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揍娃”第二话:还记得那些年挨过的打吗?

前期回顾:

又是一季鸡飞狗跳暑假时,今天我们来聊聊“科学揍娃”^-^

点击上方蓝字查看


下面“科学揍娃”第二话开讲:


暑假前,大部分人想到未来的画面都是这样的:

好好地在家陪陪孩子,亲亲、抱抱、举高高,下定决心要把自己所有耐心和温柔都留给自己的心头宝。

然而,等真放了暑假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特别是等孩子到了「猫狗嫌」的年龄,每个月都有那么 30 天被他们气得火冒三丈,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控制住自己那蠢蠢欲动的巴掌。

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可有时候孩子熊起来又必须来点「狠招」才行,怎么办?


说到这里,各位还记得小时候挨打的“血泪史”吗

毕竟,谁小时候还不是个“熊孩子”呢

作业没完成、考试成绩差

课文背不会、撒谎说假话

。。。。。。

最害怕的,就是爸妈叫自己全名的时候

接下来,可能就是一场“男女混合双打”

但是,从来没赢过

宝宝不哭。。。


不过,说起打来,70后、80后、90后、00后倒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是70后。那时候可是真打啊,“棍棒出孝子”“黄荆条子出好人”,不打不成器!那时候,家里一般都有兄弟好几个,小的受了罚,大的也得挨揍!原因:当哥哥的怎么没把弟弟妹妹看好?


让你跪就得跪,打的是哪?后背,手掌。黄荆条子、鸡毛掸子都是“刑具”啊。



再说说80后。


对于小编来说,80后,也就是“哥哥姐姐”们这一代人。由于计划生育,不少都是家里“独苗”。这时候犯了错事,挨打的大多都是屁股。刑具么,印象中是笤帚。


不过,这时候一般爸妈打,爷爷奶奶劝。不少人都是因为爷爷奶奶,才不至于屁股开花的。



90后,也就是小编这代人,被打的应该不算多吧。


一个是因为独生子,另一个原因就是爸妈们的观念变了,明白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过,小编印象中还是挨过几顿揍的。


爸妈一生气,直接拉过来朝着屁股一顿打!因为不和爷爷奶奶住一起,被打只能靠嚎,感觉大声叫出来似乎就没那么疼了。



00后,可以说,这代孩子被打的更少了,爸妈以教育为主,说的比较多。但是,“熊孩子”不少,说也不听,真要打了,当妈妈的心里比孩子更难受,有不少打完孩子就自己跑去屋里哭了。小编建议:该打还是打哈哈哈哈。


还有网友统计过常见的打孩子“十大利器”。



1、 巴掌 



杀伤力:60 常见值:100

  天生自带的打人神器,力度和响声都可自行调节,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过被巴掌亲密接触的经历吧?芭比妈咪气懵了的时候那可是逮到哪里就打哪里哦,不过受伤最多的地方还是我们的脸和屁屁。


2 、扫帚/拖把 

杀伤力:70 常见值:100

  此等工具不应该是用来体现女性们贤惠的吗?为何后来会变成教育孩子们的神器呢?小编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莫不是这种工具操作起来方便?而且就算弄坏了,买起来也不用心疼钱了。


3、 皮带


杀伤力:100 常见值:50

  皮带,估计是70、80后最常见的,方便携带,人手一根,简直是打人的必备暗器啊!不过这也是要注意场合的,万一你哪天气晕了,要打人,穿的裤子又不合身,皮带一抽,那就糗大了。

4、竹棍类


  杀伤力:90 常见值:80

这种东西其实在小时候是很常见的,老师们常常用长长的竹棍来当教学杆,心地善良一点的老师就会用正常的竹块来“教育”学生,要是狠一点的老师,那可就是在细长的竹块中间再劈开一条小缝,当竹块打在你身上时,中间的小缝就会跟你的肉肉来个亲密结合,这时候老师再将竹块抽离,那种疼痛感别提有多酸爽了。而且专打你手掌大拇指下面的那块肌肉!

5、尺子



杀伤力:80 常见值:70

  上数学课的时候,这是我们必须用到的吧,有时候惹到老师生气了,直接就抢过你手里的尺子开打,我只想说,老师们都好会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啊!


6、 遥控


 

杀伤力:50 常见值:100

  独特的穴位按摩,穿过皮表直达神经,内置弹簧装备,可减震,父母不会受到力的反弹的伤害,根本停不下来。家长一般在看电视的时候,因为一语不合,操起遥控器就打,用起来十分顺手!

7、拖鞋


杀伤力:85 常见值:90

  这绝对不是包租婆的专属,攻击范围窄,出手威力大,反应速度快且声音效果好。如果选择柔韧性佳的塑料材质还可连发,经久不衰啊!


8、鸡毛掸子 

  

杀伤力:90  常见值:50

此款兵器威力更大更集中,在出招时不需要过多力气就能营造出满屋鸡毛的艺术效果,让你在挨打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人工飘雪的美景,是不是两全其美呢!

9、衣架


杀伤力:70  常见值:100

可大可小,痛感不同,虽然轻但出击快、接触面窄、痛感十足,若非专业被虐待人士实在难以躲避。所以奉劝各位熊孩子,不要在老妈晒衣服或者靠近衣柜的时候惹怒她。

10、锅铲


杀伤力:70  常见值:100

再三劝告熊孩子,在无法自控的找抽时,一定要注意大人在做什么。如果在做饭,他的理智会提醒自己不随手操起菜刀但无法放下锅铲,坚硬的锅铲落在你的身上,锅铲上还伴随着一定的温度,大家想象下会不会有烤肉的味道呢?


大多数人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笑了之。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给父母惹出了不少的麻烦。而父母总是会很严厉的训斥打我们,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疼,他们比我们还疼。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挨打过的人们,在成为家长后,都会放下手中的棍棒,转而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而关于“科学揍娃”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被誉为华人家教典范的刘墉是怎么做的?


对于「揍娃」这件事,刘墉老师说: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揍娃,但打孩子不是为了发泄大人的情绪,也要讲究方法,需要注意这 3 点:


➊ 明确自己的「揍娃」情绪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孩子犯了错,一开始你还很有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孩子不听,你火气上来了,就越来越大声。

再后来吼也不管用了,终于过去给了一巴掌。

当下效果可能立竿见影,孩子认错了,你的怒气也消了,可实际上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只知道爸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次数多了,你就麻木了,孩子只要一犯错,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打一顿就好了」,孩子也慢慢变得皮了,当下火速认错,下次照犯不误。

所以,每次动手前,你要想清楚自己是借着惩罚的名义来发泄自己的怒气,还是理性地处罚,想让孩子吸取教训,改过向善。


➋ 「惩罚」前要约法三章

虽然在情绪足够理性的情况下允许你适当地「揍娃」,但这不意味着只要孩子犯了错就可以动手。

如果你事先已经跟孩子说明白,不准这样那样,孩子也同意,到时候他还违反约定,这个时候才是「揍娃」的适当时机。

有因有果,孩子也会服气。并且就算你重重地打骂了,接下来也应该把火气放下来,跟孩子冷静地谈下一步路该怎么走,错要怎么改。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当你跟孩子约法三章时,正是亲子之间建立互信的时候,所以你必须按照约定严格执法,不能让孩子想着讨价还价,最后他一拗,你就妥协了。


➌ 不动手的「延伸式处罚」效果可能更好

但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延伸式的处罚」比速战速决揍一顿的效果好得多,比如犯错后,假期不能出门,几天不能看电视,帮着做家事……时间效果拖得越长,孩子的体会就越深。

毕竟,打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疼或受伤,也不是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好了,今天 的“科学揍娃”第二话就到这里了!

谢谢您的关注分享!




————感谢您的分享转发————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请联系优秀小学生作文编辑(微信号:18205405880)

学生老师家长投稿请发送至邮箱:474446934@qq.com


往期精彩


1.家长们请注意:下学期语文课本将大变样(教育部通知)

2.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的24条建议

3.同样上学,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必读)

4.教育孩子,去一趟超市就够了。

5.于洁:写给正在焦虑的父母们(深度好文)

6.“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了无数人

7.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级!现在看还不晚

8.“大衣哥”朱之文的悲剧令人毛骨悚然,值得每个人都看看!



投稿请关注公众号后获取投稿信息

长按下图识别关注我们



记得请点一下 "在看" 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