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热播剧《流金岁月》大家有看吗?当我看到女主蒋南孙家的上海复兴路老洋房时,不禁落下了羡慕的泪水。好好住前几天还让大家选择 市区老破小 or 郊区远大新,到了南孙这儿,人家直接拥有「市区老大奢」。
△ 拥有郊区老破小的蒋南孙前男友章安仁被蒋爸爸处处嫌弃只可惜蒋爸爸炒股欠下千万巨债,负罪跳楼。年迈的奶奶又因重男轻女和蒋妈妈关系不好,一家人从此支离破碎。直到地产大佬叶谨言打算买蒋南孙家复兴路老洋房时,我心想:上海独栋洋房都过亿了,她家这种怎么着也得三四千万吧!有钱人真好,欠了一千多万,把房子卖掉,还完债,还有钱足够买房继续生活。谁知道,卖完房的他们竟然债都没还完……
查阅资料之后发现,他们家这种新里洋房,类似现代的叠拼洋房,一般面积在100 ㎡-200㎡,市场价在千万左右。而传说中价格很贵的独栋洋房一般是三面或者四面临空,带有花园,房屋面积在 250 ㎡-450 ㎡ 之间,花园有 100 ㎡-400 ㎡,有些独栋老洋房甚至达到 40万/㎡。5 Prada 租下荣宅 20 年,光修复就用了 6 年
1845 年旧上海道宫慕久和英国领事巴富尔商定了旧上海英租界第一个《土地章程》,这章程在当时租界的存在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规定了旧租界的范围,提供了建立自治机构的法律依据,旧租界内实行西方的管理制度,享有治外法权。1914 年,旧法租界西区大型高级住宅区崛起,其他旧租界很难与之相比。旧法租界在建设该区域时规定禁止建造由木材和土墙组成的中式简陋房屋,存在质量差,防火、安全等问题。必须以欧洲的习惯采用砖头和石块做建筑材料,房屋的设计图则要经工程师的批准。统一高标准,并且日后也需按照同样的高标准进行开发建设。如今的延安中路以南,重庆中路、重庆南路以西,肇家浜路以北、华山路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就在法律上成为旧法租界的高级住宅区,如今很多品质上乘的「老洋房」很多就坐落于此。
这期间的上海包容性极强,给了各国建筑师大展拳脚的空间,如今大家口中的「老上海」风貌大多在那个时期形成。脱颖而出的建筑师也很多,比如董大酉、范文照、赵深等本土建筑设计师,再比如外号「赉安三杰」的三位法国设计师,合伙成立的赉安洋行。
△ 「赉安三杰」的报道,载于《上海日报》1934年7月14日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匈牙利籍建筑师 邬达克 。30 年间,他在上海建成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诺曼底公寓、孙中山之子孙科的住宅等 50 多栋建筑。同济大学博士华霞虹说道:“邬达克的建筑作品早期有西班牙和东欧的情节,后来受到美国 Art Deco 建筑风格的影响,显示了先锋性。” △ I.S.S Normandy Apartments,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 番禺路 129 号,英国乡村风洋房,邬达克上海的家#1. 远东第一豪宅「绿房子」,把女主人从头绿到脚这栋豪宅位于上海静安区铜仁路 333 号,建筑面积 1732 平方米,共 4 层,花了3年时间建造,于 1938 年建成,因为外观和普通洋房区别很大整体为绿色,平时上海人就叫它「绿房子」。屋子里有上海第一台私家电梯,并且至今仍然可以使用!300 平米的超大厨房,12 个颜色各异的卫生间,会自动喷香的化妆室镜子,空调地暖……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为一睹真容都特地从北京前来造访。这栋住宅是邬达克的收官之作,他说:“我可以保证,即使再过 50 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 100 年,我相信她仍不会过时。”屋主人对这「绿房子」也是极度喜爱,据说,1948 年有位外国外交官想用一条万吨邮轮再加 50 万美金现金买下此屋,但屋主没舍得卖,还说“我死,也要死在绿房子里!”只是没想到,最后一语成谶。有句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被誉为中国最后的贵族的贝家,富了十几代,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就是贝家的后人。贝聿铭的九姑姑贝娟琳嫁给吴同文时,贝娟琳的爸爸颜料大王贝润生把哈同路、爱文义路口的一块土地作为嫁妆送给了女儿,因为两条路中间嵌的「同」字和「文」字恰好包含了吴同文的名字。吴同文也是颜料大王,靠着做军用军绿颜料发家,在上海滩上被人称为「绿色老板」从此,绿色便是他的幸运色,所以连房子都用了绿色釉面砖做外立面,而这「绿房子」却把贝娟琳从头绿到了脚。婚后吴同文娶了一房年仅 16 岁的姨太太,从此,他和姨太太住四楼,贝娟琳和孩子住三楼,上下楼坐电梯,完全不会路过彼此房门,互不打扰。文革时,吴同文和姨太太在楼上一起自杀,手拉手共赴黄泉,贝娟琳非常生气,直到 90 多岁弥留之际,仍然和孩子说“不要把我与她们葬在一起,让他俩去要好去。只要将我骨灰倒在黄浦江里就可以了!”在上海陕西北路和北京西路交汇处,有一栋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近一千平方米的老洋房,它现在是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年出版的新版《辞海》就诞生于这里。赌王何鸿燊的实力大家都很知道了,但他背后的家族更为厉害。这还要从她的太奶奶说起,一个人人看不起的妇女,成了豪门缔造者。她叫施娣,是名咸水妹(沿海船上专接洋人的妓女),1860 年与荷兰犹太人何仕文邂逅,同居 14 年,并生有一女四子,女儿何柏颜,儿子何东、何福、何甘棠。渣男何仕文生意失败后抛弃了她和孩子们,带着剩下的所有钱离开了中国。施娣一人扛起了家庭重担,再穷不能穷教育,把握一切机会为孩子们铺路,她的身份在当时社会是非常受歧视的,其中苦难旁人无法感同身受。他的大儿子何东 30 多岁便当上了第一位香港首富,并创立了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何东家族。富有后的何东一直广做善事,扶弱助困。在政治参与方面也十分热心,早在1898 年,就曾在上海救过康有为,安排他逃难到香港,并招待康氏在何家大宅中居住,躲避慈禧太后的追捕。香港以前有句俗语「你以为你是何东啊」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不自量力,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何东在当时香港的地位和身份了。△ 1915年,何东获英皇乔治五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何东家族甚至拥有自己的私人坟场:昭远坟场。位于香港摩星岭坚尼地城以南,可饱览香港岛西边海景,也是一个观日落的好地方,隔海的对面就是太平山。摩星岭可称得上是香港的龙真穴,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何东增加了对上海的投资,随后在西班牙人集中的西摩路爱文义路(今陕西北路北京西路)买了块地,请了克利洋行为自己的建造住宅——Hotung Home(何东住宅)。很巧,他遇到了刚来中国的邬达克,两人一见如故,在建造住宅过程中也有了很多的默契,最终,于 1921 年竣工。 #3. Prada 租下荣宅 20 年,光修复就用了 6 年 2011 年 Prada 从政府手里租下了荣宅,20 年的使用权,Prada 光修缮就花了 6 年。由 Prada 合作了 40 多年的御用设计师 Roberto Baciocchi 负责结构修复,另外一支来自意大利的团队负责修复房子内部各个细节。Prada 的设计总监 Miccia Prada 这样评价对荣宅的修缮:“这是一座精致而细腻的建筑,过于华丽的装饰会毁掉它的美感。”所以,Prada 荣宅 并不只是为了凸现自己品牌的风格,也不是单纯还原宅子的历史风貌,它从此刻开始有了新的生命。△ 画家刘野在 Prada 荣宅举办的个展「寓言叙事」这栋老洋房最初的主人是个德国人,1918 年「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从他手里买了下来,从此这里就成了上海滩商政名流频繁出没的地方。荣家实力有多强呢?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1956 年 1 月 10 日,毛泽东到上海申新棉纺织印染厂视察,这是毛泽东唯一视察过的私人工厂。荣家的后人也都很厉害,荣宗敬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伯父,荣毅仁则在 1979 年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公司,也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中信集团的前身。
时至今日,一栋栋上海百年老洋房在经历修复后,此起彼伏地成为新地标甚至网红打卡地。而没有被修复的那些,则成为居住体验极差的「老破小」。一栋不大的老洋房里住下数十户人家,从原住民到外国人应有尽有。一面演绎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蕴,一面又藏着无法调和的邻里矛盾和安全隐患。
至于那些购买老洋房的人,则要面对高额的修复费用和复杂的产权问题,实属少数有情怀的有钱人之选。每次看到市面上在售的翻新老洋房,都让人不禁感慨原屋主的好品味。也许,老洋房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百年的时光之美加上绝无仅有的地理位置,就让住在火柴盒屋子中的现代人向往不已。毕竟我们的房子,什么时候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
※ 参考资料1.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 2. 「执惠」田聪 - 旧上海租界的洋房是怎么来的?3. 《家族企业杂志》郑宏泰 高皓 何东家族的不朽追求 | 华洋合一与政商两和4. 上海档案信息网 荣宅主人荣宗敬的人生故事5. 小样来了 - 这个号称中国最后的贵族,他们家的女人们可比那些房子还精彩6.一条:上海第一豪宅,100年都不过时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业合作请联系:ads@haohaozhu.com新媒体合作请联系:edit@haohaoz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