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军“性骚扰案”最新进展:他赢后,他们道歉了……

刘娜 闲时花开 2022-09-06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娜姐

作者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8年后,央视主持人朱军“性骚扰”案,终于尘埃落定:


因女生弦子(注:非女歌手弦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朱军对她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弦子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



法律层面上,朱军赢了。


但这几年,因为性骚扰案的困扰,朱军已经阔别央视舞台4年多。


性骚扰案二审宣判后,有媒体记者采访朱军,问他有什么想说的。


朱军的回答是:


“我想回演播室看看,四年没去了。”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放了朱军的近照,不复当年风采,满脸饱经沧桑。


在春晚舞台上陪伴了全国观众21年的朱军,在官司缠身和事业受挫中,肉眼可见地老了。



关于朱军性侵案的来龙去脉,我之前已经用5000多字的文章,写过详尽的分析。


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戳性骚扰案3年,朱军首次露面:他赢了官司,却已经社死 查看。


今天,我想从案件细枝末叶中抽离出来,聊聊这起央视著名主持人“性骚扰案”背后,那些共性的人性和认知——




01

人们相信的,

都是他们头脑中早就认定的。



经过4年两审,法律最终宣判性骚扰不成立,但判决生效后,互联网上依然分成两派。


一派是,朱军果然被冤枉了,那些说他是性侵犯的人,要给朱军道歉。


一派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弦子为什么一口咬定是朱军呢,法律层面的无罪,不代表事实层面未曾发生。


朱军性骚扰案当事人弦子

《乌合之众》中写道:


“事实是什么不重要,人们永远只看到他们认为应该看到或者希望看到的东西。”


那么,人们看到的,或者希望看到的东西是什么?


是他们自己过往经历的投射。


比如说,甲曾被人冤枉过,不管法院怎么判决,他都会在感同身受中,认为朱军是被冤枉的。


而乙曾被冒犯过,不管事实是什么,他就会在极度共情中,认为性侵发生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


很多时候,我们看见的不是他人和他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体验和创伤,以及那些体验和创伤在我们头脑里形成的固有认知。


那些能跳出“我执”的人,之所以难得可贵,是他们能保持客观,又不失温柔。




02

匮乏证据的性侵举报,

伤害的是真正的受害者。



朱军“性骚扰案”发生于8年前。


当时弦子就报了警,警方调查取证,在弦子当时穿的裙子上,剪去6个角拿去检测DNA后,发现除了弦子自己的DNA,没有其他人的,认定性骚扰不成立。


加上事发当时的化妆间,人来人往,时不时还有实习生和群演来和朱军合影,也不符合弦子描述的“性骚扰持续40多分钟左右”的描述。


事发化妆间

直到2018年,弦子经人“帮助”和“提点”后,旧事重提,并将这起案件拖进漫长且举世瞩目的司法程序。


这起案件自始至终匮乏的都是证据。


而法律是讲究证据的。


没有证据的事儿,你就是博取再多人的共情,引起国际舆论多大支持,法律也不会判你赢,依然是用证据说话。


如今,朱军赢了官司,但也输掉了人生。


弦子输了官司,但却赢得了知名度,甚至被外媒封为“中国女权运动的代表人物”。


这件事儿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


朱军的悲惨遭遇,让很多男名人、男领导、男决策者清醒的同时,也对身边的女性多层提防和嫌恶:


“连朱军这样的人都如此难证清白,我还是离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远点儿吧,免得惹麻烦。”


争取女性权益和公平的发声,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提倡的。


但匮乏证据的举报,会让真正的受害者被忽略,被轻视,被怠慢。


比如有女生再举报被性侵,人们就会在心底打问号:“真的,还是假的?”


同时,也会让女性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并在某种程度加重社会的厌女症。


比如:“果然,女人的话不能信。”


说话要有依据,维权要讲证据,做人要厚道。


因为有时候,“你”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一类人,甚至“你”所在的性别群体。




03

当内部矛盾引来外部矛盾时,

人们的心态会悄悄起变化。



朱军和弦子的纷争,一开始很多人是支持弦子的。


彼时,米兔运动如火如荼,性侵案也多发,人们对胡作非为的强权和名流恨之入骨。


在代表石头的朱军和代表鸡蛋的弦子之间,很多人不自觉地站在鸡蛋这边。


但后来,人们发现情况不对了。


一方面,弦子的团队成员,不少是来自国外的所谓NGO组织,以至于每次开庭,国内媒体还没报道,国外的媒体已经开始大篇幅刊发了。


且外媒在报道中,把朱军等同于中国体制。


国外媒体的"过分"关注



另一方面,每次开庭,弦子都享受明星般的待遇,手捧鲜花,很多人多方位拍摄,且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多有影射中国法律的暗语和表述。


越来越多的明眼人看出来,这已经不单纯是一桩性侵案,而是变成一场愈演愈烈的敌我斗争。


对国家和法律的捍卫,让更多人的天平开始倾斜,包括原来支持弦子的那波人。


没有人能靠诋毁自己的国家而成为真正的英雄。


得到“国际友人”支持的弦子,渐渐失去国内的支持。


直至这个8月二审宣判后,越来越多的人为朱军惋惜,指责弦子靠写小作文博名利。


其实呢,这中间有着微妙的心理转变:


“我可以承认我的家人有纷争,但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


当外部矛盾袭来时,内部的纷争会瞬间平息,因为血脉和义气,会让我们一致对外。




04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但穿鞋的终究是穿鞋的。



人们对弦子的微词,对朱军的惋惜,还有一个原因是:


自从这起名人性侵案进入司法程序,朱军从央视舞台上消失,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没有说话的重要原因是,朱军是央媒的人,是体制内的,他个人出于谨慎也好,被单位授意不能随便接受采访也好,总之他保持了沉默。


他把一切都交给了法律,也拒绝了所有采访。


而弦子一方不仅到处接受采访,而且总是试图把事儿搞大,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这种强烈对比中,让人在揣测中,对朱军也有了同情:


要知道,这个国家,大部分人都是体制内。


朱军性侵案也好,王冰冰恋爱绯闻也好,事发后,当事人都没有说话,但越来越多的网友最终站出来替他们发声喊冤。



这并不难理解:


公家的人,最知体制的纪律和桎梏,也最懂公家人的不易。


虽然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穿鞋的终究穿了鞋,有人管也就有人保。


这是辩证法。




05

我们围观的网络纷争,

都是他人不可逆转的人生。




朱军“性侵案”二审宣判后,有两个文化人站出来给朱军道歉。


一个是原《成都商报》记者、著名编剧李亚玲。


一个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汪海林老师。



他们像很多网友一样,一开始曾在社交平台上认定朱军性侵,支持弦子,如今法律认定朱军无罪,他们对朱军表示歉意。


表示歉意的又何止是他们两个。


我们很多人一开始也是相信弱者的,但经历这些年“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诸多小作文事件后,我们都捂着疼痛的脸,发现这么一个真相:


“我弱”,并不等于“我有理”。


我们发现的另一个真相是:


很多时候,我们围观的网络纷争,其实是他人无法逆转的人生。


刘学州如此,孙海洋如此,朱军也如此。


所以,保持理性,保持善良,保留余地,葆有清澄,是多么重要。


当58岁的朱军满脸憔悴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回到演播室看看时,我眼前浮现出来的,却是一张张央视主持人的老面孔。


包括逝去的赵忠祥和李咏,辞职的柴静和崔永元,以及陷入是非漩涡的朱军和董卿。


然后,我忍不住一声叹息。


而我的叹息,也不仅是为了他们,还有我们这代人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有终被遗忘的记忆。


— E N D —


娜姐好文,点击阅读



儿子淹死了,父亲得救了!7死8伤的彭州山洪,给所有父母敲响警钟……

7人死亡!彭州山洪,是天灾,更是人祸……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



点击下方小卡片,
围观娜姐日常,
每天都有好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