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被全网骂惨的男人,让我想起了莫言

刘娜 闲时花开 2021-12-12


傲慢的设计师。


谦逊的莫言。


和慈悲的曹德旺。

 



Part.1 


10多年前,老家盖楼时,我们兄妹三人和父母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我们兄妹都已经在城市安了家,但我爸我妈,非要花一二十万在老宅子上,建一栋两层小楼。

 

我们的想法是,老家的房子,只有父母居住,完全没有必要盖楼房,花费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空置率太高:“盖一栋楼,七八个房间,给谁住呢?不如把钱省下来,你们老两口吃掉喝掉!”

 

我爸一听,一蹦三尺高:“胡说什么呢?就是要盖楼!你们逢年过节不都要回来吗?你们每一家都至少要留一间屋子!咱们家亲戚那么多,亲戚来了,晚上不走了,不也要有地方住!这楼房,我无论如何是要盖的!”

 

没办法,我们只好退让。

 

后来,楼房盖好了,我爸我妈在给我们兄妹预留的房间里,请木匠做了结实的大床,铺上花团锦簇的被单,装上色彩斑斓的窗帘,又在院子里栽种了很多花木和果树。

 


我们偶尔回去,我妈都要提前三天开始打扫屋子,提前两天开始晒被褥,提前一天跑到镇上的超市,买好各种肉菜。

 

其实,我们在老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我爸我妈看到我们住得很开心,总会为他们英明的决定得意不已:“看看,当初要是听你们的话,盖了平房,这都回来了,住哪里呢?”

 

我们看到爸妈高兴,就不断附和他们:“还是爸妈想得周到啊,楼房住着就是宽敞!”

 

我爸我妈得到肯定后,高兴得皱纹打弯。

 

我爸更是挥舞着因常年劳作变形的大手:“农村人最看重的,一是脸面排场,一是子女争气。你看,自从咱家盖楼后,要饭的经过咱家门口,都说咱家有贵人。”

 

我们听着,笑出了眼泪,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不能因为离开家太久,就剥夺常年耕种在乡土中国的父母,在他们王国里的那套规则和逻辑。

 

气派的楼房,是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的梦想,也是他们在朴素也世俗的乡土中国,向乡亲们展示自己的底气和名片。

 

看似虚荣中,透露着让人心疼的执念和情结。

 

房屋,对农民来说,亦是某种精神的归宿。

 

我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

 



Part.2 


这两天,有个叫《梦想改造家》的真人秀,惹怒了全网。

 

我忙于琐事,很少看真人秀,但据说《梦想改造家》的口碑一直很好,但最近这一期,彻底翻车,引发全网公愤。

 

事情听起来也不复杂:

 

甘肃农村杜大爷老两口,和我父母年龄差不多,快70岁的老人了。

 

辛苦一辈子,又是种地,又是养猪,又是挖煤,供养5个子女全部考上了大学。

 

大儿子是军人,二儿子是民航机长,大女儿是老师,小女儿和小儿子都是公务员。

 

孩子们天南海北定居一方,守着老屋的老两口有个心愿,把自己的老宅好好改造一下,一来住着舒适,二来“有身份”的孩子们回来了,住家里也开心。

 

他们找到电视台,明确表达,想建座两层小楼,就像附近邻居特别气派又实用的那种。

 

然而。

 

设计师陶磊就像我们兄妹当年那样,认为农村人住楼房纯属浪费,他按照自己的理念,把房子改造成了“看起来特别艺术,住起来特别难受”的四不像:

 

老人喜欢视野开阔,他用红砖墙把房子围起来,“像监狱一样”。

 

老人喜欢亮亮堂堂,他为了艺术给房间做了大遮掩,“整个房子黑乎乎的”。

 

老人喜欢洋气排场,他直接用红砖、水泥和木板弄成毛坯房,美其名曰“原生态”。

 

最要命的是,老人一直强调的是两层小楼,结果他盖的就是大平层,只有两个卧室孤零零地在楼顶……

 

槽点很多,但整个节目看下来,观众气得都想钻进屏幕里,把设计师揍一顿:

 

老人家花132万,是为了圆自己的心愿和梦想,不是为了让设计师显摆自己的高级和高端。

 

面对全网的批评,陶磊还非常委屈:

 

我的设计理念是很高级的,我的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考虑的,我这个作品在农村是独一无二的,再过50年也不过时的……

 

这一下,网友更愤怒了:

 

再高级,满足不了老人的梦想,不符合农村的实际,脱离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就是低级。

 

因为,这是一栋房屋,它首先的功能,不是好看,而是好住。


它不是为了满足设计师的高高在上和唯我独尊,而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晚年夙愿。

 

作为设计师,陶磊非常优秀,但在这件事儿上,他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这花费了老人毕生心血的房子,是老人自己期待圆的一个梦,这梦的模样应该如老人所想,而非如设计师所愿。

 

这个吵翻全网的故事,让我想起莫言——

 


Part.3 


大家都知道,搞严肃文学的作家和学者,是多少有点瞧不上自媒体的。

 

在大师们眼中,自媒体说到底,不过是文字快餐,太多喧嚣,太多情绪,不够深沉和深刻,也不够严谨和严肃。

 

所以,著名作家极少开公众号。

 

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莫言。

 

莫言不仅开了公众号,而且把这个公众号谦逊地定位为“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一个“想”,一个“聊天”,瞬间拉近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距离。


图片来自莫言公众号


我关注了莫言老师的公众号,每次看都要笑到肚子疼。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不仅自曝自己的丑事丑照,比如:“我20岁之前没有洗过一次热水澡。”

 

而且,把和他交往过的名人,也一起往实处写,往低处写,往真处写。

 

比如:

 

“张艺谋光着膀子,黑得更煤炭差不多,他是左脚穿着一只鞋子,右手提着一只鞋子,因为他手提的那只鞋的鞋带,在公共汽车被人踩断了。”

 

特别真实,特别有趣,特别接地气儿,让人特别没有距离感。

 

图片来自莫言公众号


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

 

比如,当年《红高粱》准备搬上大荧幕,张艺谋找到莫言严肃地说:“我很可能对你的小说进行很大的改动。”

 

莫言说:“随便改,我在小说里描写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恋爱,你可以让爷爷奶奶在高粱地里实验秘密武器。”

 

同时,莫言老师的幽默生动的语言,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红高粱》一炮走红后,很多人认为莫言发了大财。对于父老乡亲们的这个困惑,莫言这样写道:

 

“但实际上,张艺谋购买我这个小说的电影版权,只花了八百元人民币。但这八百元,在当时让我感觉到已经成为了一个富翁。

 

因为八百元在我的故乡,可以买一头大黄牛。”

 


公众号里,这样妙趣横生的文字,不胜枚举。

 

很多年轻读者天天眼巴巴地等着莫言老师更新,高呼“每天都想看”。

 

还有。

 

66岁的大作家,在自己公众号的配图里,全部是自己本人的搞笑表情包,让人觉得:


“这哪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分明就是住在对门的管大爷!”

 

莫言公众号的配图


莫言有段话,是关于写作的,我听完很有感触。

 

他说:

 

好的文字,要有烟火气,就像一幅人间市井,就像一个菜市场,就像一个饭馆,就像一个村庄,就像一个街道……

 

充满各种声音、气味、颜色、形形色色的东西,可以用感官感觉到。

 

这样的小说,这样的戏剧,才是好的艺术。

 

看见没?


莫言也谈艺术,但他说的,是烟火气的艺术,是热气腾腾的艺术,是可摸可触的艺术,是发生于每个普通人身边、布满于生活褶皱处的艺术。

 


何谓大家?

 

声名远扬,却人淡如菊。

 

何谓艺术?

 

技艺精湛,却大道至简。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莫言?

 

因为他活得通透,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让人没有距离感和压迫感,眼睛始终看向芸芸众生的大多数人——

 


Part.4 


在《心若菩提》这自传里,玻璃大王、中国首善曹德旺先生写道这样一件小事:

 

2007年五一节前后,福耀集团北京公司的负责人,给他打来电话,说公司2个月前,来了一个实习生,叫田军。

 

五一回农村老家探亲时,突然生病,检查后被确诊是白血病,家里穷得叮当响,医院说最少要十几万住院费。

 

曹先生一听:“费用公司全包!”

 

北京的负责人提醒:“曹总,田军还没有和我们公司正式签约!”

 

曹先生说:“没签约,在我们公司实习,我们就要负责!”

 

过了两天,北京的负责人又联系曹德旺:“曹总,医生说,田军的病,保底要50万起……”

 

曹德旺说:“50万起就50万起……”

 

后来,这个叫田军的小伙子,在福耀集团和曹先生的帮助下,做了骨髓移植,总共花了80多万,康复后第一时间到福耀集团报到,努力工作至今,报答曹先生的救命之恩。

 

回忆这桩旧事时,曹德旺先生这样说:


“我父亲当年告诉我,你若开店,开门看见门口躺着又饿又有病的穷人,你一定要先给他灌水喂食,有口气了赶紧送到医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个小故事,我每读一遍,都会感动。

 

真正的高人,眼睛都往下看。


心若菩提,心怀慈悲,路才越走越开阔。

 


在给毕业生的致辞里,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院长,这样写道:

 

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活成强者的人,一个走出了贫困的人,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要保留“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的初心。

 

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就是看见他人的需求,明白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的选择,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人,也不试图控制他人听命于自己,允许“我”之外的万事万物,以他们的节奏和秩序,缓慢生长,心向阳光。

 

现在,打开手机,看到明星网红,满屏都是年收入几十个亿、几千万的新闻,到处都是别墅、豪车、奢侈品,随处可见精英们的口头禅、公知们的流行语,仿佛人人都是胜利者和优秀者。

 

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人间,也产生强大的压迫感:“天啊,别人怎么都这么厉害,感觉自己好失败!”

 

真相呢?

 

真相是,我们很多人的父老乡亲,都还生活在落后闭塞的乡村,承受着“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的伤痛。

 

我们大部分人,上有老下有小,累到头发秃掉、眼袋下垂、皱纹显现,也不过拿着月薪几千块钱的工资。

 

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街道和小区,还有很多人是总理口中的月薪“不足1000元的6亿人”中的一员,他们连生存都是困难……

 


我们不能见了太多虚假的繁荣,就忘了很多人在苦苦谋生。

 

也不必自恃高人一等,就忘了还有很多走得慢的人要等一等。

 

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

 

就像老人和狗的陪伴,孩童之于蝴蝶的柔软。


我是每天用文字陪伴你们的娜姐。


周五愉快。





PS:

前天,我推荐一个一线城市妈妈特别认可的[思辨圆桌会]课程。


没想到推出来后,优惠名额很快被大家抢光了


没有抢到的小伙伴,哭着闹着让我再开放一些优惠名额。


安排!


讲真,这个课程是真心好


它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辩论的操作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表达逻辑以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十分难得的课程。


还没有加入的小伙伴,扫码即可进行预约,一元报课体验,这次只争取50个名额哦



本期 荐 读


本文作者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娜姐的另一个公众号,
也是娜姐亲自操刀,
没包袱,特温暖,欢迎来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