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概览||《哲学动态》2024年第8期目录与摘要

哲学动态杂志 哲学动态杂志
2024-09-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哲学动态》2024年第8期

目录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关于文化产生与本体逻辑的问题

杨生平(5)


摘要“第二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当前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思路,它要求文化工作者从更深的学理基础上阐明像文化产生、文化本质、文化发展和文化作用等基础性问题,并以此为当前文化发展与文化繁荣服务。作为文化研究基础性问题之一,文化产生与本体逻辑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实践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文化产生与本体逻辑问题的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为依据,同时亦需要批判吸收当代西方相关有益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丰富的关于文化问题的深刻论述,并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理论,但因种种客观原因他们的文化理论也存在着如恩格斯所说的“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的问题。当代西方哲学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曾围绕文化的产生与本体逻辑等问题进行过积极探讨,如格尔茨提出的“文化地图”说以及斯宾格勒对“文化心灵”的分析等。这些思想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立场与方法方面的问题,因而对他们的相关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批判性吸收与借鉴。

关键词:文化产生  文化本体逻辑  唯物史观   文化有机体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


资本主义“技术性失业”的政治经济学阐释——从机器到智能机器

于天宇(16)


摘要:资本主义“技术性失业”问题在智能机器时代表现得尤为严峻,呈现出智能机器逐渐替代人力的趋势。任何形式的机器本质上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体现。因机器的发展和完善而产生的“技术性失业”,其原因显然不在于机器本身,而在于支配机器的资本逻辑。因此,马克思对机器产生“过剩人口”及其“技术性失业”的社会历史效应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既是对机器作为资本增殖手段的历史洞见,更是智能时代解决“技术性失业”、解放“无用阶级”的重要思想资源。智能机器在服务资本增殖的过程中,将始于机器时代的“技术性失业”推进到全新的阶段并造成了人的再次异化。只有真正打破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被资本控制和支配的逻辑,使之真正服务于社会财富的充裕和自由时间的充足,才能够从社会形制的现实中认识“技术性失业”产生的政治前提,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发掘机器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从“人-机”互构方式的建构中推进人类社会的持续繁荣。

关键词:技术性失业  资本权力  无用阶级  自由劳动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据资本算法控制的正义批判与建构

魏传光  龚利鑫(27)


摘要:算法控制是数据资本渗透和延展至数字空间的结果,目的是实现数据价值增殖,因而具有内在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数据资本通过劳动指挥、劳动评价和劳动监督等算法控制的具体形态建构了一种影响社会正义的劳动结构。依据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数据资本的算法控制过程包含着生产资料的垄断性独占、利用垄断优势对数字劳动者进行经济强制、劳动异化等非正义现象,必须给予正义批判。而建构算法正义既要从源头上抑制算法被资本操纵的内生力量和运行机制,又要以“算法取中”为原则进行算法生态互动治理,合理平衡资本、用户和数字劳动者三方利益,通过创造算法技术价值嵌入机制规约算法控制趋向正义。

关键词:数据资本  算法控制  算法正义  算法治理  算法取中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中国哲学的话语与形态


出土文献与先秦民本思想史图景的多向度展开

刘光胜(37)


摘要学界多将重民思想看作周人的发明,但由清华简《尹至》《尹诰》及《史记·殷本纪》,可知早在商初,重民理念已经初见端倪。重民不是源于商王对底层民众的悲悯,而是萌芽于其对宗族成员的血缘之爱。三代时期的重民、保民思想,不过是将民众作为延续国祚的工具。春秋时期或以重民为工具,或以重民为目的,两种不同的理论进路二水分流,双向撑开。清华简《子产》篇说“君人亡事,民事是事”,国君不以私事使民,乃当时立君为民思想的生动体现。战国时代民心上升为道体,民性、民情成为诸子建构民本思想的理论支点。民本主义与天道观、心性论、教化论以及禅让说深度融合,多维度展开,最终实现了由王权工具向道德约束的理论转进。

关键词:出土文献  民本思想  王权  先秦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内外之间:庄子德论新诠

苏杭(48)


摘要“德”的含义在春秋之后渐趋内向化已成学界共识,这在庄学研究中主要体现为以“德”为“性”,并进而体现为“以天赋论才”和“以不显论不形”。但若细思文义,一方面,《庄子》内篇所论之德固然有内在之义,但所指非“性”,而是对心灵自足状态的摹状;另一方面,“德”的进一步意涵是作为内心自足性的外显。庄子并不将“德”指向伦理心性或内在道德根源,而是将其视作对心与外境一而无分的凸显与伸扬。在这个意义上,庄子论“德”真正贯彻了内外一如的一本原则。

关键词:全德  德不形  才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何种秩序:“合同异”还是

“别同异”

姚裕瑞(56)


摘要:“合同异”和“别同异”不仅是两种形上学理论或逻辑学方法,也是两种伦理和政治学说。对于惠施和公孙龙来说,通过名称和语言的分类以重建社会政治之秩序,是解决社会混乱与分裂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建立怎样的秩序,却引发了两派哲学家的分歧。公孙龙主张一种清晰性和确定性的名称分类方式,并以此希冀一种等级分明的政治秩序;惠施则强调名称分类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并以此主张一种万物平等和“泛爱”“一体”的政治世界。

关键词:合同异  别同异  命名  秩序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当代西方哲学前沿


沉思与寂静:韩炳哲论海德格尔之“心”

毛竹(67)


摘要《海德格尔之心》中韩炳哲对海德格尔的阐释,并不完全属于正统学院派海德格尔研究的范畴,但这些阐释贯穿韩炳哲此后的诸多作品。韩炳哲看到,海德格尔之“心”既是克服形而上学主体性之经济和计算图景的隐喻,也是一种非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但是早期海德格尔存在之“心”的情绪与声音仍然带有主体性的痕迹,他克服形而上学的努力并没有超出形而上学的范畴。韩炳哲认为,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思”“痛苦”与“畏”等概念跨越形而上学的门槛,但未能成功,并且他的很多概念在现代绩效世界面前已经失去了阐释效力。因此在韩炳哲笔下,一方面,社会批判理论亟需对《存在与时间》进行“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克服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于海德格尔提出的“怯”“沉思”与“寂静”等概念之中。

关键词:韩炳哲  《海德格尔之心》  情绪  沉思  寂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反对拜偶像”:阿多诺论乌托邦

杨顺利(78)


摘要在所谓的“后乌托邦”时代,仍然有一些思想家愿意为乌托邦保留一个关键的位置,德国思想家西奥多·阿多诺就是其中的一位。追求“完全不同可能性”的乌托邦冲动几乎贯穿阿多诺整个思想生涯。阿多诺比那些“反乌托邦的乌托邦主义者”走得更远,他不止反对建构性的政治乌托邦,一切建构性的、规范性的政治思考方式对他而言都有“偶像崇拜”的嫌疑。该反建构性的立场使阿多诺思想被误认为是一种“认知否定论”,即我们完全无法在认知的意义上理解正确的、真实的东西。如果我们尝试驳斥这种认知否定论解释,阿多诺乌托邦立场的肯定性部分将得以凸显。

关键词:阿多诺  乌托邦  偶像崇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


伦理学


共情理解:伦理生活的基本问题

唐代兴(88)


摘要道德社会是人与人共生存在的社会,其基本诉求是人与人都能过上平等、有尊严、无伤害的伦理生活,这需要共情理解。共情理解指他者性存在的人基于“与人在一起”构筑共生存在的伦理生活,对天赋人性、良知、仁爱予以伦理准则和道德机制的认同体认和行动遵从。所以,共情理解是以情感为原动力、以理性为认知导向,将“生生之向”的人性通过“有限度求利”的方式敞开“无限度之爱”的种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动力方式和认知牵引方法。共情理解方法的社会化建构和运用可以消解犬儒主义和马基雅维利主义,解决社会性的道德推脱问题。

关键词:共情理解  人性  良知  仁爱  道德推脱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论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

叶方兴(99)


摘要德性伦理学在现代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规范性道德理论与伦理学方法。但相较而言,人们更多地熟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身份,对其方法论属性则关注不够。后者旨在揭示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在解释道德现象、展开理论论证,尤其对道德的规范性证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方法或路径。从方法论上看,德性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与把握采取了整体主义、特殊主义、“解释学循环”、内在主义等方法路径。探讨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有助于深化德性伦理学的自我理解,发挥德性伦理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德性伦理学  规范性道德理论  伦理学方法  整体主义  内在主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前沿与当代社会


智能机器视觉解释的两种形而上学倾向与可能路径

赵泽林  程聪瑞(108)


摘要智能机器视觉主要是对人的视觉模拟。目前的智能机器视觉解释主要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基本形而上学倾向。前者忽视了人的视觉生成的主观能动方面,后者忽视了人的视觉生成的客观环境方面。人的视觉生成既不是视觉对象的纯粹客观呈现,也不是视觉主体对视觉对象的纯粹主观能动,而是视觉主体对视觉对象及其环境的意义建构与“解释”过程。尽可能模拟构建一种类似人的视觉处理的“全语境”智能机器视觉系统,才是构建可解释智能机器视觉系统,形成智能机器视觉科学解释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视觉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视觉  解释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


人物专访


北美语境中的中国哲学及其数字人文发展——访森舸澜教授

周才庶(118)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描二维码 |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zhexuedongtai

微信编辑:万  建

投稿网址:http://zxdt.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哲学动态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