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盘周记2022-10-03/上月阅读
01investment收益
2022年收益为-7.16%,从2021年1月1日至今净值为0.73,含分红收益,不含打新。
02investment持仓洋河:34.6%,中概互联:26.5%,分众:19.3%,陕煤:12.9%,海康:6.7%。
上期20220920数据:
03investment交易
最近交易,详见9月20日文章:
04investment
月读
1 火眼金睛读财报
中国会计学名师张新民教授专门为财务零基础的初学者和非财务专业人士编写了这本快速读懂财报的入门书,我在一天内快速读完本书,非常建议初学投资的小伙伴们阅读。
2 两个故宫的离合
本书讲述了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舰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
3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是市场民主派最重要的一个旗手,《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于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在这本书中,可以说是对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的一次终极审判。
1980年代的后期,由于各种主观的原因,哈耶克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一方面是因为整个苏联经济进入到了崩溃的边缘,当人们开始批判和观察苏联经济模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想起1944年那么早的时候,哈耶克在书中讲的每一句话。
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都是哈耶克的信徒,他们在美欧推动了一场新自由主义的运动,在他们的演讲中经常引用的经济学家理论来自于哈耶克,西方世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浪潮。
在书中,有七个方面的观点和见解:
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
第二,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且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
第四,法治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
第五,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
第六,“自由放任”理念是对自由与法治的最大危害。
第七,民主本质上是实现自由和保障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这些足以说明本书有着超越时限和国家疆域的理论价值和潜在影响,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本书就有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哈耶克在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
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也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
吴晓波在精讲50本商业经典这个专栏中讲到这本书,吴老师指出书中哈耶克告诉了我们三个原则,第一,自由至上原则;第二,政府不可靠原则;第三,法治评判原则。其次,在政府不可靠原则前提下,作者又有三个不可信,第一,他不相信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是可以被计算和规划的;第二,他不相信政府能够控制对权力的贪婪;第三,他不相信精英分子能够发现绝对真理。
这部著作从问世至今,一直在学术界中存在争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市场和其他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群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
哈耶克从多方面阐述了计划经济的弊病,从理论角度看,其论点和探讨还是有某些启发意义的。从打破过去只讲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这一点来看,他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其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然而,他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不加区别,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阅读此书时一定要加以鉴别和批判,以免为错误观点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