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走出的“追梦”女画家丨职工故事
日前,由成都市青白江区总工会主办的“职工写生作品展”在该区展出,其中一幅名为《樱花时节》的国画引来众多观赏者的好评。画作上,淡雅的笔调勾勒出清晨的凤凰湖一角——樱花树、亭阁长廊、小桥流水、少女翩翩起舞……写意的笔触将人带入到樱花盛开时节,凤凰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的梦幻场景。这幅国画的作者是青白江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从四川化工厂走出来的职工画家唐玲。
有梦不怕晚
唐玲是土生土长的青白江人,作为厂子弟的她,技校毕业后进入四川化工厂上班。从小她就对美术感兴趣,但从来没有机会去系统学过,进厂后,她被分到化验室,工作与画画绝缘,但学画的火苗依然存在心底。
时间来到2004年夏天,因为女儿学画画的契机,年届不惑的唐玲梦想的火苗瞬间被点燃,她和女儿一起拜师学画,她一面勇于请教绘画的邻居朋友,一面自己又现学现卖客串教女儿。学着学着,唐玲渐渐找到了感觉,悟到了门道,画作也常常得到老师们的赞赏。2005年的一个周末,唐玲来到成都,经朋友介绍她找到了成都画院原副院长姚思敏老师。听完唐玲说明来意,知道她没有国画基础后,姚老师轻轻地说道:“我还没有教过零基础的学生呢,你可以试一下。”
就这样,每隔一周的休息日,唐玲就从青白江赶到成都市区去上课。姚老师基本不会教学生怎么去画,而是讲理论、讲传统、讲创新,用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教学生如何去审美,如何依据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去表达艺术的主张。唐玲在姚老师这里学到了系统的国画理论知识,知道了如何去审美和创作。她不断学习、练习,工笔画技艺一天天成熟、丰满。
唐玲在四川化工厂写生
好画不怕慢
在跟着姚老师学画的过程中,唐玲听到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我但不能像我”,也就是说,学生所画的每一幅画,都要有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照搬老师的技法。唐玲遵照老师的指点进行创作,使自己的工笔画水平有了一个大的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称赞。
姚老师国画班里的学员都有很强的参赛意识,相互间交流全国各地美术展的信息,并按画展的要求去准备参展作品。2006年初夏的一个周末,唐玲一进画室就听到师兄师姐们在说全国青年画展的事情:“唐玲,你也画一幅拿去参展嘛!”一位师姐对她说。“我才学了一年,区级的画展都没参加过,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去参加国展呢?”唐玲回答。然而,经不起大家的一再鼓励,唐玲心动了,准备创作一幅画去参展。她详细了解了这次画展作品的具体要求后,第一次画了一幅6尺整纸的竖幅工笔画,她画的是自己家里栽种的绣球花,几经老师的点拨、修改,这幅名为《初夏》的作品寄到了北京的组委会。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这幅“试一下”的作品竟入围了,最终还获得了铜奖。首战告捷的惊喜,给了唐玲极大的激励,她对自己学画更有信心,创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在姚老师处学了三年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唐玲感到自己的创作思维始终跳不出花鸟题材的模式,思维有些僵化。在迷茫了一段时间后,她又拜了其他老师学习人物和山水画。
2013年,45岁的唐玲从四川化工厂内退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创作。为了使自己的绘画技艺有一个质的飞跃,她又拜了四川省诗书画院的专职画家邓枫为师,通过邓老师的指导,唐玲的创作观念更现代、思维更开放,运用的色彩更丰富大胆。她后来创作的国画《春生若溪水》《豳风·七月》《近山知鸟音》等作品参加国家级美术展,均取得好成绩,她也因此顺利地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有爱不怕烦
作为青白江的本土画家,唐玲想用自己的画笔赞美家乡,她积极参加区文联组织的文化交流和采风活动,为本地区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2019年,区美术家协会成立,她被大家推选为主席。
当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向祖国70华诞献礼,唐玲和其他两位教师画家合作,准备完成一幅展示青白江发展成果的长卷。他们利用暑假时段,顶着烈日到四川化工厂、主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城厢古镇、欧洲产业城等地方去采风、写生。经过前期准备后,唐玲确定了整个长卷的结构和风格,并和两位合作者一起,分段进行创作。在绘画过程中,唐玲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用工匠精神认真地画好每一笔,其他两位画家同样一丝不苟,一个月后,倾注着三位画家心血和情感的长卷终于完成。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丝路新港,翰墨流芳”金青新大港区书法、美术、摄影、文学主题艺术活动上,这幅取名为《丝路新港图》的20米全景长卷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得到广大参观者的普遍好评。长卷以写意山水的表现形式,将青白江全景浓缩在图画中,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中环绕着城市森林和特色地标建筑,使青白江美景和发展成就尽收眼底,令观者大为振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全国人民都在为抗击疫情而积极努力。唐玲响应区委、区文联号召,动员区内画家拿起画笔创作抗疫题材画作,为抗击疫情助力。她创作了国画《战疫》,用写意的手法,将医务工作者在急救室里抢救病人的场景集中展现出来,以此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当疫情平稳后,唐玲便带领本区画家和美术爱好者们到区内各地采风、写生,为建区60周年创作献礼作品。她创作的国画《蓉欧》,特邀入展了第十届“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画面是一列呼啸而出的中欧班列,预示着青白江区不断向前奔跑。”唐玲道出自己想表达的意境。2020年,唐玲还深入大凉山区去采风、写生,创作出的国画《索玛花开》入展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把大凉山寄给世界”四川省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国画《川化记忆》 受访者供图
2021年,唐玲用自己作为川化人的长期印象积累和爱恋之情,创作出了国画《川化记忆》,呈现在青白江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展上。画面上,由高塔、厂房、烟囱等构成的山峰,宛如一座丰碑屹立在大地上,象征着“川化精神”永远激励着青白江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奋进。同时,她创作的国画《莫听穿林打叶声》入选了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百花向阳——2021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风是秋风爽,月是十六圆”,正是唐玲近20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以工匠精神来创作每一幅作品,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今年四月,她被评选为青白江区第四届“蓉欧工匠”。她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将团结带领本区的美术工作者们,不断交流学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画作。”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51网
作者:邹世进
编辑:敖慧
审核:竟悟
猜你喜欢: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