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40年 || 孙逢春:1995年我们造出了中国第一款纯电动大客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汽车报 Author 刘秀虹
点击上方,轻松关注!!
孙逢春院士一直以来都很低调,极少接受采访。现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的他,在去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我们邀请了几次采访都被他回绝了。这次,有机会请孙院士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他与新能源汽车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分外珍贵。
上世纪80年代孙逢春在国外留学期间,他就了解到电动汽车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从此,他与新能源汽车结缘。1989年从德国博士毕业后,在外企6000马克(约合28800元)和国内高校92元工资的悬殊差距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回国任教。他说,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想为中国汽车做点事。
此后几十年,孙逢春坚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路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硕果累累。1995年打造出中国第一辆电动公交车“远望号”,1997年研发出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而且相继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多个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项目。
他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与驱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系统、车联网等系统工程技术体系。
他出版著作8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65项,历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组长、北京市首席专家等。
我搞了近40年汽车,主要是新能源汽车。
我出生在湖南临澧县的一个偏远山区。1966年上小学,到高中毕业,一共上了8年学。16岁回乡下干农活儿,修过拖拉机和抽水机、当过民办教师、做过砖瓦工等很多事情。后来研发电动汽车真得益于早年修理拖拉机锻炼出的动手实践能力。
孙逢春(前排左一) 孙逢春(最前)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我考上湖南大学应用力学专业,1978年入学。后来考研究生时回到老本行去搞拖拉机——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那时候叫汽车拖拉机专业。从理科转入工科专业,觉得数学考试太简单,我花了30分钟就答完了。学习车辆工程时主要方向是振动与噪声。1987年去德国读博士学位,选择了轮胎动力学方向,跟当时吉林工业大学郭孔辉院士做的领域一样。
我们这一代五几年出生的人,留学是希望回国做点事情。当时在德国做博士论文时,跟我的教授说,希望去德国三大汽车公司实习,多了解国外汽车公司。经教授介绍,我在三家公司各实习了一个月。在这些公司里,有两个地方是绝对不让我去的,一是设计新产品的造型车间;另一个是新概念车间,研究未来技术和车型的地方。
尽管那时候中国已经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桑塔纳轿车也在中国投产。但是当时中外汽车业差距之大,让我们都有点抬不起头。读完博士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留我,要么在德国工作,他们需要中德交流的人才;要么回中国筹建大众的北京办事处,让我做筹建办主任。我婉拒了大众汽车的邀请,因为出国留学就是想为中国汽车业做点事情。
这是我跟电动汽车第一次结缘。
真正接触电动汽车是在1992年。
我回国后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当时国家的八五计划已经定完了,也意味着我没有项目可做。后来我申请了一个轮胎动力学自然基金项目,当时郭孔辉院士很支持,属于青年基金项目,资金5万元,在当时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来教育部还给了我3万元优秀回国人员基金做动力学研究。做了一年,项目顺利完成。
孙逢春与“远望号”纯电动公交车
项目谈判历时两年,在第一次谈判结束回来的路上,国防科委将军沈荣骏对我说:“小孙,中方合作委员会的技术负责人就是你了。”1994年,就这么歪打正着,36岁的我就当了这个军转民电动客车的总工程师。
当时美国负责提供动力系统,电机及控制器、电池等,中方负责开发电动汽车车身和底盘。那时候我就想着电动车一定要正向开发,我们应该是国内最早正向开发电动汽车的。
1995年我们造出了中国第一款纯电动大客车“远望号”。电动客车做得漂亮,项目也做得成功。
1995年开发出我国第一辆纯电动公交车“远望号”
这算是对我打击最大的一件事,切实感受到什么叫没有核心技术。美国公司的坐地起价导致这项目结束,意味着没事做了,那时候感觉非常糟糕。
在1992年加入中美电动车项目之前,我已是北京理工大学振动与噪声实验室主任,当时振动与噪声实验室是全校科研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实验室,因为全国的汽车、摩托车都搞国产化。我也是汽车摩托车减震器检测中心主任。
但是,我从1994年正式进入电动车项目后就辞职了。我认为找到了正式项目,实验室主任就不当了。
孙逢春在实验室
那是“净身出户”。我跟自动控制学院一位老师带着两个学生,从学校借了一间厕所旁边的储物间做办公室。曾去美国考察的那位副院长那时退休了,我们邀请他一起研究电动车。当时什么也没有,这个储物间靠近厕所那面墙上全是水。买了四套桌椅、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机,我们就是这样开始的。
之后我国开始申办奥运会,在1998年到2000年期间,我是北京市申奥交通领域的技术成员之一。国外评论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在1999年申奥承诺里面就有一项:如果申奥成功,要在奥运中心区实现公交系统零排放。奥运申办成功之后,新能源汽车就作为科技奥运的12个重点专项之一,我自然而然的成为此项目的首席专家。
我清楚记得,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主席在考察时对我说:“车不能出问题,因为24小时在运行。”
为了奥运项目,我们做了很多的技术攻关。要实现电动汽车在两个多月内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挑战是很大的。而且技术人员进不去鸟巢那些场地,只能在场馆外边监控。
2003年,当我知道技术人员进不去时,就搞了远程监控,在北京市道路上做电动汽车的可靠性运行。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做的车联网的前身。15年前受条件制约,成就我们很早就做了车联网。
研发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开发出了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并在奥运期间率先实现规模化运营,取得巨大成功,我很开心。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轰动,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让我带领团队去上海,帮助准备世博会项目。就这样,后面陆续完成了世博会、亚运会等电动车项目。
后来国家开始做十城千辆示范运营,先是公交车后有环卫车。奥运之后北京率先把电动环卫车做出来,2009年就有1000多辆在批量应用。
从当初4人研发小组至今团队已经壮大到几十人,我们在电动车辆科研、产业化和示范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也获得了不少奖项。2010年1月,北理工正式成立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后续又陆续建立了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等。
这就是我跟新能源汽车结缘的经历。
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在新能源汽车上智能网联化更容易快速地实现,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去产业化,同时把交通智能化做起来。我想,这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路线,就是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未来也将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汽车报)
完
更多相关阅读:
独家访谈 || 孙逢春院士:要对每1只动力蓄电池100%跟踪溯源 | 中国汽车报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