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港口医院:躬耕医圃七秩风华 传承创新赓续辉煌



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诞生成立

改革开放奔涌浪潮中奋楫笃行

在新时代跨越提升

70年沧海横流、风云际会

70年筚路蓝缕、砥励前行

天津港口医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历经2次迁址、3次更名,由一所小型职工医院发展为拥有雄厚人力物质资源、强大专业技术能力、良好设施设备条件、一流管理服务水平,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回首70载奋斗历程,一代代港医人栉风沐雨、以启杏林,一批批逐梦者勤勉深耕、履践致远。昔日只有30张病床、55名员工、固定资产不足万元的日式平房院区,如今已是占地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开设科室近40个、开放床位300余张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十佳优秀企业医院、全国改革创新企业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学习型医院、天津市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天津市具有履行国际公约的涉外医院。


始建时的天津港口医院仅有一座集门诊、住院和办公为一体的日式平房,30张病床,55名工作人员,固定资产不足万元。


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 信心笃定深化改革创新

伴随新中国成长发展步伐,港口医院坚持擦亮政治底色,铸牢国企“根”“魂”。70年艰苦创业路上,始终秉持育先机、开新局的奋斗精神,以坚定信仰信念、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战略谋划,逐步探索出一条由小做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在经营机制、管理体系、院容院貌促发了根本性变化。


80年代初扩建的港口医院现综合楼占地面积近五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301张,年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主要指标居天津市同级医院前列。


在21世纪国企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艰难探索中,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宏观统筹、励精图治,港医人强化政治责任,于强基创先中大胆改革,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展开全面定点协作业务合作,在远程医疗、技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专家会诊、大型设备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合作运行机制,再次拉开跨越发展序幕,启动高速前进的引擎,管理体制完善、技术学科提升、人才交流培养、员工职业发展等全方位展现出令人期待的美好前景和蓬勃不息的内生动力。


拍摄于70年代的我院外科医生的老照片,他们正在读X光片交流专业知识。相信仔细观察照片,你一定能找到熟悉的面孔。



守正创新追求技术进步  厚积薄发推进学科发展

港口医院秉承创伤和创伤骨科特色的办院方向,在多学科领域深耕拓展。做大做强创伤骨科、微创外科等优势学科同时,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使消化、神经、呼吸、心血管内科和妇产科、五官科等向着“细、精、深”的学科建设逐步推进。


医院大门西面悬挂着教学医院牌匾、东面悬挂着骨科分院牌匾。1984年11月1日天津医院港口骨科分院剪彩。


1984年成为天津医院港口骨科分院;1990年在天津市率先成立了创伤抢救中心;1992年通过首批天津市二级甲等医院评审;1994年成为天津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上世纪90年代,骨科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填补了天津市卫生技术空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在滨海新区开展了外科和妇产科微创腹腔镜技术。


在我院档案室里珍藏着一张黑白照片,虽然照片已经泛黄,但它是我们能见到唯数不多的一张反映医院30多年前的手术室照片,能保留至今可算是弥足珍贵。


进入21世纪,多学科诊疗技术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普外科被确立为滨海新区医学重点学科;2016年在滨海新区率先通过了ISO15189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2021年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联合共建消化科、妇产科、外科等多个诊疗中心;同年升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拓展全方位立体式健康综合管理体系。


1994年12月28日,天津医科大学港口医院教学医院建立。


经过70年发展,130余项医疗技术已达三级医院水平,外科血管微创治疗技术、多学科联合治疗甲状腺疾病技术;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技术蓬勃开展;骨科微创技术不断精进,持续扩大髋、膝、肘关节置换技术优势;妇产科腔镜技术更加完善成熟,无痛分娩和盆底肌康复术广受好评;心内科加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形成了“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良好格局。


拍摄于1994年9月20日天津港口医院外宾科正式开诊,设置床位10张;医护人员4-5人。



厚植根基实施人才战略  弦歌不缀赓续砥柱力量

70年来,港口医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以培养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为根本,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员工队伍实干创新的活力激情,实施人才引进储备,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有名气、有特色的专家骨干,打造了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专业医疗团队。


拍摄于1993年6月21日。当时正逢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照片所呈现的是我院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和“双评”活动的表彰会现场。


全院600余名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占一半以上,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8人分别担任全国及交通部专业委员和编委委员、11人分别担任市医学会(担任职务)各专业组委员、21人被聘为天津医科大学兼职教授,1人荣获“津港首席专家”,5人获得天津市“好医生好护士”称号。近五年在省市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文章4篇。获评滨海新区卫健委科研项目6项,填补滨海新区空白项目2项,天津港科研项目项12项,获得天津港科技进步奖4项。


检验科通过ISO15189认证评审



与时俱进迭代设施设备  精益求精完善管理体系

从建院初期仅有一台飞利浦200毫安X线机设备,经过几代港医人的艰苦创业,现在已拥有西门子128排CT、飞利浦40排全身螺旋CT、西门子1.5T核磁共振、飞利浦FD-20 DSA系统、奥林帕斯全系列电子内镜、费森尤斯血透机、德尔格全系列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化学发光特殊蛋白检验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百余台(套)。万级层流净化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中心供应室、PCR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等,已具备三级医院设施标准。


2014年骨科外国专家来院手术


坚持革新为要,近年来着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实施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中层领导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改进薪酬绩效考核,提升内控防风险能力,实现了运营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激发更大内生动力。


港口医院新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启用仪式上时任院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薪火相传映念医者情怀  日臻至善提升服务质量

港口医院传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追求和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医学传统,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严抓医疗行风,保证诊疗质量。


2009年3月2日医院为参加援非医疗任务的李长青医生举行了欢送会。


从迎、接、陪、送全程服务,到住院一日清单费用公开;从医患沟通联系卡,到电话访视延伸;从优质护理示范,到贴心产后首餐……精心治疗与悉心呵护的医者情怀,70年间代代相传。从OA办公自动化,到上线移动护理工作站;从建立值班院长制度,到优化会诊转诊机制;从整合流程畅通异地医保结算,到候诊自动叫号、检查结果自助取单、摆药自动化等智慧医疗便民服务,持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港口医院十五届职代会



强基固本发挥党建引领   奉献担当彰显医者仁心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诊疗服务质量提升。近年来,通过实施“六红工程”,丰富载体夯实基础,促进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组织汉沽茶淀街崔兴沽村义诊主题党日活动


推行网格管理,党员引领示范,把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互融共进。在塑造医院文化、开展困难帮扶、组织社区义诊、延伸便民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党员凸显“六员”作用。每年以党员为骨干的专家院内外义诊科普达10余次,受到群众好评。无论抗震救灾,还是抗击疫情,不论执行援非医疗,还是抗疫援鄂、援沪,每当人民需要、国家召唤,港医人总能团结一心,关键时刻勇于承担,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坚守奉献,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使“融入式”党建品牌闪耀在医疗战线。


援鄂医疗队出征



70年求索奋进,70载踔厉笃行,港口医院迎得杏林春暖、橘井泉香。如今正时风华、意气风发。回首往昔、展望未来,港医人躇踌满志、创新竞进,向着滨海新区领先、天津市一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综合医院进取前行,再续辉煌!


文/吕洪乐 图片提供/吕洪乐


 Review   往期回顾

集团公司团员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600架次!天津港空客大部件“零缺陷”接卸

清单出炉!今年的“书记领办项目”有哪些亮点?

“这是我最难忘的生日!”——港口医院援沪医疗队员来信

供稿丨天津港口医院

编辑丨王颖

制作丨孙春伟

校对丨毕思维

编审丨刘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