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我停止伤害自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娜么黑娜么美 Author 刘娜
●●●
心沉静下来,生活才露出真面目。
我连续补了几天觉后,才感觉满血回归。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这个不合格的老母亲,还啥都没有给娃准备。
我决定带娃去超市采购。
娃骑自行车,我拉着采购篮。
每到一个红绿灯路口,娃都会停下来等我,和我一起过了马路,才跨上自行车,飞快驶向前去——相比我怕他会出啥幺蛾子,他更怕我找不到他。
到了超市,娃像个导购一样,穿梭在人群中,领着我去这儿买水果,去那儿买干果,去这儿买青菜,去那儿买肉。
我挑完水果后,娃一一拿去称重。
然后,我去买青菜,娃走到我身边,严肃地说:“妈妈,你站在这里不要动,我去买饺子馅儿回来找你,万一你找不到我,就给我打电话。”
我忽然想起朱自清《背影》里那句话:“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朱自清用貌似平淡的语调,写出了伟大的父爱。
风水轮流转,转到我这里,竟然成了小机灵鬼的儿子,生怕他除了写稿一无是处的妈妈,迷失在这热闹拥挤的商场里。
我买好青菜,去卖肉打馅的地方找娃,发现娃和售货员正愉快地沟通:
肉已经挑好,是五花肉,肉馅也已经打好,正在打包。
售货员听见娃喊我“妈妈”,当面就夸了起来:“你家这小子,可真不错。”
娃得到了外人的表扬,眼里闪着光,小腰板挺得更直了。
我们又挑选了油、蛋、新年装饰等物件,去自助结账台结账。
排队结账的人很多,我和娃都穿着羽绒服,热得满头大汗。
我怕娃着急,示意他去外面等我,娃不同意:“妈妈,这么多东西呢,我不怕排队,我帮你。”
扫码,付款,装东西,娃全部搞定,我只配打打下手。
买东西回来,我有点累,躺在床上翻了一会儿书,很快睡着了。
睡醒后,我侧耳倾听一下,发现家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我喊了一声娃的名字,他光着脚丫子赶紧跑过来。
“怎么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我问。
“妈妈,我看你睡着了,看书都轻轻的,走路都是脱光脚,你睡觉浅,我怕吵醒你。”娃说。
啊,这一句话,说得我眼眶一热,并想起许多往事来。
●●●
再过两天,我娃就12岁了。
回顾我的前半生,最大的收获,不是写了多少爆文,而是生了娃成为母亲。
虽然说,妈妈不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收获,妈妈首先也必须应该是自己,但我还是要实话实说:
我心智的成熟和完善,是孩子到来后,才真正开始的。
成为妈妈之前,我并不能清楚地察省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尤其是“不够好”的那部分。
工作的忙碌让我奔波于目标和任务的达成中,对自己的反思和爱护,都显得脆弱而稀薄。
成为妈妈后,有过短暂的喜悦,但更浓烈的是不知所措的恐慌。
以及这种无法自处的恐慌,投射给离我最近的那些人后,引发的一系列或隐忍或激烈的战争。
家庭和工作无法平衡的焦灼,让我险些抑郁,也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积攒着如此厚重的拧巴、不安和某种攻击性。
这些来自成长中的创伤,就潜伏在我心灵地图的某个角落,在我和最爱的孩子建立关系时,自动现身,面目可憎,可怖庞然。
我从自己对孩子、对男人、对公婆不受控制的坏脾气,还有每次发脾气后又非常懊恼的分裂里,洞见受伤的自己,站在原地,从未痊愈。
我一次次认识到,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在养育之路上,并不比我那农民父母高明太多,甚至在下意识地复制他们曾经对我的某些不当养育。
这种认识,让我受伤,也开始警觉:
学历、知识和道理,在生活的实践面前,轻如鸿毛。
如果我不走上心智成熟的那条路,在最亲密最深层的关系上,一直是个鲁莽且野蛮的人。
孩子,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最大动力。
我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诞下的这个小人儿,活在我一手制造的伤害里。
我决定改变。
不仅仅是智识的拓展和丰盈,还有实践的谋篇和布局。
我读书、思考、体察,更回到生活的细节处,去捋顺和身边人的关系,让孩子在相对平和有序的环境里,成为安全感充足且明媚舒展的人。
当我走出改变的那一步,我才知道,孩子,这个来自我的身体、和我保持强韧连接的小人儿,是多么治愈我。
他每天都要求“抱抱”和“亲亲”,每天都会说“我爱你”。
他时常说出语出惊人的句子,也对家中所有大人的微妙关系了如指掌。
他很多时候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但他又生怕爱他的人为难,所以时常表现出妥协又乖巧的一面。
他在情商上展现出细腻、共情和体贴的天分,又在行为上展现出马虎、大意和潦草的稚嫩。
他很享受来自家人的宠爱和关注,但当他发掘出自己勇敢又独立的能量时,会爆发出更大的自信和热情……
养育之路是如此艰辛。
但养育之路又是如此丰富。
对孩子养育,让我内心坚硬且顽固的一面,渐渐融化。
在一餐一饭的给予和一日一夜的陪伴中,我也遇见了相对包容且开阔的自己。
当我对自己越来越接纳,我也不再抗拒身边距我很近的人,甚至能清晰地洞见他们每个人的难处和忧伤。
这样的养育,让我获得了某种自信:
尽管,我从来不是100分的妈妈。
但我这样的妈妈,依然可以养育出相对健康的孩子。
养育,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只要我们想办法去修复和孩子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
我甚至想,在时代和家庭创伤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都不是完美的父母。
但我们在不断调试和努力修行中,正培育着更开阔更舒展更自信的下一代。
恰如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所言:
这世上并没有理想或完美的家庭,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家庭有办法去修复他们的关系,去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那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是我们的孩子,带领我们从源头上看清并治愈自己,然后捋顺各种或新或旧的关系。
是我们的孩子,创造机会让我们从伤痕累累到破茧成蝶,变成并不完美但足够好的父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引领我们走向心智的成熟,也在关系的重塑里,遇见真实又温柔的自己。
又或者,对女人来说,男人和婚姻,未必是生活的全部。
但孩子和爱,却是自我的救赎,是生命意义的延展。
因为爱,因为孩子,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
就在我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了《误杀2》。
这是一部关于社会黑暗和父母情深的电影。
观影的过程中,孩子几度落泪。
从电影院出来,冬日的阳光很好,我和孩子走在热闹而喜庆的大街上。
12岁的少年,已经和我一样高。
他用温热的手,牵着我的手说:“妈妈,谢谢你当我的妈妈。”
我说:“也谢谢你,愿意当我的孩子。”
而后,我问他:“你觉得妈妈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
他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妈妈,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爱反思自己。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啦,我爱你。”
我再次眼睛一热。
抬头看见,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在湛蓝的天空画出一个美丽的弧度。
PS:
给长久关注我娃的云舅舅、云阿姨、云姐姐、云哥哥们,送上我和我娃的祝福:
祝大家新的一年,幸福多多,财源滚滚。
娜姐好文,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