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人的早饭,难道会比武汉差到哪儿去吗?

小二 魔都食鉴局 2019-04-27

问:阿拉上海宁最喜欢吃的早饭是啥?


答:


哎,我编不下去了,你们继续。别总羡慕武汉的过早,广东的早茶,扬州的包子,仔细想想,阿拉上海人的早饭,也是可以很丰富的啊。啊~啊~真是做梦都想将这些点心通通聚集在家门口,这样每天早上醒来就不用为早餐吃啥,去哪里买,而想得焦头烂额了(也可能会因为种类太多而每天陷入选择困难 )。


原以为,要将这些点心安置在抬只脚就能走到的距离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没想到,在我小二最熟悉的大杨浦,就是有一个那么神奇的地方,能将这些老味道通通一把拿下。可能有的胖友早就猜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在安图路上。

安图路,是杨浦区东北角长白社区的一条小马路。它的方位正对“公交118”终点站,旁边就是“安图菜市场”。说来惭愧,身为大杨浦囡囡的我,虽有耳闻,却从来没有去过(羞愧)。因为大杨浦从不缺少美食,我家和阿花离得近,门口就有水丰路锅贴、弄堂鸡蛋饼为首的一系列网红早点


起初这里最出名的并非这片早餐区,而是马路另一侧的“小商品市场”。还记得家里老爷子带我去逛过,那里啥都有卖,鞋垫皮带,钟表收音机,老爷子没事最喜欢在那边淘淘宝。可惜去年由于城市管理,马路市场被叫停,结束了几十年来的使命。没想到另一侧的早饭摊也即将面临拆除的命运。


这条热热闹闹的早餐街,月底也将不复存在了。


在月底拆除前,我还是决定要来看一看,吃一吃。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坐着公交车,六点半就赶到这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虽然此刻没有夜幕也没有灯火,但这里的热闹程度完全不亚于“夜市小吃一条街”,宛如是一个沐浴在清晨,被太阳点亮的“早市小吃一条街”。


在马路对过就能闻到霸道的香味,门前来来往往挑选的食客,有男有女,有小孩有大人有老人,景象好不热闹。


那这些早餐摊位都卖点什么?有哪些好吃的?今天就让我替你们探一探。




既然是早餐摊,当然只在白天营业,周一到五早上五点半开门,到九点半收摊,周末考虑到多数人会睡个懒觉,打烊时间也延伸了一个小时。


就这50米不到的距离,安置了14辆早餐车,放眼望去,整齐划一,像一列美食小火车。每个摊位售卖不同种类的点心,你还能见到一些“濒临绝种”的点心,都是上海老味道。

                             

通通吃了一圈,把一个月早饭的量都吃完了,如果要我给第一次来,想拔草的胖友们推荐,我会打着饱嗝,安利下面这几家,对照着上面的摊位表,别认错了哦。


(推荐店家排名不分先后,挑自己喜欢吃的就好)


 羌饼


这一溜的小小店面从不缺人气摊位,但要数“摊中霸王”的,莫过于这家羌饼摊了。


说它“霸道”绝不是夸张,你瞧瞧门口这排队的队伍,都把隔壁的摊档遮蔽得严严实实。(隔壁老板:宝宝心里苦,宝宝说不出......)


你经常能在摊档前看到这样的顾客——


买完饼不着急拿回家,明知道会把手弄得油油,也要在骑车之前要撩一块先尝为快的 ▼


特地从大老远来买羌饼的年轻姑娘,不顾形象地在街头啃起来,还帮同事代购了两大袋 ▼

不知她是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去上班,反正如果她在地铁或公交上站我旁边,我定会向她发射出一个嫉妒的小眼神,太香了,太折磨人了……


羌饼按斤售卖,一般直接和老板说要几块钱的就行。摊档上挂着小白板,在手写的羌饼字眼上,老板还有心地标注了“qiang”的拼音。其实小时候还不认字的时候,总以为大人们嘴里说的是“枪饼枪饼”。


羌饼现做现卖,搭档的是两个年纪比较轻的小夫妻。老板负责揉面制作,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我第一次看到羌饼的制作过程感觉很新奇,呆呆盯了好久,原来是放在和做锅贴一样的黑口锅煎烤的。


老板娘手执大刀,下刀间毫不犹豫,砧板上传来清脆的“咔咔咔”声,几块钱的饼对应的分量几乎每刀都毫厘不差。


一张饼总是被消耗得很快,排队的时候就怕队伍前有人一下子就买个8块、10块的包了圆,只能眼巴巴再等下一锅出炉了。好在整间摊位永远弥漫着诱人的饼香味,排队时无聊了就猛吸一口,啊,像给肺洗了个的咸香味儿的澡。


羌饼

5元


称了5块钱的,到手后是这么一袋子。


香气被集中在袋子里,还不停冒着热气,我又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


羌饼一定要趁热吃,冷掉后不免会失了口感。拿起一块,表面洒满芝麻,两面金黄。


翻转过来,露出了碧绿的葱花。饼体蜷缩弯曲,面发得不算蓬松厚实,饼的厚度和我之前吃过的几家都不一样(其他家都偏厚)。我更喜欢这种,内里的面粉不会因为过厚而感到干巴巴,带有糯性。这样也更能把饼表面酥脆的口感烘托出来,越呈焦色的地方越是香。


摊位去留:

不知是因为成本问题还是制作手艺复杂,现在上海滩卖羌饼真是越来越少了。月底安图路点心摊位全面拆除,排队的老食客也不免担心起来,队伍里一直小声议论这事的声音,大家都怕吃不到这味道了。当我正想问老板将来的打算计划时,排在我后面的阿姨竟快我一嘴。


  老板,你们月底还做吗?搬去哪里啊?

  就在后面。


老板手活不停,气定神闲地回了这四个字。


听完老板的回答后,排队的阿姨爷叔们个个像是松了口气似的。原来老板已经租好了摊位后面的面门店铺,啊哈,这下不怕将来吃不到了。



 米饭饼


紧挨着羌饼摊的9号摊,也是人气摊位之一。


卖得也是几乎要绝迹的上海人最喜欢的早点之一----“米饭饼”。


做米饭饼的爷叔做这行20多年,在摊位上孤军奋战,又要调面粉,又要摊饼,又要翻面,还要兼顾收钱,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经典的米饭饼的吃法,必定是包油条了,但这里居然能加鸡蛋?我立马要了全套。


米饭饼+油条+鸡蛋

5.5元


结果是我太天真了……以为加的鸡蛋是要将生鸡蛋打在米饭饼上一同蒸熟,没想到就是把提前准备好的荷包蛋夹进饼里 。口味上没什么大差啦,就是更有营养了哈哈。


米饭饼一直以来给我感觉像中式的铜锣烧,比葱油饼啥的都来得健康一些。入口松软,撕扯时还能感受到带着些许韧劲。表面是大米的焦香感,里面是甜甜的酒酿香味。我喜欢将它咬一口放在舌头上慢慢抿开直至变成米糊,这样能最大限度吃出米香味嘿~


Btw,其实我挺想试一下用米饭饼蘸冰激凌吃,像法式松饼那样,味道也应该不差的叭。


摊位去留:

被问起去留问题时,(疑似苏北)大叔露出一脸憨憨的笑容,用手指了指后面的门铺位置:“月底我就搬过去了。”




太好啦,真希望这小时候的味道能一直完好无损的保留下去呀。



 年糕团


11号摊位,相比前两家要冷清许多。


短发阿姨虽然半带口罩,但眉眼之间能感受出她和蔼可亲。扑闪着的两只浓眉大眼,让人感觉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美女。没顾客光临的时候她端坐在小木椅上,有人来立马熟络地起身招呼客人。


这里除了卖卖豆浆,最主要卖年糕团。什么年糕团呢?就是像虹口糕团那种外面是白糯米,里面包油条的糕团。在这里,所有的原料都是阿姨自己调配的。


和粢饭团一样,我喜欢油条+白糖的咸甜搭配。阿姨往里加的油条是老油条,比虹口糕团用的普通油条更香脆。(虹口糕团里加的油条是事先准备好一批,并非现炸出来的,放久早已经没有脆的口感,只能吃个味道)


她的年糕团虽然个头没有虹口糕团的大,但料还是足足的。最妙的是,捏完年糕团,阿姨将它犹如仓鼠在浴沙里洗澡一样,往芝麻糖里滚一圈,使他本洁白身躯上像穿了件灰色的糖外衣。

这步神操作,可把我给看呆了。



年糕团+油条+芝麻糖

6.5元


拿到手后的年糕团,形状如长条的粢饭,只是外层把糯米粒换成了糯米团。

 

肥香的糯米团包裹着香脆的老油条,糯中带脆,层次丰富,趁热咬一口,幸福感随着融化的芝麻糖瞬间爆棚。年糕团在口中轻抿,散发出清新淡雅的米香气。而且糕团不粘牙,可谓老少皆宜。


摊位去留: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阿姨因为租金问题到月底就不再摆摊了,她也说自己到了年纪是该享清福了。在有些年头,字迹模糊的小白板上,透露着她还会做寿糕、粽子。闲不住的她悄悄告诉我:“回去我会在家接受粽子的预定,我包的粽子米道伐要太嗲噢~”



这下又把我的馋虫勾起,“啊,阿姨你有联系电话吗?怎么才能和你订粽子呢?”


“哈哈,我就做做周围邻居和自己朋友的生意啦~”


虽然有点失望,但看到阿姨微笑的脸庞,愿她退休愉快就好呀~



 粢饭、烧麦、高庄馒头


坐镇一号摊的是两个看上去和我家姆妈年纪一般大的上海阿姨。一个穿着白大褂在摊内一会儿忙着包粢饭,一会儿忙着蒸烧麦。另一个阿姨的业务相对简单,白白胖胖的馒头层堆叠起,她专职卖高庄馒头。


买粢饭,我向来有一套自己的配选体系。


  阿姨,要一个粢饭,加老油条,加咸蛋黄,加肉松,还要加点芝麻糖噢~

  好的小姑娘,米要白的还是红的?

  一半一半~



阿姨接收完我的要求,便熟练地开工起来。先向蒸好的米桶内掏出了一团大小恰好的红白糯米团,随即放在由竹片、白布、保鲜膜组成的四方垫板上。再带着手套用手把糯米压平,还时不时把擀面杖竖起,圆头的一端有力的将老油条和咸鸭蛋碾碎融合在一起。最后再将竹片卷起握紧,用擀面杖两边捅一捅,完美收口。


刚把包好的粢饭递给我,阿姨的身影又扑向一旁热气腾腾的蒸笼,烧麦出炉啦。



粢饭

8元


赤色血糯米不规则地拼接雪白糯米,组成一个香喷喷的卷轴。


咬上一口,糯米软香不失嚼性。我的这套独门搭配组合简直无敌,当脆口的老油条在嘴里边嚼边释放出咸香,与之相伴的是咸蛋黄和肉松的沙沙口感,那芝麻白糖不均匀分散在他们之间,咸中带甜,挑动着味蕾,真是推荐大家这样买一个试试呀。



烧麦

  5元(3个)


烧麦一只2元,三只5元。个头不算小,料也塞得足,只只都撑破了皮子顶。


出乎意料的好吃!皮子薄且有韧性,一口下去糯米油光发亮,香气十足。喜欢它的调味,不会齁咸亦或齁甜,也绝不寡淡。酱油味充足,每一口都很鲜,吃完不粘牙。幸好买了仨,一个真不过瘾呐~


摊位去留:

同样残念,阿姨以后也不再摆摊了,我想在拆摊之前,我还会来这儿囤些烧麦放在冰箱速冻室里慢慢品味吧。



 可可牛奶


如果说最受大人们欢迎的是羌饼摊,那小孩子最爱的就是这个牛奶摊了。



一到早上上学点,摊位前就围满了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学生党们,在所有的摊位里,这儿是最有朝气的。


台面上旧旧的泡沫箱里藏着一代人的记忆,就是这种袋装可可牛奶,上海话读“kuku牛奶”。



可可牛奶

  2.8元(一袋)


记得我小时候可可牛奶才5毛钱一包,冬天上学的路上,路边早餐摊的阿姨从保温箱里拿出牛奶,用那种古老的黑色大剪刀剪小小的一个口子,插上透明吸管。拿到手温热正好可以用来捂手。


嗦一口,身子顿时热了起来,要说他多香多浓郁倒真没有,就是淡淡的巧克力味,是记忆中那熟悉的味道。对于从前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天早上能喝一袋这种甜甜的牛奶,已经很满足了。喝完一袋精神满满~


摊位去留:

到三月底这里就不摆摊了,以后阿姨也只能给住在她家附近的居民送奶。惋惜之余,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现报,在周边不远处的水丰路上,除了响当当的水丰路锅贴,旁边的弄堂里也有个老爷叔摆摊卖这种可可牛奶,想找儿时记忆的可以去那里哟~如果你们真去了,千万不能错过往里走就能看到的网红蛋饼,买一个配可可牛奶吃,瑟瑟一一。



 大饼、油条、韭菜饼、南瓜饼、糯米饼


说起早饭,怎么能少得了传统的“四大金刚”呢。而为之首的就是大饼和油条这两个CP吧。(嗯?有人说豆浆和油条才是CP?我不服......)


2号摊位是夫妻老婆档,老板负责做大饼,老板娘负责煎油条。两个人带着口罩话不多,但配合相当默契,有顾客来问大饼油条多少钱,俩人经常异口同声一起回答。


卖的大饼在烘烤炉上摆满,大的小的,甜的咸的,偏油的偏干的,我是没见过还能把大饼做得花样那么丰富多彩的摊子呢。



小饼

2元


这里无论大饼小饼还是油条,价格都是2元一样。小饼除了口味咸甜之分,还有质地干油的选择。像上面👆左边表面芝麻多的就是偏干小饼,右边芝麻少葱花多的是偏油小饼。


我更喜欢葱花多的那款,吃起来油酥味更浓郁一些,小葱味也更足。



大饼

2元


还有这种开面更大的大饼,比新疆馕小那么一圈,价格同样是2元。

 

我觉得这个饼更适合拿来包油条。因为它足够大,能一把包住油条而且不会掉渣。


张大嘴用力咬下一口,大饼相比小饼面粉气息更强,质地更干一些,咬起来跟更有嚼劲。他家的油条比普通摊子卖的都要大,看起来非常饱满,入口松脆。偏干的大饼吸收了油条上的油,所以吃起来不会觉得很油腻,二者搭配简直完美~



南瓜饼

2元


除了大饼油条,摊位上还卖两种甜口味儿的点心,形状圆圆的是南瓜饼。


虽然已经冷掉了,但有表面一层面包糠和白糖加持,口感依旧脆脆的。饼体的南瓜味清新可口,内里的豆沙如果放得再多一些就好了。(2块钱的东西你要求还那么高。)



糯米饼

2元


糯米饼就长得更随性一些,我差点以为它是炸猪排呢。


里面没有馅料,就靠糯米撑场面。软度糯性表现都不错,调味只在表面上撒了白糖,简单原始。


摊位去留:

别慌,老板已经在后面的一排店铺租下了门面,如果以后店面大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堂吃位,顺便把“四大金刚”里另外两个兄弟——豆浆、粢饭加进来玩出花样。



 葱油饼、韭菜饼


夫妻老婆档,这里还有一家。


同样是两口锅,这里老板负责葱油饼,老板娘负责韭菜饼,大家各司其职。


这对夫妻没有上一家大饼油条夫妻来得互相交流多,两个人神情严肃,手脚麻利。和那些上班快迟到还在买早饭的人一样,他们做饼也感觉像争分夺秒。



葱油饼加蛋

3.5元


葱油饼比外面卖的都要大而且厚实,一般我都会和老板说一声“饼煎的老一点”(我喜欢表面微焦脆点的),这次没有交代,拿到手的就是我超乎期待的样子。


刚出炉的葱油饼,有些烫手,需要凉一凉。待微微烫的时候,顺手掰开。你能听到“咔嚓咔嚓”的碎裂声,一层层葱香味和猪油香味慢慢溢出,让人按捺不住。加的鸡蛋里也放了葱花,简直是双重葱香味的暴击。我个人觉得这儿的葱油饼不比什么要排队几小时的“阿大葱油饼”味道差到哪儿去,喜欢吃葱油饼的人一定要来试试。



韭菜饼

5元


老板娘做的韭菜饼人气不比老板差,即使一大早吃韭菜饼口气重,买的人也络绎不绝。它比葱油饼更大气豪迈。制作时,阿姨放韭菜的量绝不手软,几乎覆盖满了整张饼面。


韭菜好吃,春天的韭菜特别鲜浓多汁啊。饼烙得给劲儿,焦香软糯,韭菜鲜脆有味。外加上那一勺自制甜面酱,一挤,便探出了头,别提多醇浓烫鲜了。



 山东煎饼

 

最后要推荐的这家是我觉得意料之外好吃的煎饼,它开在人气No.1的羌饼摊旁边,摊位经常被排队的人遮蔽得严严实实。


绕到人群背后,见缝插针才能一睹摊主芳容。掌管这个摊位的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身上穿的围兜已经泛黄破了洞。从内敛的神态中看得出他的脾气真的好,要是换作其他人,摊位被堵成这样,早就气呼呼哇啦哇啦的“双脚跳”了。


大叔是我观察下来,所有摊位里最少言寡语的人。顾客买蛋饼说完一大堆要求,他就默默点头或最多说一个“好”字。对待制作蛋饼一丝不苟,摊糊、打蛋、刷酱,每个动作都铿锵有力。



山东煎饼

5元


大叔做的煎饼是我吃过最薄最香的煎饼。经过他手上那有力的招式,外层面衣比里面的脆饼还要薄,又加上烘的时间长,所以吃起来特别香脆。


酱给的也超大方,咸中带甜。他用大葱花代替了小葱花,每每牙齿磕到大葱,那股辛辣刺激的味道爆发出来,弥留在舌苔上,比小葱带劲儿多了,还真有点还原山东大饼卷大葱那意思。


摊位去留:

“老板,你之后的摊位找到了嘛?”我一丝不苟地盯着老板,正如他一丝不苟地盯着蛋饼那样。

“没有呢。”老板低着头,脱口而出这简单的三个字,有些坦然,有些无奈。



剩下的摊位相对上面那些没有特别出众的地方,只能属于普通填报肚子的水平,就不多介绍了。你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别急,我们往背后走一走,还有一排门面铺子,也藏着一些好吃的早餐店。推荐的店家有三,这些店并不会因为月底拆除而消失,你们想吃什么时候来吃都可以。




苏北特色大肠肺头粉丝汤


有没有苏北的胖友来和我科普一下,大肠肺头汤到底是不是苏北特色?在网上想找相关介绍,资料甚少


站在店门口,冒着热气的两大锅前穿着花围裙的是老板娘本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家乡口音,好像确实是苏北那边的。


店里主打大肠肺头粉丝汤,也卖鸭胗鸭血鸭肠粉丝汤,有多个组合可选择。


锅子一旁的桌上放着两大盆粉白,已经处理干净的大肠和肺头。



大肠肺头粉丝汤

14元


在开吃前,我本担心汤里会不会有浓重的猪大肠和猪肺本该有的猪骚味,小心翼翼喝了一口,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汤头比想象中更清澈干净,一点骚味也无。大肠和肺头是作为“浇头”放在汤里的。


都知道大肠清理起来不容易,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带有油花的大肠。没想到这里处理的干干净净,肠壁光滑整洁。大肠和肺头都很新鲜,入口弹滑,裹夹着汤汁滑溜溜软嫩嫩的。


往底下捞一捞,晶莹透亮的粉丝下还有一只个头小小的鲜肉百叶结。


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吃法,把刚才排队买好,已经冷掉的羌饼放在汤里泡一泡,暖暖身。一边喝着鲜美的汤,一边把这块吸饱汤汁的羌饼吞下肚,这才真正的舒心舒畅啊。



晴海饭堂


粉丝汤隔壁的这家“晴海饭堂”早上卖面条,晚上卖炒菜。


他家也有粉丝汤,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没有旁边苏北家正宗,有些“依葫芦画瓢”的感觉。



葱油拌面+榨菜肉丝

10元


坐进店里已经快中午了,能选择的浇头并不多,选了个长相干净不油腻的榨菜肉丝。


面条比一般鸡蛋面来得更细一些,但是嚼劲不输给粗面条,葱味不够浓郁,但酱油味挺重的。我喜欢再加一点醋进去,感觉味蕾被瞬间打开,面条也变得更加顺滑,滋味鲜。家住附近,早上想撸一碗面的,来吃吃无妨。



晴海汤包馆


相邻“晴海饭庄”的是他的兄弟店铺“晴海汤包馆”。


小店一分为二,左边可以堂吃小笼包,右边兼卖包子。


进门撇了一眼,被右边的两张大桌上摆满的大型蒸笼惊呆了。


  师傅,这些馒头卖得掉吗?

  当然卖得掉,马上就要十点半了呀。


师傅笑笑和我说。


十点半是什么梗?原来,这里的包子每天早上十点半开始买三送一。


看,才十点十五,门口已经排满了阿姨爷叔,怪怪......我还是老实进屋吃小笼吧。



小笼

 7元(7只)


小笼一个个端坐在蒸笼里,个头不大,看上去小巧可爱。


薄皮里兜着一包舔咪咪的酱味汤汁,吸一口,让人心头一暖。小笼的甜度恰到好处,可能因为肉馅偏肥,所以汤汁很多,甜味和咸味柔和而平衡。



净素大包

2.5元


包子真的是巨大,拿在手上沉甸甸,做点心的师傅有水平,无论是小笼还是大包,褶子都捏得相当漂亮整齐。


趁热掰开,眼前满是春意盎然。绿油油的青菜水嫩娇滴,几乎不费牙力光靠舌头便能抿化开来。其中掺杂的豆干也一脸正气,面皮松软香甜,还有淡淡的奶香味。这个菜包真的不输给那些老字号啊,还买三送一,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排队了。




这顿早餐,三十多种点心下肚,吃得我是“脑满肠肥”,这一周是再也塞不下任何早饭点心了。不过想想还是挺值的,在大杨浦,我的地头,又发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掐着手指倒计时,离月底没几天了,这条早餐小火车很快就要不复存在了,要去拔草的可要抓紧了!

想到这些摊档即将全部拆除,我还真有些舍不得,更别说那些吃了十几年的老食客了。


就这一个早上,我一路走一路逛一路吃,有两个手拿相机,身背相机包的“老法师”吸引了我的注意 ▼


他们结伴而行,游走在摊位与摊位之间,用镜头记录下即将消逝的味觉记忆。


他们不舍的也许不仅是这些老味道,更是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街坊之间的一份情谊吧。


有时间的话,趁最后几天,和朋友家人早起去兜兜转转吃吃吧~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