,亟需提升自动控制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亟需工业信息安全企业突破数据安全瓶颈。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全系统、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互联互通,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生产和服务过程暴露在工业互联网上,安全风险不断向工业领域渗透。因此,亟需工业信息安全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强化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对工业生产系统的全方位保护,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
作者:袁晓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工业互联网研究室主任,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参与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发表多篇有关工业互联网深度文章,受到业界关注。
必藏 | 权威解读: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四个基本问题(附PP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